心理學年表

本條目將心理學發展史中的大事依時間順序排列。

西元前

  • 約西元前1500年 – 埃伯斯紙草卷出現了最早關於憂鬱與思考障礙的紀載[1]
  • 約西元前600年 – 古希臘城邦的居民向醫神阿斯克勒庇俄斯求治心理疾患[2]
  • 約西元前500年 – 古希臘哲學家恩培多克勒提出四元素說[3],認為火、水、土、氣是自然萬物的根本,也可以用以詮釋人類的性格。
  • 約西元前500年 – 古希臘的克羅頓的阿爾克邁翁等哲學家,根據恩培多克勒四元素論提出體液學說的雛型[3]
  • 約西元前470–399年 – 蘇格拉底因學生柏拉圖所著寫的對話錄而廣為人知,被譽為西方哲學之父,也對教育學知識論等領域有重大貢獻[3]
  • 約西元前470–370年 – 德謨克利特建立了新的知識論[3],區分真實的知識與含糊不清的知識[4],也就是感官資料。
  • 約西元前460–370年 – 希波克拉底透過科學的醫藥方法診斷疾病,摒棄過往以惡魔解釋心理疾患的作法;認為而非心臟是人類心理運作的發生處。他也是最早提出氣質說法的人[5]
  • 約西元前387年 – 柏拉圖認為腦是靈魂的座位,身體是用來服務靈魂的一切運作[6]
  • 約西元前350年 – 亞里斯多德在其著作靈魂論中認為心智的最初狀態猶如一塊白板
  • 約西元前300–30年 – 芝諾斯多噶學派崇尚透過推理而得的知識,靈魂與理性是人的首要追求。
  • 約西元前100年 – 死海古卷將人的氣質分為兩種[7]

一世紀

  • 約西元50年 – 古羅馬的凱爾蘇斯編著了一本百科全書醫術,第三冊囊括了心理疾患相關議題。書中首創瘋病 (insanity) 等用語,並提及了當時的一些治療手段,如放血、驚嚇法、催吐、灌腸、罌粟湯與黑暗治療法等,也包括透過音樂、旅行、閱讀來治療。他相當重視治療中的醫病關係[8]
  • 約西元100年 – 魯弗斯認為神經系統掌控了自主運動與感覺。他也透過腦部解剖發現了視交叉[5]
  • 約西元93–138年 – 魯弗斯提出了幾項對心理疾患病患較為友善的療法,如光照治療、暖房法等[5]

二世紀

  • 約西元130–200年 – 古羅馬的蓋倫[9] 提出對希波克拉底氣質說的修正,他認為人的性格是體內四種體液平衡的結果。他也指出大腦對肌肉的影響,並區分了感覺神經與運動神經。

三世紀

  • 西元205–270年 – 普羅提諾在其著作九章集中說明了新柏拉圖學派對視覺知覺以及記憶運作的看法[6]

四世紀

  • 西元323–403年 – 奥芮培锡阿斯在他的著作中引用了亞里斯多德阿斯克萊皮亞德斯索蘭納斯等人的觀點[9],並以蓋倫的理論來著述憂鬱症
  • 西元345–399年 – 龐蒂古斯描述了早期基督教修道院中使用的內省方式,透過內省可以增強對自我的認識,並遏止思想被惡魔所控制[10]

五世紀

  • 約西元五世紀 – 塞利烏斯·奧雷利安努斯倡導人道的心理疾患治療法,反對過於偏激且殘忍的療法[5]
  • 西元423–529年 – 聖狄奧多西伯利恆近郊建立了一座修道院,並附屬有三座醫院,分別治療病人、老人以及瘋人[5]
  • 約西元451年 – 聶斯脫里與其追隨者因致力於照顧病人而成為優秀的醫學家。他們承襲了希波克拉底亞里斯多德蓋倫等人對心理疾患的理論,其影響及於波斯阿拉伯地區[5]

七世紀

  • 西元625–690年 – 阿金塔的保羅認為歇斯底里症躁症應該用約束法治療,他也認為大部分心理疾患可以透過沐浴、酒、特殊飲食等方法治療。

九世紀

  • 約西元800年 – 巴格達興建了第一間伊斯蘭古醫院,直到西元十三世紀以前,本醫院的規模逐漸擴大,也設有專門負責心理疾患的病房[11]
  • 約西元850年 – 阿里·塔巴里在其著作中強調心理治療的重要性[12]

十世紀

  • 約西元900年 – 巴勒希認為治療疾病時應該同時重視其身體與靈魂的健康[13]
  • 約西元900年 – 拉齊推廣了心理療法的重要,並認為人們應該對心理疾患抱持理解的態度[14]

十一世紀

十三世紀

  • 約西元1200年 – 邁蒙尼德在其著作中提及神經心理疾患,並描述了狂犬病顛茄中毒的症狀。
  • 西元1215–1277年 – 若望二十一世年輕時在義大利錫耶納大學教授哲學與醫學,涉及許多心理議題,後來更成為教宗額我略十世的私人醫生,並被選為大主教紅衣主教,1276年成為教宗[6][17]
  • 西元1214–1294年 – 羅傑·培根主張由實驗與經驗方法獲取知識,並以此方式研究了視覺與語言等領域。
  • 約西元1240年 – 巴托洛繆·安格里庫斯在其著作物性論中對大腦有相關闡述,並認為心理疾患應該有其生理上的肇因。
  • 西元1247年 – 倫敦伯利姆皇家醫院成立,原先是十字軍東征的軍隊伯利恆聖母秩序的專屬修道院。在1377年被英國政府世俗化後,改為精神病院,收治民間心理疾患的患者。現今建築為南倫敦與莫利茲國家健康署信託基金會所用[18]
  • 約西元1270年 – 威特羅在其著作透視中透過心理學方法研究視覺,幾乎發現潛意識
  • 西元1295年 – 蘭弗朗克出版了著作外科科學[6]

十四世紀

  • 西元1317–1340年 – 奧坎的威廉提出方法學中知名的奧坎剃刀理論,即「切勿浪費多餘功夫去做本可以較少功夫完成之事」。他同時對心理、物理與神學皆有研究貢獻,對人的直覺以及知識也有涉獵。
  • 約西元1375年 – 英國政府認為心理疾患是惡魔的附身,並以驅魔酷刑對付患者[19]

十六世紀

  • 西元1590年 – 魯道夫·郭克蘭紐被認為是西方語文中心理學(psychology)一詞的發明人。另說為60年前的馬爾科·馬魯利奇就已發明了該詞。

十七世紀

  • 約西元1600–1625年 – 法蘭西斯·培根著述了許多心理學的相關議題,如記憶與知識的本質等。
  • 西元1632–1677年 – 史賓諾沙在其著作依幾何次序所證倫理學中提出身心的一元論,並認為善惡等倫理學觀念皆具有心理學基礎。
  • 西元1650年 – 笛卡爾在其著作論世界中提出心物二元論
  • 西元1672年 – 托馬斯·威利斯在其著作《論生物靈魂》中以大腦功能解釋心理運作。
  • 西元1689年 – 約翰·洛克在其著作人類理解論中認為人出生時的心智猶如一塊白版,為英國經驗主義的起源。

十八世紀

  • 西元1701 年 – 哥特佛萊德·萊布尼茲發表「連續性原理」,並應用在心理學,成為第一個假設有無意識心靈的人;他還介紹了閾值的概念。[20]
  • 西元1710 年—喬治·柏克萊 發表《人類知識原理》,主張外在世界完全由思想組成。
  • 西元1732 年—克里斯蒂安·沃爾夫 出版《經驗心理學》,並在1734 年出版了《理性心理學》,「心理學」一詞進而普及。
  • 西元1739 年—大衛·休謨發表《人性論》,主張心靈的所有內容完全都來自感官經驗。
  • 西元1781年—伊曼努爾·康德發表《純粹理性批判》,駁斥休謨的極端經驗主義,主張知識不僅僅是單純的感官經驗,區分「後驗」及「先驗」知識,前者源於感官,因此發生在感知之後,後者則是思想的屬性,獨立於經驗且先於經驗而存在。
  • 西元1783 年 – Ferdinand Ueberwasser 被任命為明斯特大學的經驗心理學及邏輯學教授;四年後,他出版了教科書《明斯特大學哲學候選人實證心理學定期學習指南》,將他科學心理學相關演講也增補於書中。[21]
  • 西元1798 年 –伊曼紐爾·康德首先提出一致個體差異的二維模型,將希波克拉底的四種氣質類型定位到情緒維度及能量激發維度中,[22]這兩個維度後來成為所有的氣質及人格模型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資料

  1. Okasha, Ahmed. . The Israel Journal of Psychiatry and Related Sciences. 2005, 42 (2): 116–25. PMID 16342608.
  2. Silverberg, Robert. . Putnam. 1967 [21 April 2013].
  3. Sheehy, Noel; Chapman, Antony J.; Conroy, Wendy A. . Taylor & Francis. 2002 [31 May 2014]. ISBN 9780415285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1).
  4. 高進. . 國立清華大學. [2021-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7).
  5. Howells, John G.; Osborn, M. Livia. . Greenwood Press. 1984 [3 November 2012]. ISBN 9780313242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1).
  6. Kemp, Simon. . Greenwood Press. 1990 [27 April 2013]. ISBN 978031326734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1).
  7. . www.gnosis.org. [23 May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5).
  8. Howells, John G.; Osborn, M. Livia. . Greenwood Press. 1984 [21 April 2013]. ISBN 9780313242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1).
  9. Radden, Jennifer.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2021-05-22]. ISBN 978019515165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30).
  10. Inbar Graiver, "Probing the Boundary between Knowledge and Science in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 The Late Antique Roots of Introspec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Shells and Pebbles [blog], 10 October 2017. Retrieved 2018-20-7.
  11. Miller, A. C. (2006). Jundi-Shapur, bimaristans, and the rise of academic medical centres.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 99(12), 615–617. doi:10.1258/jrsm.99.12.615
  12. Amber Haque (2004), "Psychology from Islamic Perspective: Contributions of Early Muslim Scholars and Challenges to Contemporary Muslim Psychologists", Journal of Religion and Health 43 (4): 357–377 [361]
  13. Deuraseh, Nurdeen; Mansor Abu, Talib. . The Inter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2005, 4 (2): 76–79.
  14. Haque, Amber. . Journal of Religion and Health. 2004, 43 (4): 357–377 [376]. doi:10.1007/s10943-004-4302-z.
  15. S Safavi-Abbasi, LBC Brasiliense, RK Workman (2007), "The fate of medical knowledge and the neurosciences during the time of Genghis Khan and the Mongolian Empire", Neurosurgical Focus 23 (1), E13, p. 3.
  16. Muhammad Iqbal, The Reconstruction of Religious Thought in Islam, "The Spirit of Muslim Culture" (c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an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17. Cosman, Madeleine Pelner; Jones, Linda Gale. . Infobase Publishing. 2009: 480 [2021-05-23]. ISBN 97814381090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30).
  18. Shorter, E. (1997)
  19. . manoneileen.com. [17 Octo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10 May 2013).
  20. Hergenhahn, B. . Cengage Learning. 2008: 189 [17 October 2014]. ISBN 9780495506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4 March 2023).
  21. Schwarz, K. A., & Pfister, R.: Scientific psychology in the 18th century: a historical rediscovery. In: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Nr. 11, p. 399-407.
  22. Kant, I. . 1798.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