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區 (臺北市)
建成區為臺灣臺北市已整併的行政區之一,區名取自「建成町」。位於臺北市西側舊市區之市中心,為當時臺北市面積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行政區,也是當時臺北市政府之所在。1990年裁撤併入大同區。
建成區 (大稻埕之一部分) | |||||||||||||
---|---|---|---|---|---|---|---|---|---|---|---|---|---|
中華民國臺北市的區 | |||||||||||||
1946年-1990年 | |||||||||||||
面积 | |||||||||||||
• 1989年 | 0.7638平方(0.2949平方英里) | ||||||||||||
人口 | |||||||||||||
• 1989年 | 30543 | ||||||||||||
• 1989年戶數 | 8435 | ||||||||||||
政府 | 建成區公所 承德路一段80號 (現為建成派出所) | ||||||||||||
歷史 | |||||||||||||
• 成立 | 1946年3月 | ||||||||||||
• 废除 | 1990年3月12日 | ||||||||||||
行政分區 | 12里249鄰 | ||||||||||||
| |||||||||||||
今属于 | 中華民國(臺灣)臺北市大同區 | ||||||||||||
歷史[1]、面積[2]、人口[3]、郵遞區號 102 |
歷史
- 荷蘭統治時期、清領初期皆記為巴賽族「奎府聚社」(又作圭母子社、奇武卒社)活動區域[2]。
- 1740年:乾隆5年屬淡水海防廳淡水保圭母子庄。乾隆25年屬淡水保奇武卒庄。嘉慶年間改隸淡水廳大加蠟堡。同治年間屬大加蠟堡奎府聚庄[2]。
- 1879年:屬臺北府淡水縣大加蠟堡奎府聚庄。[2]。
- 1895年:日治初期原臺北府改設臺北縣,1901年臺北縣裁撤,改隸臺北廳[2]。
- 1909年:屬臺北廳直轄大稻埕區之大加蚋堡大稻埕[2]。
- 1920年:臺北州及臺北市設立,街庄改制為大字。1922年町名改正,建成町、上奎府町、下奎府町在戰後建成區轄內。
- 1946年:合併建成町、上奎府町、下奎府町為建成區。
- 1990年:臺北市行政區重劃,建成區併入大同區。
行政區劃
復壽里
星明里
星
華 里 光
能 里 光
輝 里 光智里
建
功 里 文明里
建和里
建泰里
興東里
建明里
|
臺北州臺北市 | 建成區 | 大同區 | ||
---|---|---|---|---|
大稻埕 | 1922年 4月 | 1946年 1月 | 1981年 4月 | 現行 |
田仔頂街 | 上奎府町 | 興東里 | 興東里 | 建明里 |
興南里 | ||||
下奎府聚街 | 建成町 | 建仁里 | ||
建明里 | 建明里 | |||
建文里 | 文明里 | 建功里 | ||
下奎府町 | 文進里 | |||
得勝外街 | 文美里 | |||
文興里 | ||||
文明里 | ||||
建和街 | 建成町 | 建成里 | 建功里 | |
建功里 | ||||
建德里 | ||||
長興街 | 建成町 下奎府町 |
建泰里 | 建泰里 | 建泰里 |
建福里 | ||||
下奎府聚街 | 建成町 | 建和里 | 建和里 | |
下奎府町 | 文德里 | |||
文化里 | ||||
星華里 | 星華里 | 星明里 | ||
星拱里 | ||||
復元里 | ||||
復雙里 | ||||
得勝外街 | 星明里 | 星明里 | ||
星光里 | ||||
星輝里 | ||||
牛埔仔街 | 光興里 | 光智里 | 光能里 | |
光華里 | ||||
光智里 | ||||
光能里 | 光能里 | |||
光耀里 | ||||
光進里 | ||||
光輝里 | 光輝里 | |||
光安里 | ||||
建成街 | 復連里 | |||
復壽里 | 復壽里 | 雙連里 | ||
復康里 | ||||
復益里 | ||||
總計 | 3町 | 36里 | 12里 | 6里 |
行政機構
- 臺北市政府(今臺北當代藝術館)
- 建成區公所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館藏民國49年臺北市區圖(建成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