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省
峇里省(印尼语:;峇里语:),主要位于峇厘岛,是印度尼西亚33个一级行政区之一,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该岛距离印尼首都雅加达约1,000公里,与爪哇岛之间仅有3.2公里宽海峡相隔,面积约5,630平方公里,其省会设于岛上南部的登巴萨。
巴厘省 | |||
---|---|---|---|
省 | |||
区域转写 | |||
• 巴厘语 | |||
![]() ![]() ![]() ![]() ![]() ![]() ![]() ![]() | |||
| |||
格言: Bali Dwipa Jaya (巴厘语) (意思:丰饶的巴厘岛) | |||
![]() | |||
坐标:8°20′06″S 115°05′17″E | |||
国家 | 印度尼西亚 | ||
首府 | 丹帕沙 | ||
政府 | |||
• 首长 | I Wayan Koster (印度尼西亚斗争派民主党) | ||
• 副首长 | Tjokorda Oka A. A. Sukawati | ||
面积 | |||
• 总计 | 5,780 平方公里(2,230 平方英里) | ||
人口(2014) | |||
• 总计 | 4,225,384人 | ||
• 密度 | 731人/平方公里(1,893人/平方英里) | ||
人口 | |||
• 族群[1] | |||
• 宗教[2] | |||
• 语言[3] | |||
时区 | WITA(UTC+8) | ||
车辆号牌 | DK | ||
HDI | ▲ 0.743 (High) | ||
网站 | www.baliprov.go.id |
「巴厘」的各地常用名称 | |
---|---|
中国大陆 | |
台湾 | |
港澳 | |
译名
根据198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古代南海地名汇释》[4]:
- 峇里在《爪哇史颂》、《宋书》作婆利国[5]或婆黎国[6],是中国最早有关峇里的记载[4];
- 《隋书》、《南史》、《通典》、《旧唐书》、《唐会要》作婆利,
- 《寄归内法传》作婆陆洲,
- 《诸蕃志》作麻利,也号马礼,
- 《南海志》作琵离,
- 《岛夷志略》、《星槎胜览》、《西洋朝贡典录》均作彭里,
- 《元史》作没里,
- 《东西洋考》作磨里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岛」的译名。在台湾,外交部[7]、传媒、观光业者,普遍以「峇里岛」作为Bali的音译。但教育部辞典有收录「巴里岛」[8]的译名。
地理
交通
人口
巴厘岛的人口在2010年人口普查实为3,890,757人。最新的估算(2014年1月)当地人口增长至4,225,384人。大约有30,000名外籍人士居住在巴厘岛。
种姓制度
虽然印尼是伊斯兰教大国,但由于峇里岛人多数信奉印度教而变为少数,印度教的种姓制度也在峇里岛人根深柢固。然而峇里岛的种姓制度没有印度的种姓制度复杂。
取名
光看峇里岛人的名字,大概可以猜到他是家中的第几个小孩。原因是峇里岛人取名时会依照小孩在家中的排行。
峇里岛人除了王室贵族,一般人是没有姓的,只有名字,其中不管男女,老大都叫Wayan或Putu,老大的女生也可叫Iluh,打从老大至老四都有一些特订的名字取用。若然老五出现,便会从头使用老大的特订名字(Wayan等等),如此类推。[12]一般来说,峇里岛男生会在名字前冠以 I(相当于「先生」),峇里岛女生则冠以 NI(相当于「女士」),有别于印尼其他地区男子加Pak、女子加Bu的做法。
例如后苏哈托时期的顶尖艺术画家 I Nyoman Masriadi 是家中三子,而印尼女子羽毛球员尼·克图特·马哈德维·伊斯特拉尼(NI Ketut Mahadewi Istirani)在家中排行第四。
家中排行 | 男女适用名字 | 只限女性名字 |
---|---|---|
老大 | Wayan 或 Putu | Iluh |
老二 | Made 或 Kadek | Nengah |
老三 | Nyoman 或 Komang | 无 |
老四 | Ketut | 无 |
峇里文化
虽然处于印尼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回教国家当中,巴厘岛的居民大部分信奉巴厘岛印度教。该地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因种类多样而闻名。其他方面,岛上的雕刻、编织艺术也十分有特色。巴厘岛的别称也和它的文化一样多样:具有“神明之岛”、“恶魔之岛”、“天堂之岛”、“魔幻之岛”、“花之岛”、“旅原之地”等的别称。
语言
峇里岛有多种本土峇里语言,多数的峇里人都可说现代巴厘语,其次印尼语是峇里岛最常使用的语言。峇里岛最为多数的印尼人几乎都可说两个或三个以上的语言,而部份拥有华人血统的印尼人或峇里人,也略懂华语。由于旅游业繁盛,英语是当地常用的第三语言,亦由于近年来有大量两岸三地的游客到访峇里岛,中文开始在当地流行。其他外国语文例如日文、韩文、俄文、法文及德文也在游客区的多语言标示牌中出现。
舞蹈
峇里人的古典舞蹈是印尼民族舞蹈中的一支,具有独特的地位。峇里的舞蹈文化与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于各大大小小的宗教仪式,如寺庙典礼﹑婚礼﹑火葬仪式﹑家庙典礼,用舞蹈和音乐礼拜﹑款待神明。舞者们非常重视这些传统舞蹈,从细致而华丽的服饰打扮,以至舞蹈时的投入和严谨态度,就是将舞蹈升华成与神祇沟通的途径。峇里人相信,献给神明的舞蹈,是修行的一种,期望不断的修行可以解脱俗世轮回之苦。[13]
峇里舞蹈举凡有巴龙舞、峇里战士舞、卡恰舞、雷贡舞、凯比亚嘟嘟、潘扬布拉玛舞、欧蕾唐姆林林安舞、托宾假面具舞、桑扬舞、凯比亚川朋(Kebyar Trompong)、贾克(Jauk)等等。
次文化
自2012年起,岛上流行搞怪快闪。即使终年均温皆高于24度,但仍有快闪族着大外套、口罩、太阳眼镜,在闹区市集进行快闪活动。引起许多观光客争相模仿,俨然蕴为另一种巴里岛时尚风潮。
经济与观光
南部的海滩与度假区
峇里岛的观光业从1969年伍拉·赖国际机场激活后开始大规模的发展,沙努和库塔成为观光胜地;1980年代,高级度假村开始往努沙杜瓦开发;1990年代,开发的风潮开始向库塔的南北向拓展,范围从水明漾(Seminyak)、雷吉安(Legian)、金巴兰(Jimbaran)到沿岸区,形成广大的观光地带。水明漾的北部就是著名景点海神庙的所在。沙努和库塔在爆炸案发生之后,当局对于治安采取积极的措施,移除了一些街边的摊贩。
峇里岛南部的海岸海浪品质佳,许多世界各国的冲浪好手相继造访,成为了冲浪的胜地。最近许多靠冲浪产业为生的人增加,包括冲浪商店和冲浪教练等,甚至是靠冲浪商赞助的专业级冲浪手也增加了。
- 岛上的合乘出租车
- 金芭兰海滩的美丽日落
- 库塔海滩
- 沙努海滩
重大事件
参考文献
- Penduduk Menurut Wilayah dan Agama yang Dianu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010 Census). bps.go.id
- Suryadinata, Leo; Arifin, Evi Nurvidya & Ananta, Aris. .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03. ISBN 9812302123.
- bali.com. . www.bali.com. [2018-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0) (英语).
- 陈佳荣; 谢方; 陆峻岭. . . 中华书局: 906页. 1986年 [202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2) (中文(简体)).
- 《宋书·后废帝本纪》:([[:s:宋书/卷9#元徽元年|元徽元年)三月丙申……婆利国遣使献方物。
- 《宋书·》
- . [2019-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6).
- 巴里岛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 各数值为1961至1990年的平均,数据来自世界气象组织(WMO)。
- 1990年统计(Statistik Propinsi Bali 1991: 2-6)。
- Covarrubias (1937=1991: 54)
- 汪雨菁. . 墨刻出版. 2014: p.55. ISBN 978-986-289-173-5.
- 汪雨菁. . 墨刻出版. 2014: p.158–159. ISBN 978-986-289-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