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好
妇好,又称帚子、妇子[1]、帚好[2],庙号辛,是中国商朝第23位国君武丁的六十四位妻子之一,名好或姓好(即姓子[注 1]),妇是一种对亲属的称谓,她是中国历史上有文本记载的最早的女政治家、军事家。
妇好 | |||||
---|---|---|---|---|---|
商朝王后 | |||||
![]() 殷墟妇好雕像 | |||||
统治 | 武丁时期 | ||||
子嗣 | 祖己 | ||||
|
生平事迹
妇好的事迹主要来源自殷墟的商朝甲骨文记载,次数达2000多次以上。这些记载显示妇好不仅是当地商方最高等级的女祭司,还是一位善于打仗的女将军,殷墟的甲骨文记录了她攻克了周边诸多方国,这在历史上都是罕见的[4]。
墓冢发现
从妇好墓发掘甲骨文中发现,武丁无数次要求妇好主持部族祭祀,并提供牺牲。妇好经常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实际祭天仅一次,见《甲骨文合集》2641;祭泉一次,见《甲骨文合集》2611】。这在武丁的所有妻妾中是罕见的,可能武丁对妇好的祭祀能力有着极度信任。
另外一个不同寻常的地方是,在妇好墓发掘出的甲骨中,记录她领导了多场军事行动,这说明武丁期间商方对周边方国进行过一系列的战争。譬如土方与妇好的商方常年交战,而妇好最终在一次决定性战役中击败他们,灭亡了土方。之后她又攻打了临近一些部落和巴,后者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记载的伏击战。妇好多次担任统帅带兵出征,最多的一次曾经统领13,000人的大军【存疑,据《英国所藏甲骨集》片号:150,之上的卜辞显示,妇好统兵仅3000人,另一名商朝大将“旅”统兵万人】。[5]她的赫赫战功显示,是当时最为杰出的将领之一。[6]
这个情况虽然不合常理,但是已经通过许多出土文物(包括出土自她的坟墓的战斧,祭祀用的青铜鼎和大量甲骨片)得以确认。在墓葬中,还有发现很多尚未刻字的空白甲骨片,证明妇好有刻写甲骨文的能力。[7]
甲骨文的记载
根据甲骨文记载,武丁曾经占卜,测算妇好怀的是男胎还是女胎[5]。卜辞里还有贞问妇好牙病的卜辞(妇好弗疾齿)。[9]
殷墟卜辞中,关于妇好的记载约有二百余条,其中绝大部份属于武丁时期,小部份属于武乙文丁时期,中间相隔一百年。张政烺认为妇好是世妇,一种世袭女官,因此不只武丁时期一个妇好。武丁时代的妇好,原是宗庙中掌管祭礼的多妇[10],之后成为武丁的妻子。
考古发掘与开放
考古学家在1976年在河南安阳小屯西北殷墟发掘了妇好墓,出土1928件文物,如青铜器和玉器。她埋于生漆制的棺木中。[11]
妇好墓现在对公众开放,在墓前为她立有雕像,这是中国最早的文本文物最丰富的出土墓葬,妇好的事迹成为当地人的骄傲和旅游热点。
质疑
璩效武《甲骨文本辨析》以为当释读为「长儒」,是商代的官衔名称,主管一族子弟教育的商朝高级文官,并兼管治铜厂。由于此官位高权重,先后有几位商王任命过此职,小辛时期,一位长儒因收受贿赂而被撤职查办,之后此官职不再出现。
参考文献
- 赵林. . 汉学研究: 9. ISSN 0254-4466.
- 邱德修. . : 1712.
- 曹定云. . 台北: 文津出版社. 1993: 77–84.
- (PDF). 大英博物馆. [2007-08-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6-22) (英语).
- Ebrey, Patricia.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26–27. ISBN 0-521-43519-6 (英语).
- . Color Q World. [2007-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7) (英语).
- Buckley Ebrey, Patricia. . A Visual Sourcebook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2007-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0) (英语).
- . All China Women's Federation. [2007-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14) (英语).
- 《合集》773甲
- 张政烺〈妇好略说补记〉:「卜辞帚,是官名,类似《周礼》之世妇,而取帚好,是从多帚中取一个帚好。……殷代各王皆有多帚,也皆有帚好,唐取帚好之贞,是例行公事,随时可有。被选取的帚好,主要掌管祭祀,她们和先王宗庙生死相依,所以祭祀先王时,也对死去的帚好给与礼遇。」
-
- Temple, Robert. (1986). The Genius of China: 3,000 Years of Science,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With a forward by Joseph Needham.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Inc. ISBN 978-0-671-62028-8. Page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