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文化资产

基隆市文化资产是指台湾基隆市境内,由基隆市文化局和文化部文化资产局依《文化资产保存法》里的九类有形文化资产(古迹、历史建筑、纪念建筑、聚落建筑群、考古遗址、史迹、文化景观、古物〈国宝、重要古物、一般古物〉与自然地景)、五类无形文化资产(传统表演艺术、传统工艺、口述历史、民俗、传统知识与实践)所指定与列管的文化资产

基隆市在17世纪台湾信史记载早期,即有汉族等外来移民入垦,与世居于此的平埔族原住民共处,而西班牙人更曾以基隆的和平岛做为经略台湾的基地;但到了清治雍正年间以后,基隆才逐渐有大批汉族移入进行开垦,而发展成为市镇。随着经历了清朝、日治与民国时期的开发,基隆市也于1990年代以后转型为台北都会区重要之卫星都市。

截至2021年12月,基隆市有形文化资产有古迹45笔(国定4、市定12)、历史建筑29笔、文化景观2处、考古遗址2处、古物4笔。

有形文化资产

有形文化资产修复现况标示:修复完成⚫、修复中🔵、荒废待修复or预计修复🔴、正常使用⚪️

国定古迹

名称 照片 种类 创建年代 公告日期 地址 建物状态
使用情况
备注 参考
二沙湾砲台 关塞 1841年 1983年12月28日 中正区中正公园园区内 ⚫修复完成
文化设施、公有、全日开放
题名「海门天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1]
大武仑砲台 关塞 1902年 1985年8月19日 安乐区大武仑情人湖上方 ⚫修复完成
文化设施、公有、全日开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杠子寮砲台 关塞 1904年 2009年12月23日 信义区深澳坑路7巷32号(后方山区) ⚫修复完成
文化设施、公有、全日开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彭佳屿灯塔 灯塔 1909年 2021年12月3日,变更/修正

2022年1月12日

中正区彭佳屿8号 ⚪️正常使用
军事管制区、无对外开放参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市定古迹

名称 照片 种类 创建年代 公告日期 地址 建物状态
使用情况
备注 参考
白米瓮砲台 关塞 1900年 1985年8月19日 中山区光华路37巷底 ⚫修复完成
文化设施、公有、全日开放
别名「荷兰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狮球岭砲台 关塞 1884年 1985年8月19日 仁爱区狮球里狮球岭山顶 ⚫使用中
文化设施、公有、全日开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社寮东砲台 关塞 1912年 2004年3月1日 中正区和平岛和一路2巷底后方山头 ⚫🔴使用中、荒废须修复
文化设施、公有、全日开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木山砲台 关塞 1900年 2008年1月1日 中山区德安里德安路山区 ⚪️🔴闲置中、须修复
军事管制区,故该园区无对外开放参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清法战争纪念园区 遗址 1885年 1999年1月8日 中正区中正路与东海街交叉口 ⚫修复完成
文化设施、公有、全日开放
园内重要资产包含法国公墓及民族英雄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狮球岭隧道 产业设施 1888年 2010年7月28日 安乐区莺歌里八德路81号 ⚫修复完成
暂不开放
官方登记名称为「刘铭传隧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基隆要塞司令官邸 宅第 1931年 2003年1月20日 中正区中正路230号 ⚫修复完成
文化设施、全日开放
原为「基隆流水巴士社宅」,另为「中正路李宅」。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基隆要塞司令部 衙署 1928年 2010年7月28日 中正区祥丰街46号 ⚫修复完成
文化设施、全日开放
现址旁为海巡署北部地区第二海岸巡防总队驻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市长官邸 宅第 1931年 2010年7月28日 中正区中正路261号 ⚫修复完成
预约参观
别名「松浦社宅」,曾作为林番王市长之官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 宅第 1928年 2006年12月7日 中正区中正路111、113号 ⚫修复完成
预约参观
原为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官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基隆灯塔 灯塔 1900年 2021年2月20日 中山区光华路51号 ⚪️正常使用
该园区无对外开放参观。
修竹居 宅第 1935年 2021年3月17日 仁爱区狮球路42巷1号 🔴荒废须修复
私人宅第、私产、未开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历史建筑

部分尚未达到古迹标准,但具有历史影响之建筑,由基隆市文化局指定为「历史建筑」。

名称 照片 种类 创建年代 公告日期 地址 建物状态
使用情况
备注 参考
基隆市政府大楼 衙署 1932年 2003年1月20日 仁爱区义一路1号 ⚪️正常使用 原先为「基隆市役所厅舍」。
基隆筑港殉职者纪念碑 碑碣 1930年 2003年1月20日 中山区中山三路沿港西15、16码头间山路上行于高远新村旁 ⚫修复完成
文化设施、全日开放
座落于潮见丘地区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海港大楼 建筑物类 1934年 2003年1月20日 仁爱区港西街6号 ⚪️正常使用 原先为「基隆港合同厅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阳明海洋文化艺术馆阳明海运旧厦) 衙署 1915年 2003年1月20日 仁爱区港西街4号 ⚪️正常使用 原为「日本邮船株式会社基隆出张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渔会正滨大楼 水产馆 1934年 2003年1月20日 中正区中正路391号 ⚫修复完成
文化设施、暂不开放
原为「基隆渔港水产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民族英雄墓 碑碣 1957年 2003年1月20日 中正区中正路海门天险对面 ⚫修复完成
文化设施、全日开放
官方登录名称为「民族英雄纪念碑 」。与基隆法国公墓合称为「清法战争遗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纪念碑 碑碣 1933年 2003年1月20日 中正区中正路与义二路交叉口南侧 ⚫修复完成
文化设施、全日开放
为纪念北白川宫能久亲王而建造。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北部火力发电所
建筑物类 1937年 2004年3月1日 中正区北宁路367号内 ⚫修复完成
文化设施、全日开放
原为「北部火力发电所」,目前该建筑为海科馆主展示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和平岛龙目井 其他历史遗迹 1664年 2006年12月7日 中正区 ⚫修复完成
文化设施、全日开放
别称「红毛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顶石阁砲台 其他历史遗迹 1880年代 2004年3月1日 中正区正荣街88号 ⚫🔴使用中、荒废须修复
文化设施、公有、全日开放
中正区正滨国中校门口旁阶梯下行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许梓桑古厝 建筑物类 1931年 2004年3月1日 仁爱区爱四路2巷15号 🔴🔵荒废须修复
正在办理修复工程
别名「「庆余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灵泉禅寺开山堂 宅第 1901年 2004年3月1日 信义区六合路2号 ⚪️正常使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灵泉禅寺佛殿 寺庙 1917年 2008年1月1日 信义区六合路1号内 ⚪️正常使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武昌街日式宿舍群 古市街类 1934年 2004年10月12日 中正区武昌街104巷14号、16号、18号、20号 🔵🔴荒废须修复
现正办理修复工程
原为「台湾总督府水产讲习所官舍」,现闲置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基隆站南北号志楼转辙站 其他历史遗迹 1918年 2004年10月12日 仁爱区港西街5号 🔵🔴闲置
现正办理修复工程
原设置五座号志楼,现仅存两座。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仙洞隧道 产业设施 日治时期 2006年7月20日 中山区中山二路与中华路、健民街口 🔴闲置 早年专供货车及运列车通行所开凿,现已废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灵泉三塔 寺庙 1927年 2006年7月20日 信义区六合路2号 ⚪️正常使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暖暖净水场帮浦间 产业设施 1923年 2007年1月29日 暖暖区水源路38号 ⚪️正常使用 原为「基隆水道帮浦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暖暖净水场八角井楼 产业设施 1923年 2007年4月30日 暖暖区水源路38号 原为「基隆水道分水阀」 ⚪️正常使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七堵前站 车站 1923年 2010年7月28日 七堵区正光里7邻光明路23号 ⚫修复完成
文化设施、全日开放
原名「七堵驿」,旧台铁七堵车站站房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高远新村港务局局长官舍 宅第 1930年 2006年12月7日 中山区中山三路103巷16号 🔵修复中 原为「筑港出张所昭和町官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大沙湾石围遗构 关塞 1880年 2007年7月9日 中正区中正路105巷内 ⚫修复完成
文化设施、全日开放
原为「大沙湾砲台防御石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玛陵坑石头厝 宅第 1880年代 2012年5月7日 七堵区大同街6号 🔴闲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基隆港西二西三码头仓库(含空桥) 港端口设施 1934年 2014年12月25日 仁爱区港西街12、14、16、18号 ⚫修复完成
客运航厦设施
原为「基隆港码头仓库」,现部分为基隆港西岸客运航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旭丘指挥所 衙署 1937年 2015年10月27日 中正区正荣街国军基隆医院附近 🔵修复中 原「松本虎太记念馆」,战后遭更改为指挥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八斗子清代官煤(主井、风坑) 产业设施 1876年 2015年11月2日 中正区调和街301-21(主井)、236号(风坑)附近 🔴闲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阿根纳造船厂遗构 产业 1966年 2016年7月18日 中正区正滨路116巷1号(原门牌号) 🔴闲置荒废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仁安街港务局宿舍 宅第 1949年 2019年9月16日 中山区仁安街31巷11号 🔴闲置荒废中 原作为「港务局司机员工宿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基隆中学校官舍 宅第 1930年 2021年6月16日 基隆市信义区义七路39号 🔴闲置荒废中 原作为「基隆中学校奏任官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文化景观

名称 照片 种类 公告日期 地址 备注 参考
仙洞岩 宗教景观 2006年7月20日 中山区仁安街1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暖暖净水场 水利设施 2007年9月13日 暖暖区水源路38号 原「基隆水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考古遗址

名称 照片 公告日期 地址 备注 参考
和平岛B考古遗址 2020年7月27日 中正区平一路25巷与27巷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大沙湾考古遗址 2020年8月13日,2022年2月15日 中正区113号后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古物

名称 照片 年代 备注与种类 等级 参考
清光绪台协三营铁炮 清光绪三年 中正区 生活及仪礼器物-兵器 一般古物-2013年9月18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阿姆斯托朗8吋炮 清治时期 信义区 生活及仪礼器物-兵器 一般古物-2012年3月27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灵泉禅寺云板 日大正三年 信义区 生活及仪礼器物-其他 一般古物-2007年10月8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法王寺云板 佛历2531年(西元1988年) 仁爱区 生活及仪礼器物-其他 一般古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无形文化资产

民俗

名称 照片 类别 公告日期 时间 地点 参考
鸡笼中元祭 节庆 2008年1月29日 农历七月十五日 基隆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传统表演艺术

名称 照片 种类 创建年代 公告日期 地址 备注 参考
基隆聚乐社一组 北管 咸丰年间 2019年5月10日 仁爱区忠二路1号 别名「一组」
三坑得意堂 北管 民国60年代 2007年10月8日 仁爱区龙安街220巷28号
闽南第一乐团 南管 日治时期 2007年10月8日 仁爱区公园街311号
灵义郡陈添火 北管

参考数据

  1. 公告变更国定古迹二沙湾砲台定着土地之范围 存盘,存档日期2016-08-17.,中华民国97年9月25日会授资筹二字第0971111204号,依据:文化资产保存法第14条、古迹指定及废止审查办法第4条暨本会97年8月7日「古迹历史建筑审议委员会」97年度第二次会议决议 ,中华民国文化部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基隆市文化资产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