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岛
和平岛是座落于东海的岛屿,位处基隆市中正区,基隆港东北方,是距离台湾最近的岛屿,相隔仅有75公尺,其以台湾第一座跨海大桥「和平桥」连接。岛上的原住民巴赛族称此岛为「」,汉人入垦后则称为「大鸡笼屿」或「大鸡笼山」。1870年代,为了与东北方海上的「小鸡笼屿」(即今基隆屿)区隔以免混淆,改名「社寮岛」(又称社寮屿);战后改为现名[1]。其为北台湾最早有西方人足迹的地方,也是基隆最早有汉人入垦所在之一。
和平岛 社寮岛 | |
---|---|
![]() 球子山灯塔远望和平岛(图正后方) | |
地理 | |
![]() ![]() 和平岛的位置 | |
位置 | 基隆港东北 |
坐标 | 25°09′39″N 121°45′50″E |
面积 | 0.663平方(0.256平方英里) |
最高海拔 | 61米(200英尺) |
最高点 | 东砲台山 |
管辖 | |
市 | 基隆市 |
区 | 中正区 |
历史
早在汉人来到以前平埔原住民巴赛族鸡笼社就已住在该岛,16世纪汉人航海时称该岛为大鸡笼屿,西班牙统治时期西班牙人在和平岛筑城,称为圣萨尔瓦多城,清代时汉人又因住在岛上的平埔族关系称该地为「社寮」,日治时代行政区为社寮町(日语:/ Sharyōchō),但是岛名仍称「社寮岛」。
战后不久,二二八事件期间,国民政府率领国军对各地进行大规模清乡,其中社寮岛在军队的武力扫荡下,岛上遍地死尸,史称「社寮岛事件」。当时岛上还具有琉球人的聚落,其中约有三十余名琉球居民,连同当地的台湾居民,在国军的扫荡中枪决遇害。[2]。
关于战后改为「和平岛」的原因众说纷纭,经典杂志记者裴凡强表示,一说是因为此地自明末以来常有战乱,如今为祈求和平,而称为和平岛;另一说是二二八事变时,社寮岛沦为刑场,后易名为和平岛,希望从此杀戮不再[3]。文史工作者潘江卫表示,「和平」之名是基于国民政府接收台湾后,基隆市街用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命名,顺序从市中心往港外做规划。1946年1月中正区成立,有22里,有社寮里、和寮里、和平寮里,也有和一路、平一路,并出现和平岛说法,由此看来,社寮岛改名和平岛,日本时代建造的基隆桥,改为和平桥,都在二二八事件之前。[4]
和平岛的联外交通借着和平桥与基隆市区连接。和平岛全岛原分为和平岛本岛(旧社寮岛)、桶盘屿、中山仔岛三大部分,和平岛本岛西边以人造堤防与桶盘屿相连、西北则以明德桥与中山仔屿相接,目前三岛屿已全部连为一体。
和平岛的海岸以海蚀景观闻名(节理〖豆腐岩、柱状玄武岩〗、「千叠敷」海蚀平台),这些区域曾被列为军事管制区,现在已开放为海滨公园。
和平岛当地文史工作者的考证,连接和平岛与基隆市区的和平桥,结构上极可能是台湾历史上最早建造的第一座钢筋水泥桥,但现有的桥梁已非当年的古桥所以无法考证。
海滨公园内的海岸,有一处「蕃字洞」的历史遗迹。洞内岩壁曾刻有荷兰文本,岩石属于砂岩,毗邻海边,几百年来受强劲的东北季风吹袭,洞内文本已风化剥落,原有荷兰文本早已消失。这里又曾被和平岛的国军利用做为碉堡,加上历年来好奇一游的游客触摸及涂鸦,或有故意涂写外国文本,以混淆视听。蕃字洞的传言是否属实,已难考证。
2004年2月28日,有两百万台湾民众参加、相连500公里至屏东佳冬乡的「手牵手护台湾」活动以和平岛为北端。[5][6][7]
自然环境
历史建筑
和平岛龙目井(和平岛红毛井)
和平岛龙目井创建于1626年,日治时期在1935年筑大基隆桥后,更将龙目井加盖一个半圆拱形的水泥遮顶,2006年基隆市政府公告登录和平岛龙目井为基隆市历史建筑。[10]当地居民现在依然有在使用。
景点及重要设施
相关条目
参考数据
- 书目
- 《大台北古地图考释》 翁佳音;台北县政府文化局出版, 1998年 , ISBN 9789570220841
- 《帝国相接:西班牙时期台湾相关文献及图像论文集》吕理政主编;南天书局出版, 2006年
- 《西班牙人的台湾体验 1626-1642:一项文艺复兴时代的志业及其巴洛克的结局》鲍晓鸥着;南天书局出版, 2008年
- 高祥雯《寻找消失的北荷兰城堡位置》 内政部国土测绘中心
- 引用
- 台湾人文风景100点
- 文建会新闻稿 - 来自琉球的二二八受难见证
- 裴凡强. . 2012-03 [2021-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1).
- 吴淑君. . 2019-04-28 [2021-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8).
- 手牵手护台湾两百万人破台纪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苹果日报 (台湾), 2004年02月29日
- 和平反飞弹二二八全台「发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自由时报, 2004年2月26日
- 牵手护台湾向世界发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新台湾新闻周刊, 2004/03/01
- . [2015-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PDF). [2015-07-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22).
- . [2015-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4).
- . [2015-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