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奖
唐奖(英文:Tang Prize)是由台湾企业家尹衍梁个人效法诺贝尔奖精神捐助成立的奖项,发扬盛唐精神。设置四大奖项包括「永续发展」、「生技医药」、「汉学」与「法治」,每两年一届,首届获奖名单于2014年6月18日(唐朝开国日为6月18日)公布,首届颁奖典礼于2014年9月18日在国立国父纪念馆举行。奖金为新台币5千万元,当时约合165万美元[1]
唐奖 | |
---|---|
![]() | |
授予对象 | 表彰四大领域卓越贡献
永续发展 · 生技医药 · 汉学 · 法治 |
赞助方 | 尹衍梁 |
日期 | 每两年 |
国家/地区 | ![]() |
主办单位 | 财团法人唐奖教育基金会 |
奖励 | 奖金5000万新台币与奖座 |
设立时间 | 2012年12月20日 |
首次颁发 | 2014年9月18日 |
最近颁发 | 2023年8月1日 |
官方网站 | www |
成立时间 | 2012年12月20日 |
---|---|
创始人 | 尹衍梁 |
类型 | 非政府组织 |
法律地位 | 财团法人 |
地址 | |
官方语言 | 正体中文 |
董事长 | 尹衍梁 |
首席执行官 | 陈振川 |
奖项 | 唐奖 |
网站 | www |
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翁启惠认为唐奖是台湾第一座真正的国际级大奖,台湾主流媒体则以「东方诺贝尔奖」期许目标来报导此奖[2]。
理念
尹衍梁崇拜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酝酿效法诺贝尔捐助新台币30亿元设立唐奖,延续诺贝尔奖的精神,规划唐奖奖项补足诺贝尔奖所未兼及的四个领域,鼓励更多有利于地球与人类的重要研究,并发扬中华文化。[1]尹衍梁另已宣布将捐出95%财产做公益。
根据唐奖官网,盛唐是东西方文明交会、政治经济颠峰时期,唐人对世界展现的自信、兼容各文化的胸怀气度即系唐奖要发扬的理念;出于对人类发展的深刻反省及体悟,尹衍梁捐助创设唐奖。[3]
奖项
唐奖目前有四大奖项。尹衍梁表示,未来可能因应社会需求而增设其他奖项。
- 永续发展奖( Sustainable Development):表彰对于人类社会在地球上人与生物之永续生存与发展具有开创性及卓越贡献的科学与技术,包括工程与建设、能源、环境与生态等领域[4]。
- 生技医药奖(Biopharmaceutical Science):本奖内容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相比有独特之处,其不同在于较着重临床应用与医术,表彰具原创性之生物医学及药物研发之科学研究,对于重要疾病之预防、诊断及治疗有明确之影响,以生技医药解决人类疾病的问题,有助于人类健康之增进[5]。
- 汉学奖(Sinology):意指广义之汉学,包括但不限于研究东亚及其相关之学术,如思想、历史、文本、语言、考古、哲学、宗教、经学、文学、艺术(不包含文学及艺术创作)等等领域。本奖旨在表彰汉学领域之成就,并彰显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发展之贡献[6]。
- 法治奖(Rule of Law):基于人生而平等之信念,个人,包括国家和国际组织,皆受法律之规范。唐奖提倡法律应兼顾正当进程与实体正义,为和平、人权、永续发展而奋斗,以追求人类及自然之共同福祉为最高目标。唐奖所设置之法治奖,系奖助对法治理念或实践有创新,进而对法治之实现贡献卓着之个人或机构[5]。
评选
得主列表
永续发展奖
年份 | 姓名 | 国籍 | 获奖原因 |
---|---|---|---|
2014 |
格罗·哈莱姆·布伦特兰 | ![]() |
她对永续发展的创新理念、领导与实践所做的贡献,奠定了科学与技术的方向与挑战,使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与社会公义之间取得平衡发展,以谋求全人类的福祉。[7] |
2016 |
亚瑟·罗森费尔德 | ![]() |
毕生从事于能源使用效率之开拓型创新,使得全球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巨幅地减少。 |
2018 |
詹姆斯·汉森 | ![]() |
表彰其在气候变迁及地球环境持久性冲击议题上,开创性的杰出硏究。他们的研究成果所引导出的科学论述,为之后国际间相关气候协定及2030永续发展议程之提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
维拉布哈德兰·拉马纳森 | ![]() ![]() | ||
2020 |
珍·古德 | ![]() |
在灵长类动物硏究上,有开创性的发现,足以重新定义人类与动物的关系,以及她终身在地球环境保育工作上无与伦比的奉献[8]。 |
2022 |
杰佛瑞·萨克斯 | ![]() |
结合了全球经济、公共健康、公平正义与持久性等面向,综整而使之成为一个可研究及实践的集成性领域。[9] |
生技医药奖
年份 | 姓名 | 国籍 | 获奖原因 |
---|---|---|---|
2014 |
詹姆斯·艾利森![]() |
![]() |
分别发现CTLA-4与PD-1为免疫抑制因子,为癌症疗法带来重大性突破,促使大家在免疫治疗法上寻求新的契机。他们的原创性研究对于重要疾病之预防、诊断及治疗有明确的影响,有助于人类健康之增进,带领我们进入医药新纪元。[10] |
本庶佑![]() |
![]() | ||
2016 |
伊曼纽·夏彭提耶![]() |
![]() |
表彰其发展CRISPR/Cas9系统成为突破性的基因编辑平台,将大幅改革生医研究与疾病治疗的策略。[11] |
珍妮佛·道纳![]() |
![]() | ||
张锋 | ![]() | ||
2018 |
东尼·杭特 | ![]() ![]() |
表彰其发现蛋白质酪胺酸之磷酸化,并发现酪胺酸激酶为致癌基因,促成标靶治疗在临床上的成功应用。[12] |
布莱恩·德鲁克尔 | ![]() | ||
约翰·曼德森 | ![]() | ||
2020 |
查尔斯·迪纳雷罗 | ![]() |
表彰其发现细胞激素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介白素-1 (IL-1) 及介白素-6 (IL-6) 在发炎反应中的关键角色。 |
马克·费尔德曼 | ![]() ![]() | ||
岸本忠三 | ![]() | ||
2022 |
德鲁·魏斯曼![]() |
![]() |
表彰他们成功开发mRNA技术在生医领域的应用,突破性研究造就了mRNA疫苗,成为对抗COVID-19的利器。 |
卡塔林·卡里科![]() |
![]() ![]() | ||
彼得·库利斯 | ![]() |
汉学奖
年份 | 姓名 | 国籍 | 获奖原因 |
---|---|---|---|
2014 |
余英时 | ![]() ![]() |
在超过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余先生深入探究中国历史、思想、政治与文化,以现代知识人的身份从事中国思想传统的诠释工作,阐发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论述宏阔、见解深刻,学界久尊为海内外治中国思想、文化史之泰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传统学者治史之宗旨,余先生以其研究撰述与人生实践,对此语做了最佳的现代诠释。[13] |
2016 |
狄培理[14] | ![]() |
表彰其为儒家思想研究所作的贡献与影响,他对儒家思想每有同情的理解与阐掦,也不乏诚恳的批评,功在国际儒学的研究,可谓一代汉学巨擘。[15] |
2018 |
宇文所安 | ![]() |
宇文所安先生是当代中国古典文学最重要的学者,以唐诗研究独步全球,其他领域亦贡献卓着,并为古典诗文的翻译大家。他的著作不仅为汉学开创新局,更为东西比较文学理论及实践带来突破。[16] |
斯波义信 | ![]() |
斯波义信教授乃是国际著名的中国社会经济史学家。他汇通日本优良的汉学传统和西方社会科学,并娴熟运用各种中文数据;集此三项优点于一,遂在中国史领域(尤其宋代),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成为典范性的学者。[17] | |
2020 |
王赓武 | ![]() |
表彰其在中国的世界秩序、海外华人以及华人移民变迁等领域上具开拓性且深入的剖析。身为中国及东南亚关系的专家,王赓武教授通过细究中国历史上与南方邻国的复杂关系,以此独特的视角理解中国。相较于传统上从中国内在观点或由西方相对视角来观看中国,其丰富的学识与敏锐的洞察力,对中国的世界地位诠释有新颖重要的贡献。 |
2022 |
杰西卡·罗森 | ![]() |
由广阔敏锐的视角,对照西方古典和中国古代的视觉系统,具体证明中国古代与西方世界经由欧亚内陆的中介而相互影响。[18] |
法治奖
年份 | 姓名 | 国籍 | 获奖原因 |
---|---|---|---|
2014 |
奥比·萨克斯 | ![]() |
奥比・萨克思长期主张所有人的尊严皆应予以尊重,不同社群的能力与价值皆应予以肯认,充分体现法治的重要价值。特别是其一生致力为民主自由的南非带来法治,无论作为政治运动工作者、律师、学者乃至于南非新宪法的起草者,在在都努力经由法治的实践来愈合过去撕裂社会所带来的创痛,以创建一个尊重多元,拥抱民主价值、社会正义与基本人权的社会。[19] |
2016 |
路易丝·阿尔布尔 | ![]() |
表彰她对国际刑事司法与保障人权,影响深远且具开创性的贡献;也表彰她在致力提升其本国与国际之和平、正义与安全,以及坚持以法治之手段,为人类拓展自由的疆界,所展现具有启发性之杰出表现。[20] |
2018 |
约瑟夫·拉兹 | ![]() ![]() |
表彰他对法治具开创性之贡献,并肯认他深化吾人对于法律本质、法律推理、以及法律、道德与自由相互关系之理解。[21] |
2020 |
孟加拉环境法律人协会 | ![]() |
表彰三个非政府组织致力公众教育及公共倡议,有效推动法治进程,改善法治机制;其等机构同擅于取法坚实的学理研究,灵活运用富有创意的司法策略,在法治基础遭受严峻挑战的环境,为争取个人、社会与环境正义,坚持不懈,立下典范。 |
实现正义:法律、正义暨社会中心 | ![]() | ||
法律实践进程组织 | ![]() | ||
2022 |
雪柔·颂德丝 | ![]() |
表彰她在比较宪法的开创性贡献,特别是推动亚太地区的立宪工程,引领亚太地区许多国家的立宪方针并提供建言,且数十年来,经由与国内外学者及政治工作者的积极交流、对话、合作,不断拓展比较宪法的疆界。[22] |
各国唐奖得主人数
和其它奖项的比较
比较 | ![]() 唐奖 |
![]() 京都赏 |
![]() 邵逸夫奖 |
![]() ![]() 诺贝尔奖 |
![]() 突破奖 |
![]() 一丹奖 |
---|---|---|---|---|---|---|
首届颁奖 | 2014年 | 1985年 | 2004年 | 1901年 | 2012年 | 2017年 |
奖项 | 4项 永续发展奖、 |
3项 尖端科技奖、 |
3项 |
5项 |
3项 |
2项 教育研究奖、 |
奖金 | 新台币5,000万元 | 约5,000万日圆
(约新台币1,175万元)2022年 |
120万美元 (约新台币3,442万元)2022年 |
800万瑞典克朗 (约新台币2,425万元)2022年 |
300万美元 (约新台币8,605万元)2022年 |
3000万港元 (约新台币1.099亿元)2022年 |
颁赠对象 | 不限国籍 | 不限国籍 | 不限国籍 | 不限国籍 | 不限国籍 | 不限国籍 |
颁发届次 | 2年一届 | 1年一届 | 1年一届 | 1年一届 | 1年一届 | 1年一届 |
参考文献
- 张菱育. . 《苹果日报》. 2013-01-29 [2013-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0) (中文(台湾)).
- 曾盈瑜. . 《大纪元时报》新闻网. 中央通信社CNA. 2013-01-28 [2013-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4) (中文(台湾)).
- . 财团法人唐奖教育基金会. [2013-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6).
- . 财团法人唐奖教育基金会. [2013-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8).
- . 财团法人唐奖教育基金会. [2013-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8).
- . 财团法人唐奖教育基金会. [2013-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8).
- . [2014-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02).
- 永续发展奖得主-珍·古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唐奖 2020
- . [2022-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1).
- . [2014-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02).
- . [2016-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4).
- 促成标靶治疗成功运用 美三位学者获唐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唐奖.2018 Jun. 19
- . [2014-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陈至中.中译一错30年 狄百瑞通过唐奖正名狄培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中央通信社.2016-09-01
- 第二届唐奖汉学奖 授予儒学泰斗狄百瑞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唐奖.2016 Jun. 20
- . [2018-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0).
- . [2018-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0).
- . [2022-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2).
- . [2018-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1).
- . [2016-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5).
- . [2018-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1).
- . [2022-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4).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