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威岛
南威岛,西方世界称之为斯普拉特利岛(英语:),是南沙群岛西南部最重要的岛屿,以天然面积计算是南沙群岛中第四大天然岛。目前由越南政府控制。该岛被越南称为大长沙岛(越南语:/),是越南人民军在南中国海的第一线军事指挥中心所在地。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亦声称对此岛拥有主权,而菲律宾则因此岛已超出其所画设之卡拉延市范围之外,未宣称拥有南威岛主权。
主权岛屿 其他名称:大长沙岛、斯普拉特利岛 | |
---|---|
地理 | |
位置 | 南海 |
坐标 | 8°38′30″N 111°55′55″E |
群岛 | 南沙群岛 |
面积 | 0.48平方(0.19平方英里) |
长度 | 530(1,740英尺) |
宽度 | 1,300(4,300英尺) |
最高海拔 | 2.5(8.2英尺) |
实际管理方 | |
![]() | |
县 | 庆和省长沙县 |
主权声索方 | |
![]() | |
区 | 高雄市旗津区 |
![]() | |
市 | 海南省三沙市 |
人口统计 | |
人口 | 550人(越南军队) |
截至2019年9月,已填海造陆至48公顷。
历史
中国古代元、明、清的疆域图中将南沙群岛列于版图之中,并设行政管辖。[1]
中国渔民向称南威岛为「鸟仔峙」。[2]
1804年,英国航海家詹姆士·霍尔斯堡(英语:,1737–1808)在南海航行时遭遇大风暴,于是将南威岛命名为Storm Island (风暴岛)。[3]
1843年,英国航海家理乍得·斯普拉特利(英语:,1802—1870)航行时看到此岛以及相邻的日积礁。
同年,Doyle船长和Campbell船长将航行记录发表在《航海杂志》第697期上,文中用斯普拉特利的名字命名该岛,称为Spratly's Sandy Island。相邻的岛礁则使用奥斯汀(Austen)号船长拉德(Ladd)命名:Ladd Reef(日积礁)。
由于《航海杂志》和《海军编年史》The Naval Chronicles的巨大影响力,以后西方航海届不再使用“风暴岛”名称。英国海军部也最终用“斯普拉特利群岛”(Spratly Islands)指称整个南沙群岛。
1935年,中华民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公布的名称为「斯巴拉脱岛」或「暴风雨岛」[4]。
1939年,日本占领南沙群岛(日方称作新南群岛),南威岛日方被命名为「西鸟岛」[5]。
1946年12月,中华民国派遣海军上校林遵、姚汝钰率「中业号」、「永兴号」、「太平号」、「中建号」等四艘军舰接收南海诸岛,并建碑测图。[1]
1947年和1983年,中华民国政府公布名称为南威岛,是纪念1946年接收该岛时广东省政府主席罗卓英(号慈威),兼有接收舰队威镇南海之意。[1]
1949年,中国共产党管治中国大陆后,仍归广东省管辖,为着防御驻紥在越南的法国军队入侵。
1951年8月,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叶剑英元帅面见广东省海岛管理局局长林平,决定在南威岛建造一个鱼雷潜艇根据地[6]。在苏联协助之下,把一批旧苏联商船改装成『星海(Xing-hai)』、『星光(Xing-guang)』、『新星(Xin-xing)』等巡逻舰、装甲轮,加上苏联潜艇,由投共国军海军将领邓兆祥领导。
1952年1月已经在南威岛成立鱼雷炮舰基地根据地[7]。
1956年6月7日,美国第七舰队司令英格索尔(Stuart Howe Ingersoll)在台北向美联社(Associated Press)记者表示绝不容许中国共产党势力留在南中国海 [8]。中华人民共和国强烈谴责其言论,但仍然从南威岛撤军,南威岛名义上归还中华民国管辖,然而并没有派遣国军驻守。8月,越南共和国派兵登上南威岛,插上其国旗后随即撤退,中华民国外交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皆即时强烈谴责 [9][10],但都没有再驻军到南威岛。然而同年中华民国海军先后派出立威部队、威远部队和宁远部队三次巡察南沙群岛,在巡弋过程中曾在太平岛、南威岛、西月岛重树石碑、举行升旗礼,并改编为「南沙守备区」。[1]

1973年7月至1974年2月间,南越派兵长期占领该岛。[1]
1975年,南越政权崩溃,北越军队登岛接受南越驻军投降。[1]1976年南北越统一成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后,继续控制该岛。
地质地形
- 在一桌状礁平台上,近三角形,东西底边长约530米,东北到西南斜边长约1,300米,面积0.3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2.5米。
- 岛四周有沙滩,沙滩上有礁岩形成,向内是沙堤,高约5.5米,沙堤围绕着中间低洼的礁盘部分,海拔2.4米。在岛北端,有一圆锥状礁石,高7米,而在最南端则有另一高5.5米的石塔。
- 岛东北部有天然水道伸入岛边,深达14米,故成为南沙群岛南部海区优良港口。
生态资源
岛上覆盖着灌木等热带植物。
参考文献
- . 凤凰网. [2012年6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5月2日) (中文(中国大陆)).
- . www.oceanol.com. [2018-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8) (英语).
- James Horsburgh. The India Directory. vol.2, fourth edition, London, 183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 www.hnszw.org.cn. [2018-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11).
- . www.sohu.com. 2017-05-15 [2018-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 1951年9月5日,星期三,香港《华侨日报》,『华南新闻』,第一张第四版。
- 1952年1月12日,星期六,香港《华侨日报》,『华南新闻』,第一张第四版。
- 6月10日,香港《大公报》,第一版。
- 1956年9月2日,星期日,香港《华侨日报》「电讯三」,第一张第三版。
- 1956年9月2日,星期日,香港《工商日报》,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