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虏南倭
北虏
明蒙战争
元朝残余力量北逃后称为北元,北元又分裂为鞑靼(蒙古本部)和瓦剌二部。明朝和蒙古各部的战争不断,经过洪武北伐和永乐北伐[参 2],鞑靼一度衰退,瓦剌遂成为中国北疆的最大威胁,瓦剌也先太师在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俘获明英宗[参 3]。
几年后蒙古再次陷入内乱,正德年间应州大捷,明军击退鞑靼入侵。蒙古本部后重夺主宰地位,各部南下河套,骚扰明朝境内,是为「套寇」。于明嘉靖年间漠南蒙古右翼的俺答汗兴起。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俺答汗遣使议和并求通贡市,明世宗屡次拒绝。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六月,俺答兵迫大同,是为庚戌之变。俺答以武力成功逼使明廷答应开市,但北部边境蓟辽地区的滋扰直到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方始消停。
南倭

侵犯明朝与朝鲜王国沿海的倭寇。
明宣宗在郑和下西洋后实行海禁政策,只开放勘合贸易(官方许可贸易)予日本进行贸易。但后来到了嘉靖二年(1523年)爆发了宁波之乱,加上稍早时,葡萄牙人入侵发生了屯门之战与西草湾之战,此后沿海治安多次陷入危机。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