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庄园
《动物庄园》(英语:),又译动物农场、动物、一脸猪相、百兽图、万牲园,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创作的托寓小说,在1945年8月17日正式于英国出版[1][2]。奥威尔称,此一寓言反映了1917年俄国革命至踏入斯大林时期的历史事件[3][4]。虽然奥威尔是一位民主社会主义者[5] ,但他对斯大林和斯大林主义持批判态度。奥威尔参加过西班牙内战,正是这段经历让他对斯大林主义获得更深入的了解并对其进行批判[6][lower-alpha 1]。他认为,苏联已是惨无人道的独裁统治,而这种统治手段创建在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和大清洗上。奥威尔在一封写给伊冯娜·戴维的信中,称《动物庄园》为一则讽刺斯大林的故事[7]。他在一篇随笔《我为何写作》中表示,《动物庄园》是他第一次有意识地尝试把「政治目的和艺术目的合二为一」的著作[8]。
动物农庄 | |
---|---|
![]() 初版封面 | |
原名 | |
作者 | 乔治·奥威尔 |
类型 | 古典、讽刺、教育童话 |
语言 | 英文 |
发行 | |
出版机构 | 哈维尔·塞克(英国) |
出版时间 | 1945年8月17日 |
出版地点 | ![]() |
媒介 | 印刷品(精装、平装) |
页数 | 112 pp (英国版) |
所获奖项 | 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百佳科幻奇幻小说[*]、Prometheus Award - Hall of Fame[*] |
前作 | 《狮子与独角兽》 |
续作 | 《一九八四》 |
规范控制 | |
ISBN | ISBN 0-452-28424-4 ISBN 978-0-452-28424-1 |
OCLC | 53163540 |
杜威分类法 | 823/.912 20 |
LC分类法 | PR6029.R8 A63 2003b |
这本书的原标题为《动物庄园:一个童话故事》(Animal Farm: A Fairy Story),但美国的出版商在1946年出版时把副标题去掉。此为奥威尔一生中唯一接受的转译版本。其他名义上的副标题变化版本包括「一种讥讽」、「一种当代的讥讽」[7]。奥威尔后来曾建议法语版应以《》作翻译版本的标题,其缩写为URSA,即拉丁语中的熊(俄罗斯的形象代表),同时跟法语中的苏联全称「」相近[7]。
乔治·奥威尔于1943年11月至1944年2月间创作本书,当时因为二战德国和西方盟国及苏联处于战争状态,使得英国同苏联是同为一阵营,而英国的百姓和知识分子都对斯大林评价很高,这一现象让奥威尔十分厌恶[lower-alpha 2]。本书的手稿,起初还被许多英美出版商拒绝出版[9]。但本书终于问世以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德国被击败了,英国等西方民主世界开始了和苏联的共产主义阵营开始冷战[10]。
《时代杂志》将《动物庄园》评选为1923-2005年100佳英文小说[11];它亦在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中排第31位[12]。它在1996年赢得了追颁雨果奖[13],此外也包括在西方世界伟大著作名单之上[14]。2018年,日本漫画家石之森章太郎所作《动物庄园》漫画版被重新出版[15]。
故事概要

故事始于英格兰威灵顿的一个庄园农场。由于主人琼斯先生管理不善、终日酗酒、不负责任,故激起了农庄内动物的造反之意。在某一夜,曼诺农庄里的一头老公猪“老少校”(Old Major)将动物们召集起来开会,宣布人类是动物的敌人,故号召动物们要推翻人类,并教会了动物们一首革命歌《英格兰的生灵》(Beasts of England)。老少校死后,两头年轻的猪,分别叫做雪球和拿破仑,成为了动物们的领袖,并发动起义。最终成功把琼斯先生赶出了农场,然后把农场更名为“动物农场”。他们采用了「动物主义七诫」为牠们的律法,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所有动物一律平等”。这七条律法以大写的形式写在谷仓的一侧墙壁上。雪球及后开授课程,教动物们读写;拿破仑则自行教育小狗动物主义的原则。动物们食物充足,农场运营良好。猪们把自己提拔到了领导的位置,并给自己留出了特别的食物供应,牠们在表面上称这是为了自己的健康。一段时间之后,琼斯先生和他手下的人尝试着重新夺回农场,同时,其他农场主因为害怕相似的动物起义发生在自己的农场,也来帮助琼斯。雪球和其他动物先是躲藏起来,随即发动了突然袭击,把刚刚进入农场的人类打得落花流水。动物们胜利了。雪球的支持率猛增,这场战斗被正式命名为“牛棚战役”。在动物起义的周年纪念日,动物们决定鸣枪纪念。雪球和拿破仑为了最高领导人的地位互相竞争。雪球有一个计划,那就是兴建风车,让农场变得现代化。当雪球宣布他的的计划时,拿破仑让他喂养的狗驱逐了雪球,并宣布他自己就是领导人。
拿破仑改变了农场的领导结构。他取消了动物大会,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由猪组成的委员会,由猪来运营农场。拿破仑以一头叫吱嘎(Squealer)的猪代言宣布,农庄将开始进行兴建风车的计划。动物们工作得十分卖力,因为拿破仑承诺,风车建成后动物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轻松。一场猛烈的暴风雨后,动物们发现风车倒塌了。(动画版改为被琼斯的炸药炸毁)拿破仑和吱嘎随即让动物们相信,这是雪球在蓄意破坏他们的工程。自从雪球成为替罪羊后,拿破仑开始利用他手下的狗来清洗农场,杀死那些被他指控同雪球有私交的动物。当一些动物回忆起牛棚战役时,拿破仑不断污蔑说雪球是琼斯的通敌,并把他自己荒唐地当成这场战斗中英雄的代表,(而实际上拿破仑自己在这场战斗中躲藏得无影无踪。)“英格兰的生灵”这首歌被一首赞颂拿破仑的歌曲所取代,拿破仑却开始像人类一样生活。动物们仍然相信他们的生活比在琼斯统治下的生活好

弗雷德里克先生(Mr. Frederick)是附近一个农场的农场主。他攻击了动物农场,并用火药炸毁了重建好的风车。尽管动物们在战斗中获胜,但他们付出了巨大代价,包括一匹叫做拳击手(Boxer)的驮马也受伤了。但拳击手不顾伤口,仍然不辞辛苦地工作,直到他在建造风车的过程中累倒。拿破仑派了一辆货车送拳击手去看兽医,并解释说,这样拳击手可以得到更好的护理。一头愤世嫉俗的驴子——本杰明——能够像猪一样阅读,而他却发现,这是辆屠马场的货车,并徒劳地尝试着救下拳击手。很快,吱嘎就让动物们相信,这辆车是动物医院从屠马场买来的,而屠马场的标识并没有被涂改。随后,吱嘎告诉动物们拳击手在动物医院安详去世。猪们在拳击手死后举行了一天的节日庆典,来深刻赞扬动物农场取得的光辉成就,并要求动物们像拳击手一样刻苦地工作。然而,事实却是拿破仑把拳击手卖给了屠马场,赚来钞票好给统治集团里的猪们买威士忌喝。(在20世纪40年代的英国,农场可以通过将大型动物卖给屠宰场赚钱,而屠宰场会把动物杀死,并将它们的残骸煮沸,制成动物胶。)
许多年过去了,风车已被重建,同时另一座风车在建,农场的收入非常可观。但是,雪球曾经提及的,包括给畜栏挂上电灯,供应热水和自来水的设想已被忘记,而拿破仑不断鼓吹说,最快乐的动物应当过着简单的生活。拳击手死后,许多参加过动物起义的动物也已死去,琼斯也客死他乡。猪们越来越与人类相似,他们直立行走、手持鞭子、身着衣服。“七戒”被简化为一句简单的话:“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一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拿破仑举办了一场晚餐宴会,猪们和当地的农场主庆祝着他们的刚刚创建的盟友关系。拿破仑废除了革命传统,并将农场重命名为“庄园农场”。动物们看着与人类平起平坐的猪,再看看人类,这才意识到,他们再也不能辨别哪个是猪,哪个是人了。

角色
猪
- 老少校(Old Major),一只得到中等白鬃奖的中白猪,提出了革命的思想基础,影射共产主义的其中一位奠基者马克思及俄国革命的共产党领袖、奠定革命原则的列宁。牠的头骨就如同列宁的尸体一样,同样会以受到尊敬的形式公开展出[16]。
- 拿破仑(Napoleon),「农庄里唯一的巴克夏猪,长得高大威猛。他不擅言词,向来以我行我素出了名」[17]。影射斯大林[16],故事内的奸角。
- 雪球(Snowball),琼斯被推翻后动物庄园的原始领导者之一,拿破仑的竞争对手,影射托洛茨基[16],但部分特质也可能在影射列宁。克里斯托弗·希钦斯指出:「雪球是一个包含列宁和托洛茨基两人各部分经历特质的角色,或者可以这样说,牠不能够完全反映列宁的经历特质」[18]。
- 阿尖(Squealer),一只小肥猪,拿破仑的宣传部长,善于用巧妙包装过的语言欺骗其他动物们。影射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16]。
- 小不点(Minimus),一只富有诗意的猪,在拿破仑禁止动物们再唱《英格兰之兽》后,牠另作了两首赞美诗。罗登认为牠在影射马雅可夫斯基[19]。
- 一众小猪(piglets),拿破仑的儿女,首代一出生就被灌输动物是不平等的动物。
- 小肉猪(young pigs),四只曾抗议拿破仑废除大会议和从事金钱交易的猪,不过两次皆被狗吓阻,最后成为拿破仑政权下的首批处决对象。影射在后续斗争中失败的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布哈林、李可夫[16]。
- 品客衰(Pinkeye),故事中只提及过一次的小猪,为了回应拿破仑会被暗杀的谣言,其会先尝过拿破仑的食物,以防止食物被下毒。
马
- 拳击手(Boxer),一匹忠诚善良、敬业、有力气的拉货车马,但是个性天真和容易受骗。他为动物庄园的体力劳动付出了不少。他的座右铭为「我要加倍地努力工作」及后来加上的「拿破仑永远都是对的」。后来有一次他尝试质疑拿破仑有关雪球在损害农场整体利益的说法后,随即因此受到拿破仑养的狗的袭击。不过拳师以其力量自行制服了该次袭击——这使得猪们担心自己的统治权威性受到质疑。有评论者把其跟斯达汉诺夫运动的代表人物阿列克谢·斯达汉诺夫作比较,指两者皆是勤奋和充满热情的[20]。他亦被形容为「忠实而又强大」[21];他相信所有问题皆能通过加倍地工作来解决[22]。当拳击手受伤时,拿破仑将他卖给当地的一个屠马商,以赚取买威士忌的钱。吱嘎则编造一个谎言,以粉饰拳击手的死。
- 珂萝薇(Clover),一匹温柔,充满爱心的雌性马。十分关心拳击手的状况,因为拳击手经常过度劳累。珂萝薇学会字母表中的所有字母,但不能「把它们倂成字」。她可能看穿了拿破仑和吱嘎的狡猾计谋。
- 莫丽(Mollie),愚蠢、贪慕虚荣、物质主义者。对于革命没有兴趣,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后来逃离了动物农庄。代表俄国的资产阶级。
其他
- 摩西(Moses),乌鸦,被农场主人琼斯驯服。一开始与琼斯一同逃离农庄,后来回到农庄。经常大谈蜜糖山的美梦。象征东正教会(苏联早期曾迫害东正教,在二战中又与东正教会合作。同时「蜜糖山」则影射《圣经》所记载的乐园 )
- 班杰明(Benjamin),驴,对拿破仑的所作所为始终抱有怀疑但明哲自保,象征有独立思想对极权主义和史达林主义有所怀疑但明哲保身的左派知识分子。(乔治·奥威尔宣称本杰明是影射自己的)
- 羊群,盲目追随拿破仑,阻止反对拿破仑的声音。象征盲从政治宣传的无知民众。
- 无名犬们,蓝钟(Bluebell)和杰西(Jessie)的子女,拿破仑在动物庄园实施暴力统治的工具,象征苏联的内务人民委员部国家安全总局暴力机关和秘密警察。
人类角色
- 琼斯先生(Mr. Jones)庄园农场的旧主人,影射俄罗斯帝国最后一位沙皇尼古拉二世[23]。
- 皮尔京顿先生(Mr. Pilkington)福克斯伍德农场的主人,经常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钓鱼或打猎上,因此农场打理得非常松散,也尝试与动物庄园的拿破仑接触,影射西方民主国家(如英国的丘吉尔和美国的罗斯福)。
- 弗雷德里克先生(Mr. Frederick)平彻菲尔德农场的主人,与皮尔京顿先生关系很差,无法合作;虽然农场打理得较好,但常有他喜欢虐待动物的传闻;曾经与动物庄园达成买卖协议,后来毁约并入侵动物庄园。影射既反共又反民主的极右翼法西斯国家(二战中由德国的希特勒、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及日本的东条英机合称的轴心国三巨头,与西方民主国家即「皮尔京顿先生」关系很差、进行种族灭绝即「虐待动物的传闻」、与苏联即动物农庄达成代表德苏及日苏中立条约的「买卖协议」以及「毁约并入侵动物庄园」代表苏德战争)。
- 温普先生(Mr. Whymper)动物庄园与外界的联系人,影射西方的左派人士(如萧伯纳)。
英格兰之兽和七诫之曲
英格兰之兽是革命时所唱的歌曲,有着鼓舞人心的作用,影射了国际歌。七诫则是宪法性质的基本条律,影射了共产党宣言。七诫包括:
- 凡靠两条腿行走的,全是仇敌。
- 凡靠四条腿行走,或者长着翅膀的,全是朋友。
- 所有动物不能穿衣服。
- 所有动物不能睡床铺。
- 所有动物不能喝酒。
- 所有动物不能伤害其他动物。
- 所有动物一律平等。
故事情节对应事件和预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 乌鸦“摩西”的归来:苏联对宗教管制的放松。
- 鲍克斯的受伤与被杀:战后苏联人民生活的困难与被利用。
- 猪狗数量增长:苏联高层官员数目日益膨胀。
名言
![]() |
维基语录上的动物农庄语录 |
- 「四条腿好,两条腿坏」(Four legs good, two legs bad.)
- 「四条腿好,两条腿更好」(Four legs good, two legs better.)
- 「所有动物都是同志」(All animals are comrades.)
- 「所有动物生来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All animals are equal, but some animals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
创作及出版历程
乔治·奥威尔从1943年冬天起开始执笔撰写《动物庄园》。书成之后,他向许多家出版社一一投稿,但都遭退回,其中一家出版社还写信回应表示:「我认为以猪影射统治阶层会得罪很多人,尤其是像苏联这样难搞的政府」。后来,奥威尔找到一家小型独立出版社Secker and Warburg的老板弗雷德里克·沃伯格,对方终于愿意出版此书。于是《动物庄园》于1945年8月在英国正式出版,很快成为畅销书,初版的四千五百本在几天内销售一空[24]:41-42。
中文版
参考数据
脚注
- 奥威尔曾于1937年7月31日一篇针对《The Spanish Cockpit》的评论及于1937年7月29日《Spilling the Spanish Beans》中这样写道
- Bradbury, Malcolm, Introduction
引用
- Bynum 2012.
- 12 Things You 2015.
- Gcse English Literature.
- Meija 2002.
- Orwell 2014,第23页.
- Bowker 2013,第235页.
- Davison 2000.
- Orwell 2014,第10页.
- Animal Farm: Sixty.
- Dickstein 2007,第134页.
- Grossman & Lacayo 2005.
- Modern Library 1998.
- The Hugo Awards 1996.
- . 2019-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8).
- . ISHIMORIPRO. 2018-11-06 [2021-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1).
- Rodden 1999,第5ff页.
- Orwell 1979,第15页,chapter II.
- Hitchens 2008,第186f页.
- Rodden 1999,第11页.
- Rodden 1999,第12页.
- Sutherland 2005,第17–19页.
- Roper 1977,第11–63页.
- Fall of Mister.
- 希莉娅·蓝·强森. . 台北: 高宝国际. 2013年6月. ISBN 978-986-185-847-0.
来源
- Bynum, Hele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xiii [2019-08-06]. ISBN 978019954205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5).
- . Metro. 2015-08-17 [2018-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 . BBC. [2019-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03).
- Meija, Jay. . Literary Kicks. 2002-08-26 [2019-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6).
- Bowker, Gordon. . Little, Brown Book Group. 2013-03-14 [2019-08-06]. ISBN 978-1-4055-2805-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 Orwell, George. . Penguin Books Limited. 2014-10-30 [2019-08-06]. ISBN 978-0-14-198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6).
- Dickstein, Morris. . John Rodden (编).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133–145 [2019-08-06]. ISBN 978-0-521-67507-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6).
- . History Today. [2019-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8).
- . Modern Library. 1998 [2019-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8).
- . The Hugo Awards. 1996 [2019-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7) (美国英语).
- Rodden, John. .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99 [2012-06-09]. ISBN 978-0-313-30201-5.
- Hitchens, Christopher. . Basic Books. 2008-08-06 [2019-08-11]. ISBN 978-0-7867-2589-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6).
- . Shmoop University. [2013-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2).
- Sutherland, T. . The English Journal. 2005, 95 (1): 17–19. JSTOR 30047391.
- Roper, D. . Change. 1977, 9 (11): 11–63. JSTOR 40176954. doi:10.1080/00091383.1977.10569271.
- Bott, George. . London, Melbourne, Toronto, Singapore, Johannesburg, Hong Kong, Nairobi, Auckland, Ibadan: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1968: 13–14, 23 [1958]. ISBN 978-0-435-13675-8.
- Dag, O. . orwell.ru. 2004-12-19 [2008-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3-06).
- Davison, Peter. . England: Penguin Books. 2000 [2010-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2-12).
- doollee.com. . [2008-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07).
- Grossman, Lev; Lacayo, Richard. . TIME magazine. 2005-10-16 [2008-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13).
- Hitchens, Christopher. . Verso. 2000: 38 [2008-09-26]. ISBN 978-1-85984-786-2.
- Lowe, Christian (编). . 2006-03-10 [2008-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21).
- . CliffsNotes. [2013-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15).
- Menchhofer, Robert W. . Lorenz Educational Press. 1990: 1–8.
- Orwell, George. . March 1947 [2018-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0-24).
- Orwell, George. . England: Penguin Books. 1979 [First published by Martin Secker & Warburg 1945; published in Penguin Books 1951]. ISBN 978-0-14-000838-8.
- Orwell, George. . Bruno Tasso (translator) 1st. Italy: Oscar Mondadori: 15, 20. June 1976 [2018-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1) (意大利语). (Bernard Crick's preface quotes Orwell writing to T. S. Eliot about Cape's suggestion to find another animal than pigs to represent the Bolsheviks)
- Taylor, David John. . H. Holt. 2003: 197. ISBN 978-0-8050-7473-4.
- Wooldridge, Ian. . [2008-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6月27日).
外部链接
![]() |
维基别库上有与此文章相关的媒体或文本: |
从维基百科的姊妹计划 了解更多有关 “Animal Farm”的内容 | |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多媒体资源 |
![]() | 维基语录上的名言 |
![]() | 维基数据上的数据项 |
- 动物农庄在线阅读(繁体中文)
- 动物庄园电影Animal Farm (195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动物庄园电视Animal Farm (1999) (TV)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Animal Farm full text at eBooks@Adelaid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Animal Farm Audio Book (web archive)
- Animal Farm Book Notes from Literapedi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Excerpts from Orwell's letters to his agent concerning Animal Farm
- Literary Journal review
- Orwell's original preface to the book(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Animal Farm Revisite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by John Molyneux, International Socialism, 44 (1989)
- Animal Far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at the British 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