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鸿钧
俞鸿钧(1898年1月4日—1960年6月1日),广东新会人,曾任中华民国行政院院长,财经专家。与政学系关系密切。
俞鸿钧 | |
---|---|
![]() 俞鸿钧照片 | |
![]() | |
任期 1954年5月26日—1958年7月4日 | |
总统 | 蒋中正 |
前任 | 陈诚 |
继任 | 陈诚 |
![]() 兼代 | |
任期 1954年6月1日—1954年9月20日 | |
前任 | 俞大维 |
继任 | 蒋经国 |
![]() | |
任期 1953年4月11日—1954年6月4日 | |
前任 | 吴国桢 |
继任 | 严家淦 |
![]() | |
任期 1944年11月20日—1948年5月31日 | |
行政院院长 | 蒋中正 宋子文 张群 |
前任 | 孔祥熙 |
继任 | 王云五(行宪后) |
![]() | |
任期 1937年7月27日—1945年8月13日 | |
前任 | 吴铁城 |
继任 | 钱大钧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1898年1月4日![]() |
逝世 | 1960年6月1日![]() | (62岁)
墓地 | 台北市北投区阳明山第一公墓第一区第5排 |
国籍 | ![]() ![]() ![]() |
政党 | ![]() |
学历 | 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1919年)[1] |
经历
|
中年经历
.jpg.webp)
俞鸿钧曾担任上海市政府秘书长。1937年3月23日,行政院决议俞鸿钧代理上海市市长[3]:5389。5月10日,上海市市长俞鸿钧就上海越界筑路问题发表谈话,指责日方「枝节横生」,「漠视我主权」,并称「市府方针决不变更」[3]:5422。1937年7月27日,国民政府任命俞鸿钧为上海市市长[4],俞鸿钧发表告上海市民书称,抱镇定沉着精神,应付一切事变[3]:5523。8月9日下午5时,日本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与士兵斋藤要藏驾驶军,肆意闯入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内,为中国守卫机场之保安队开枪击毙,是为「虹桥机场事件」;晚上10时,上海市长俞鸿钧至日本总领事馆交涉,表示对事件殊深遗憾,盼日方力持镇静,尽力勿使扩大,循外交途径以谋圆满解决,日方同意交由外交途径解决[3]:5545。国民政府撤往重庆后,调任外交部政务次长、中央信托局局长、财政部长。
1947年3月13日,财政部长俞鸿钧继任四行联合总处副主席[3]:8311。1947年4月23日,国民政府准免财政部部长俞鸿钧本职;特任俞鸿钧为行政院政务委员,兼财政部部长[3]:8340。5月23日,财政部长俞鸿钧向国民参政会报告财政,谓去年预算赤字2.7亿元,原因与军费及复员救济支出过分庞大;在答复参政员质询时,称孚中、扬子公司调查报告不能公布,黄金潮案尚在审理中[3]:8360。
1948年1月3日,财政部部长俞鸿钧在国民参政会驻委例会上报告财政设施情况[3]:8482。5月21日,中央银行总裁张嘉璈辞职,俞鸿钧被任命为中央银行总裁[3]:8607。7月26日,蒋介石偕夫人赴莫干山,接见俞鸿钧等商讨财政问题,经上海返回南京[5]:55。
动员戡乱时,俞鸿钧从国库里呼出一笔经费,以箱子银元,提供蒋在溪口指挥全国军政事务之所有办公费用[6]:17。1949年1月10日,蒋介石派蒋经国「赴上海访俞鸿钧先生,希其将中央银行现金移存台湾,以策安全。」[7]:1311月16日,蒋「约见俞鸿钧席德懋二先生指示中央中国两银行外汇处理要旨」[7]:134。1月20日,特任刘攻芸为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为中央银行理事兼常务理事[8]:513。3月13日,赴溪口[7]:168。10月1日,蒋经国奉命自广州飞往香港访俞鸿钧,10月2日蒋经国即返广州[7]:250。
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俞鸿钧兼任中央银行总裁与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台湾银行董事长。1953年4月,蒋介石以俞鸿钧继吴国桢为台湾省政府主席[5]:74。俞并兼任台湾省保安司令部司令。8月,台风成灾,蒋介石特嘱咐台湾省政府主席俞鸿钧办理紧急救济[5]:74。1954年至1958年,任行政院长。
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准备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9月俞鸿钧发表严正声明,藉「自治」之名出卖新疆,系苏俄侵略阴谋,一切均属无效[5]:82。1956年7月7日,俞鸿钧主持中部横贯公路的开工典礼。
晚年
外部图片 | |
---|---|
![]() |
1957年4月,发生刘自然事件,俞鸿钧内阁请辞以示负责,获慰留。
1958年,因拒绝监察院约询案遭到弹劾。辞职后复任中央银行总裁。
俞鸿钧曾告诉蒋经国:「外行的生意决不可以做,就是内行的生意,倘使没有实权,亦不可以做。」1949年5月,蒋经国从蒋介石游普陀山,见某寺有堂名曰「云水」,遂以自况父子相依、海上漂泊,「人生就似云水」,想起前几年从事组训工作,念及俞鸿钧之言。[9]
参考文献
- . [2023-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9).
- 杨天石. . 晶报. 2013-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5) –新浪历史.
- 李新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韩信夫、姜克夫主编 (编). .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ISBN 9787101079982.
- 国民政府公报第2714号,1937年7月28日
- 陈雷等编着. . 台北: 传记文学出版社. 1978-06-01.
- 翁元. 新版. 台北: 圆神出版社. 2001.
- 蒋经国. . . 台北: 正中书局. 1988.
- 吕芳上总策画,朱文原、周美华、叶惠芬、高素兰、陈曼华、欧素瑛编辑撰稿. . 台北: 国史馆. 2012. ISBN 978-986-03-3586-6.
- 「深感这几句话,太深刻而有意义了。其实不但做生意如此,即做事亦何尝不是如此」见蒋经国:〈五月反省录〉,1949年5月,《蒋经国家书》第四册,台北:「国史馆」藏
- 文化部国家文化数据库-公祭故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先生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俞鸿钧 |
前任: 孔祥熙 |
中央银行总裁(首次) 1945年—1946年 |
继任: 贝祖贻 |
前任: 张嘉璈 |
中央银行总裁(再次) 1948年—1949年 |
继任: 刘攻芸 |
前任: 徐堪 |
中央银行总裁(三次) 1950年1月26日—1960年6月1日 |
继任: 徐柏园 |
![]() | ||
---|---|---|
![]() | ||
前任: 吴国桢 |
台湾省主席 第四任 1953年4月17日—1954年6月7日 | 继任: 严家淦 |
行政院 | ||
前任: 陈诚 |
行政院院长 第五任 1954年6月1日—1958年7月15日 | 继任: 陈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