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
佳木斯市简称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中国最东边的地级行政区。市境南界双鸭山市、七台河市,西接哈尔滨市、伊春市,西北隔松花江与鹤岗市接壤,东北隔黑龙江俄罗斯犹太自治州比罗比詹毗邻,东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伯力相望。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地势低平,多沼泽,松花江贯穿市区。市人民政府驻前进区。
| 佳木斯市 佳 | |
|---|---|
| 地级市 | |
|       | |
|  佳木斯市在黑龙江省的地理位置 | |
| 坐标: 46°48′00″N 130°19′05″E | |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 省 | 黑龙江省 | 
| 设立 | 1983年10月8日 | 
| 语源 | 满语意为“驿丞”[1]或“巫师祈祷之处” | 
| 政府驻地 | 前进区 | 
| 下级行政区 | 4市辖区、3县级市、3县 | 
| 政府 | |
| • 市委书记 | 王秋实 | 
| • 人大常委会主任 | 刘臣 | 
| • 市长 | 丛丽(女) | 
| • 政协主席 | 王志鹏 | 
| 面积 | |
| • 地级市 | 32,470 平方公里(12,540 平方英里) | 
| • 市区 | 1,904 平方公里(735 平方英里) | 
| 面积排名 | 全省第8位(占全黑龙江省7.18%) | 
| 最高海拔 | 852.7 公尺(2,797.6 英尺) | 
| 人口(2022户籍人口) | |
| • 地级市 | 225.6万人 | 
| • 排名 | 全省第6位(占全黑龙江省6.44%) | 
| • 密度 | 73.2人/平方公里(190人/平方英里) | 
| • 市区(2015户籍) | 77.63万人 | 
| 时区 | 北京时间(UTC+8) | 
| 邮政编码 | 154000 | 
| 电话区号 | 454 | 
| 车辆号牌 | 黑D | 
| 气候 | 中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 
| • 年均温 | 3.6 ℃ | 
| • 年降水 | 516.5毫米 | 
| 行政区划代码 | 230800 | 
| (2015) | ¥860.7亿(全省第6位,占全黑龙江省5.48%) 138.19亿美元(汇率) | 
| • 人均 | ¥35,944(全省第4位) 5,771美元(汇率) | 
| 网站 | 佳木斯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 
| 市象征 | |
| 动物 | 东方白鹳(市鸟) | 
| 花 | 杏花 | 
| 树 | 杏树 | 
| 本表面积、人口、经济数据参考《黑龙江统计年鉴-2016》 | |
佳木斯市是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中心。2006年佳木斯市获得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年度中国最佳生态环境魅力城市”称号。是中国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1],被称为“东方第一城”。
市名
    
佳木斯(满语:,穆麟德转写:Giyamusi)之称起源于何时,没有确切记载。
清朝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康熙皇舆全览图》上,今佳木斯地区上被与写作「甲母克寺噶珊」。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出版的《盛京、吉林、黑龙江标注战绩图》上,以满汉文本称「嘉木寺屯」。按满语解释,佳木斯为驿丞,噶珊为村,所以佳木斯为「驿丞村」或「站官屯。」[1]
此外,或说「佳木斯」为赫哲语,意为「骨头」或「尸体」;或说意为“”。
历史
    
据史书记载,佳木斯是松花江通往黑龙江江口的古驿道,这里生活着满族的先祖肃慎,以后又称挹类人。
周朝属肃慎地。两汉、晋代属挹娄。南北朝时期属勿吉地。隋朝、唐朝属靺鞨。辽代属女真五大部族地,称五国部。金代置胡里改路,治今依兰县。元朝至元中析开元路置水达达路。明永乐七年(1409年)置奴儿干都司[2]。
清雍正七年(1729年)设三姓副都统,治今依兰县,隶属吉林将军。光绪十四年(1888年)于今市区罝东兴镇。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置依兰府,今市境属之。宣统二年(1910年)设桦川县,驻东兴镇[2]。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桦川县迁至悦来镇。1930年,东兴镇与佳木斯屯合并为佳木斯镇,属桦川县。伪满时期于1934年设立三江省,省政府驻佳木斯,桦川县迁驻佳木斯镇。1937年正式设立佳木斯市,属三江省。佳木斯成为省、市署驻地[2],东北十大新都市之一。
1945年8月,八月风暴行动开始。8月17日,苏军远东第2方面军第15集团军部队占领佳木斯市[3]:27。1945年10月下旬,中共政权在佳木斯市成立三江地区行政公署。11月撤销三江地区,新设合江省[2]。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成为中共政权对抗国民政府的后方根据地,称之为“东北的小延安”[1]。
1947年,国民政府公布《东北新省区方案》,设合江省,省会驻佳木斯市。1949年,中共政权撤销合江省,并入松江省[2]。1954年8月,松江省并入黑龙江省,佳木斯为省辖市。
1984年12月15日,中国国务院批准国函[1984]178号,撤销合江地区,其所属桦南、集贤、宝清、富锦、依兰、汤原、桦川、萝北、绥滨、饶河、同江、抚远、友谊13县划归佳木斯市[4],地市合并。
1987年,撤销同江县,改设同江市;将集贤县划归双鸭山市;将萝北、绥滨两县划归鹤岗市。1988年,撤销富锦县,改设富锦市。1991年,将宝清、友谊两县划归双鸭山市;将依兰县划归哈尔滨市。1993年将饶河县划归双鸭山市。2006年7月,撤销永红区,并入佳木斯市郊区。2016年1月,撤销抚远县,设立抚远市[2]。
地理
    
佳木斯市东邻双鸭山市,南接牡丹江、七台河、鸡西市,西依哈尔滨、伊春市,北邻鹤岗市。
佳木斯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严长干燥,春季大风易旱,夏季温热多雨,秋凉爽。1月平均气温−18.5℃,7月平均气温22.5℃。全年均温3.62℃,降水一般在500毫米以上。3月底土壤开始解冻,11月中旬大地开始封冻。无霜期为130天。
| 佳木斯市气象数据(1971年至2000年) |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 历史最高温 °C(°F) | 1.8 (35.2) | 9.8 (49.6) | 20.2 (68.4) | 29.2 (84.6) | 33.5 (92.3) | 35.4 (95.7) | 38.8 (101.8) | 35.8 (96.4) | 30.8 (87.4) | 26.1 (79.0) | 15.1 (59.2) | 5.0 (41.0) | 38.8 (101.8) | 
| 平均高温 °C(°F) | −12.7 (9.1) | −7.3 (18.9) | 1.5 (34.7) | 12.7 (54.9) | 20.4 (68.7) | 25.0 (77.0) | 27.6 (81.7) | 25.8 (78.4) | 20.1 (68.2) | 11.2 (52.2) | −0.8 (30.6) | −10.5 (13.1) | 9.4 (49.0) | 
| 日均气温 °C(°F) | −18.5 (−1.3) | −13.9 (7.0) | −4.3 (24.3) | 6.2 (43.2) | 13.9 (57.0) | 19.3 (66.7) | 22.5 (72.5) | 20.5 (68.9) | 14.0 (57.2) | 5.3 (41.5) | −6.0 (21.2) | −15.6 (3.9) | 3.6 (38.5) | 
| 平均低温 °C(°F) | −24.0 (−11.2) | −20.2 (−4.4) | −10.7 (12.7) | −0.2 (31.6) | 7.2 (45.0) | 13.9 (57.0) | 17.7 (63.9) | 15.8 (60.4) | 8.3 (46.9) | −0.2 (31.6) | −10.8 (12.6) | −20.4 (−4.7) | −2.0 (28.5) | 
| 历史最低温 °C(°F) | −39.5 (−39.1) | −35.2 (−31.4) | −35.2 (−31.4) | −11.9 (10.6) | −6.0 (21.2) | 3.8 (38.8) | 8.7 (47.7) | 5.4 (41.7) | −3.2 (26.2) | −17.0 (1.4) | −28.4 (−19.1) | −34.5 (−30.1) | −39.5 (−39.1) | 
| 平均降水量 mm() | 3.7 (0.15) | 5.0 (0.20) | 9.4 (0.37) | 21.1 (0.83) | 46.3 (1.82) | 91.4 (3.60) | 104.0 (4.09) | 122.2 (4.81) | 61.4 (2.42) | 33.6 (1.32) | 10.0 (0.39) | 8.4 (0.33) | 516.5 (20.33) | 
| 平均降水天数(≥ 0.1 mm) | 5.8 | 5.1 | 5.7 | 7.7 | 11.3 | 13.4 | 12.7 | 13.8 | 11.1 | 8.7 | 5.8 | 7.2 | 108.3 | 
| 来源:中国天气网 | |||||||||||||
政治
    
    现任领导
    
| 机构 |  中国共产党 佳木斯市委员会 | .svg.png.webp) 佳木斯市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 .svg.png.webp)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佳木斯市委员会 | 
|---|---|---|---|---|
| 职务 | 书记 | 主任 | 市长 | 主席 | 
| 姓名 | 丛丽(女)[5] | 宫秀丽[6] | 王铁[7] | 高志军[8] | 
| 民族 | 汉族 | 汉族 | 汉族 | 汉族 | 
| 籍贯 | 黑龙江省伊春市 |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 | 山东省肥城市 | 黑龙江省勃利县 | 
| 出生日期 | 1970年7月(53岁) | 1966年9月(57岁) | 1975年10月(48岁) | 1966年2月(58岁) | 
| 就任日期 | 2023年3月 | 2022年1月 | 2023年4月 | 2022年1月 | 
行政区划
    
此外,随着中俄国界东段界桩确定,抚远三角洲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于2008年10月设立,为佳木斯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对黑瞎子岛171平方公里领土行使行政和民事管辖权,对抚远三角洲开发建设实行统一管理。
| 佳木斯市行政区划图 | ||||||||||
|---|---|---|---|---|---|---|---|---|---|---|
| 区划代码[9] | 区划名称 | 汉语拼音 | 面积[注 1][10] (平方公里) | 常住人口[注 2][11] (2020年普查) | 政府驻地 | 邮政编码 | 乡级行政区划[12]、 | |||
| 街道 办事处 | 镇 | 乡 | 其中: 民族乡 | |||||||
| 230800 | 佳木斯市 | 32,463.81 | 2,156,505 | 前进区 | 154000 | 20 | 46 | 29 | 4 | |
| 230803 | 向阳区 | 41.45 | 295,017 | 桥南街道 | 154000 | 5 | ||||
| 230804 | 前进区 | 16.00 | 180,893 | 永安街道 | 154000 | 4 | ||||
| 230805 | 东风区 | 142.60 | 121,305 | 建国街道 | 154000 | 5 | 1 | 1 | ||
| 230811 | 郊区 | 1,703.57 | 265,340 | 友谊街道 | 154000 | 4 | 7 | 4 | ||
| 230822 | 桦南县 | 4,417.98 | 286,855 | 桦南镇 | 154400 | 7 | 5 | |||
| 230826 | 桦川县 | 2,228.11 | 145,876 | 悦来镇 | 154300 | 5 | 4 | 1 | ||
| 230828 | 汤原县 | 3,419.92 | 173,688 | 汤原镇 | 154700 | 4 | 6 | 1 | ||
| 230881 | 同江市 | 6,229.04 | 176,112 | 同江镇 | 156400 | 6 | 4 | 2 | ||
| 230882 | 富锦市 | 8,224.22 | 414,090 | 城西街道 | 156100 | 2 | 11 | |||
| 230883 | 抚远市 | 6,040.91 | 97,329 | 抚远镇 | 156500 | 5 | 5 | |||
人口
    
2022年佳木斯市户籍总人口为225.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3万人。[13]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2,156,505人[14]。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552,097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395,592人,下降15.5%,年平均增长率为-1.67%。其中,男性人口为1,079,952人,占总人口的50.08%;女性人口为1,076,553人,占总人口的49.9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0.32。0-14岁的人口为228,293人,占总人口的10.59%;15-59岁的人口为1,426,896人,占总人口的66.17%;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501,316人,占总人口的23.25%,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36,148人,占总人口的15.59%。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405,396人,占总人口的65.17%;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751,109人,占总人口的34.83%。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098,374人,占97.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58,131人,占2.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386,492人,下降15.55%,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6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9,100人,下降13.54%,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6个百分点。其中,满族人口减少4,542人,下降13.97%,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2个百分点;朝鲜族人口减少6,093人,下降24.5%,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1个百分点;回族人口减少394人,下降9.51%,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1个百分点;蒙古族人口增加606人,增长24.93%,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5个百分点;赫哲族人口增加321人,增长13.97%,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3个百分点。
| 民族名称 | 汉族 | 满族 | 朝鲜族 | 回族 | 蒙古族 | 赫哲族 | 达斡尔族 | 土家族 | 苗族 | 壮族 | 其他民族 | 
|---|---|---|---|---|---|---|---|---|---|---|---|
| 人口数 | 2,098,374 | 27,966 | 18,781 | 3,749 | 3,037 | 2,619 | 238 | 212 | 209 | 191 | 1,129 | 
| 占总人口比例(%) | 97.30 | 1.30 | 0.87 | 0.17 | 0.14 | 0.12 | 0.01 | 0.01 | 0.01 | 0.01 | 0.05 | 
| 占少数民族人口比例(%) | - | 48.11 | 32.31 | 6.45 | 5.22 | 4.51 | 0.41 | 0.36 | 0.36 | 0.33 | 1.94 | 
交通
    
佳木斯市交通便利,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较为发达,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交通枢纽。
民航
    
国际航线
    
| 航空公司 | 目的地 | 
|---|---|
|  济州航空 | 首尔-仁川 | 
公交
    
| 线路编码 | 始发站 | 终点站 | 
|---|---|---|
| 1路 | 亚麻厂 | 新玛特 | 
| 2路 | 珍珠岩厂 | 万达广场 | 
| 3路 | 火车站南广场 | 水岸万家 | 
| 4路 | 烟草中心 | 传染病医院 | 
| 5路 | 长安桥 | 佳南医院 | 
| 长安桥 | 佳南农场 | |
| 6路 | 外滩公园 | 四丰小镇 | 
| 7路 | 社会福利大厦 | 发电厂 | 
| 社会福利大厦 | 军港 | |
| 8路 | 火车站北广场 | 宏大医院 | 
| 9路 | 外滩公园 | 东兴城公园 | 
| 外滩公园 | 乌苏里江药业东门 | |
| 10路 | 珍珠岩厂 | 万达广场 | 
| 11路 | 第二中学 | 万兴华城 | 
| 12路 | 康居嘉园 | 康居嘉园 | 
| 13路 | 长安桥 | 东兴城公园 | 
| 14路 | 锅炉厂 | 百隆商场 | 
| 15路 | 新丰村 | 长青楼 | 
| 16路 | 百货大楼西门 | 东兴城公园 | 
| 18路 | 火车站北广场 | 栋梁街口 | 
| 19路 | 佳西客运站 | 铁路二小区北门 | 
| 新丰村 | 铁路二小区北门 | |
| 20路 | 第四中学 | 宏伟街口 | 
| 21路 | 百货大楼西门 | 铁路钢厂 | 
| 22路 | 外滩公园 | 新丰村 | 
| 23路 | 康居嘉园 | 政务服务中心 | 
| 28路 | 第十六小学 | 知青广场 | 
| 29路 | 金港湾 | 万达广场 | 
| 30路 | 我的家 | 沿江乡 | 
| 31路 | 第四中学 | 社会福利大厦 | 
| 101路 | 火车站北广场 | 监理站 | 
| 102路 | 商业城 | 草帽村 | 
| 103路 | 商业城 | 民胜村 | 
名胜
    
-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 黑龙江洪河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 黑龙江八岔岛自然保护区
- 国家森林公园:
- 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
- 街津山国家森林公园
- 富锦五顶山国家森林公园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三江平原汉魏时期遗址
- 瓦里霍吞城址
- 桃温万户府故城
- 莽吉塔站故城
市区购物中心: 百货大楼, 华联商厦 万达广场 新玛特购物中心
教育
    


普通本科院校:
- 佳木斯大学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
高职(专科)院校(全国共1105所):
- 佳木斯职业学院
-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黑龙江三江美术职业学院:(在北京与哈尔滨分别设有分院)
普通高中:
- 佳木斯市第一中学(省重点高中)
佳木斯市第一中学为佳木斯市教学质量最高的高中学府,曾经在2004至2009年产生六名省状元
- 佳木斯市第二中学(省重点高中)
- 佳木斯市第十一中学(市重点高中)
- 佳木斯市农恳总局高中(现称佳木斯市实验中学)
- 佳木斯市第八中学
- 佳木斯市第七中学
- 佳木斯大学附属中学
- 佳木斯松北高中
友好城市
    
    
参考文献
    
-  王彦艳 (编). . 2006-02-22  [2024-01-10] (简体中文). 新浪网,来源:中国消费网 
- .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网站. [2024-01-10] (简体中文).
- 中共黑河市委史志研究室. . 黑龙江史志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中共黑龙江省委史志研究室、当代黑龙江研究所、黑龙江省地方志协会). 2020, (2020年6期): 20—22,27. ISSN 1004-020X. doi:10.3969/j.issn.1004-020X.2020.06.006 (简体中文).
- . 中国政府网,来源:行政区划网,《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198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编,1985年3月1版. 2007-03-23 [2024-01-10] (简体中文).
- . 中国经济网. [2023-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31).
- . 中国经济网. [2022-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2).
- . 中国经济网. [2023-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2).
- . 中国经济网. [2022-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2).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19-11 [2020-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4).
- .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
- .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 [2021-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8).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8年10月. ISBN 978-7-5087-5594-6.
- . m.gotohui.com. [2023-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31).
- 佳木斯市统计局、佳木斯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 [2023-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3).
- 黑龙江省统计局、黑龙江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
- .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7).
- .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7).
- .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7).
- .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7).
- .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7).


.svg.png.webp)
.svg.png.webp)
.svg.png.web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