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
于丹(1965年6月28日—),北京人,祖籍浙江余姚,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系主任、硕士生导师。曾就读于北京四中,本科就读于北京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现北京联合大学),硕士博士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现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视协高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视协理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国中央电视台研究处客座研究员、中国新闻研究会、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持人研究会、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法制节目委员会常务评委、澳大利亚新闻集团首席顾问。现任北京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并在北京师范大学广播学院电视学研究生班固定授课。其父为中华书局副总经理于廉。[1]
于丹 | |
---|---|
出生 | 北京市 | 1965年6月28日
居住地 | 北京市 |
国籍 | ![]() |
籍贯 | 浙江余姚 |
民族 | 汉族 |
语言 | 汉语、英语 |
教育程度 | 硕士 |
母校 | 北京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本科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 |
职业 | 学者、教授 |
活跃时期 | 1995年至今 |
机构 |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
研究领域 | 中华文化、大众传媒 |
知名作品 | 《于丹论语心得》 《于丹庄子心得》 《游园惊梦》 |
父母 | 父亲于廉 |
2009年,〈于丹《论语》心得〉入选中国图书商报社和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联合主办评选的“新中国6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600本书”[2]。
生平
1988年开始从事影视创作及研究工作,曾担任大型专题片撰稿人,包括:
- 《在共和国史册上》(中央电视台,1989年)
- 《太阳照常升起》(中央电视台,1992年)
- 《香港沧桑》(中央电视台,1996年,获得1997年中国电视专题片优秀奖)
1990年以来,为中央电视台担任撰稿人,曾获1994年、1996年星光奖最佳撰稿奖,栏目包括:
- 《正大综艺》
- 《中国报道》
- 《环球》
1999年以来,担任中央电视台栏目策划,栏目包括:
- 《东方时空》
- 《社会经纬》
- 《今日说法》
- 《精品赏析》
- 《电视你我他》
- 《新闻调查》
- 《对话》
- 《艺术人生》
同时担任中央电视台《城市之间》栏目策划、导演,中央电视台教科文频道策划顾问,光线传播中心《中国娱乐报导》栏目总策划。并担任1993年中央电视台青少部春节晚会《红红火火迎大年》的策划人与撰稿人。
曾先后为辽宁、河北、浙江、安徽、贵州、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山东等20多家省级电视台及为青岛、大连、沈阳、长沙、武汉等20多家市级电视台进行业务培训。
2012年11月17日晚,北京大学剧院邀请昆曲大师张洵澎、岳美缇、汪世瑜、张继青、石小梅、王芳演唱昆曲,主办方皇家粮仓负责人王翔邀请于丹作总结,一度传出议论风波。[3][4]事后根据当时在场的艺术家、观众以及主办方的采访报道,证实并未发生恶言轰下事件,于丹也发微博表示:请不要误会北大学子。
学术成就
1995年开始从事影视教学与研究工作,曾获1996年度北京市优秀教学奖,2000年度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第一名,2001年度中国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曾在《中国社会科学》、《现代传播》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
作品
- . 北京市: 中华书局. ISBN 9787802192263 (中文(中国大陆)).
议论
由于于丹所讲解都使用白话文,且语言活灵活现,使以前许多没有直接接触《论语》、《庄子》的人从中受益。当代哲学家李泽厚也在采访中说:“于丹是精英和平民之间的桥梁”,[5]对于普及儒家文化有较大贡献。
正由于于丹讲述自己的心得,导致其演讲中加入了许多个人的感受和体会,其中一些被学者认为是过于牵强附会。
于丹在2006年十一长假期间在《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自己对于《论语》的诠释,大受好评。不过,于丹的讲解也引发不少争议,多人认为她的讲解错漏百出[6]。
2007年春节,于丹又从年初一到年初十连讲10天的《〈庄子〉心得》;同年十一黄金周,于丹又连讲7天的《游园惊梦·昆曲之美》[7]。
2007年3月2日,天涯论坛出现了一篇题为《我们为什么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的帖子,发起人为中山大学博士徐晋如,文中言辞激烈,甚至要求于丹从《百家讲坛》中下课,并向电视观众道歉。在帖子的结尾,包括中山大学博士生刘根勤、清华大学博士生王晓峰、暨南大学博士生周韬、中山大学副教授朱崇科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杨旸等人联署,联名表态称“要将于丹抵制到底”。
2008春节,于丹卷土重来,以孝敬、智能、诚信、学习、治世等方面为题,在《百家讲坛》上再讲《论语》。
参考资料
- . [2009-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 华东交通大学图书馆. [2023-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9).
- . 搜狐网. [2012年1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6月12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 法广中文网. [2012-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2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 YNET.com北青网. [2020-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7). Archive.is的存盘,存档日期2012-07-07
- . culture.people.com.cn. [2020-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参见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
- . 网易. [2007年].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 凤凰网. [2012-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 凤凰网 娱乐. 2013年11月18日 [2014-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 腾讯网. [2014-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