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critic
Metacritic是一个专门收集对于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专辑、游戏的评论的网站,网站会集成每个评价的分数再做出一个总评分作为这个项目的评分,在项目的多项短评中,从最好的分数到最坏的分数由下排列,最好的评价分数是绿色到最低的评价分数的黄色、红色排列。
![]() | |
网站类型 | 评分/评论 |
---|---|
持有者 | Fandom |
创始人 | 杰森·迪茨(Jason Dietz), 马克·道尔(Marc Doyle),朱莉·罗伯特(Julie Roberts) |
网址 | www |
商业性质 | 是 |
推出时间 | 2001年1月 |
现状 | 在线 |
Metacritic 的评分将每条评论转化为一个百分比,无论是从数字上得出的分数,还是网站从定性评论中主观决定的内容。在进行分数平均计算之前,分数会根据评论家的名气、地位和评论数量进行加权。该网站因聚合网站的卓越表现而荣获两项韦比奖。受批评的部份主要集中在评估系统、对不包括评级的评论的评分分配、涉嫌第三方试图影响评分以及缺乏员工对用户评论的监督。
评分架构
网站集成评论家的评分段表如下:
分数指征 | 电子游戏 | 影视音乐 | |
---|---|---|---|
普遍赞誉 | 90–100 | 81–100 | |
正面评论为主 | 75–89 | 61–80 | |
褒贬不一或中庸 | 50–74 | 40–60 | |
负面评论为主 | 20–49 | 20–39 | |
压倒式差评 | 0–19 |
此外,网站也提供注册用户对作品进行评比的功能,用户评分采用10分制(最低0分,最高10分),分成三个评分等级,平均分数最高算至小数点后一位。其中低于4分代表差评,4分至6分代表褒贬不一或中等评价,7分至10分代表好评。
历史
Metacritic由马克·道尔(Marc Doyle)、朱莉·道尔·罗伯茨(Julie Doyle Roberts)和詹森·迪茨(Jason Dietz)花费两年时间创建,2001年1月上线[2]。2005年被CNET收购,而现在它与CNET均位于CBS公司旗下[3]。2010年8月网站改版[4][5]。2020年,CNET被出售给Red Ventures。2022年10月,包括Metacritic在内的网站被Red Ventures出售给Fandom。[6]
2018年6月,网站增设「必看电影佳作(Must-See)」评比系统,凡是平均评比分数达81分以上、而且至少有15篇以上专业评论的电影,都会获得一枚「Must-See」的徽章标记[7]。同年9月18日,网站仿照「必看电影佳作(Must-See)」评比系统,添加针对游戏评比的「必玩游戏佳作(Must-play)」,凡是获得90分以上、至少有15篇专业评论的电子游戏,便可以获得「Must-play」的徽章标记[8][9]。
作品排行榜
电影节作品与电影获奖排行榜
网站会在该年的特定影展(例如TIFF、特柳赖德影展、威尼斯影展、坎城影展等)落幕后,依照参展作品获得奖项、网站专业评论针对作品给予的平均加权分数高低,整理出该年的影展作品排行榜[10]。此外也会不定期整理曾经在指定影展或特定奖项获奖的历年作品排行榜。
年度佳作(差作)排行榜
电影评比方面,Metacritic会在年底总结该年度发行的电影,列出年度佳片排行榜。至少一个美国影院或直接通过串流媒体或 VOD/数字服务发行的所有电影都有资格入选,必须包含7条以上专业影评家评论,不包括短片和再版,任何作为电视迷你剧放映的八小时电影也不包括在内。网站依照视频发行年分(依美国发行时间为准)、媒体综评的加权分数和专业评论数量,评选出该网站的年度佳片[11]。相对的,Metacritic也会依照相同的评鉴方式,整理出年度分数最低的差片排行榜[12]。
电视影集、音乐专辑、游戏也会在年底总结发行的作品,按照媒体和评论家给予的加权平均评分和专业评论数量,整理出年度佳作与差作的排行榜。
Metacritic还设有「十大佳作排行榜(Film Critic Top Ten Lists)」,评比范围包含电影、电视影集、音乐专辑,统计各大影评家和媒体刊物每年公布的年终前十大佳作榜单。发布新列表时,整汇统计名单将在整个 12 月和 1 月更新。计分方式是每被一个影评家和媒体刊物列为年度第1名便获得3分、列为年度第2名获得2分、排名第3至第10或被列入10个或更少标题的未排名列表中得1分、被包含在 11-20 个标题的未排名列表中得0.5分,但若是评论家排名超过标准的10部作品,网站将不包括排名第 11 或更差的作品。最终将所得分数加总,计算出被列名前十大佳作的积分排行榜,同时列出各个参与的影评家和媒体刊物佳片清单[13]。但由于网站同时收录了一些外国出版物的排行榜,加着美国和海外发行日期的不同,造成一些排进榜单的作品可能会与上一年的列表重复。
用户评分排行榜
该排行榜依据网站用户对指定作品的平均评分高低,整理出作品的排行榜。依照查找范围区分,可分成最近90天内或不限作品发行时间。
其他
Metacritic除了发布影视、音乐、游戏作品的年度评分排行榜以外,也会整理出相关作品的最新发行消息。网站还提供用户查找不限年份、依据作品类型分类的评分排行榜。
IMDb网站显示的电影数据,也会附上Metacritic上的评分与评论链接。
回响
Metacritic 收到了来自网站评论家、评论员和专栏作家的褒贬不一的评论。对其功效进行了分析,结论发现它普遍有用[14]或不可靠且有偏见[15]。该网站在 2010 年和 2015 年获得了两项年度韦比奖,以表彰其在“指南/评级/评论”类别中的卓越表现[16][17]。
Metacritic 受诟病的部分,在于将所有评分系统转换为单一的基于百分比的量化等级,例如将「A」级评等同100分、「B−」级评等同67分、「F」级评等同零分[18]。电子游戏网站Game Revolution前编辑乔·多德森(Joe Dodson)批评Metacritic和类似评论网站将评论转化为他认为太低的分数[19],杰克·道尔则出面为评分系统辩护,认为每个量表都应直接转换为网站的评分,最低分是 0 分,最高分是 100 分[18]。更进一步的批评是针对该网站拒绝公布其如何汇总分数的做法[20]。杰克·道尔称道,出版商经常试图说服他排除他们认为不公平的评论,但是杰克·道尔表示,一旦某一出版品被收录,他就拒绝忽略任何评论[19]。例如《华盛顿邮报》曾对《秘境探险4:盗贼末路》发表相关评论,该篇评论被Metacritic 转换为 40/100的分数,同时是针对该游戏的唯一负面评论[21],也有不认同评论的读者向Metacritic请求删除「文章」作为可信来源。[22]
各项高分
电影
满分(100/100)
电子游戏
- 萨尔达传说 时之笛 (N64)(99/100)[31]
- 托尼·霍克职业滑板2 (PS)(98/100)[32]
- 侠盗猎车手IV (PS3、Xbox 360)(98/100)[33][34]
- 灵魂能力 (DC)(98/100)[35]
- 萨尔达传说 旷野之息 (Switch)(97/100)[36]
- 银河战士Prime(NGC)(97/100)[37]
- 超级马里奥 银河 (Wii) (97/100)[38]
- 超级马里奥 银河2 (Wii)(97/100)[39]
- 超级马里奥 奥德赛 (Switch)(97/100)[40]
- 最后一战:战斗进化(Xbox) (97/100)[41]
- 侠盗猎车手V (Xbox One、PS3、Xbox 360、PS4)(97/100)[42][43][44][45]
- 碧血狂杀2(Xbox One、PS4)(97/100)[46][47]
- 艾尔登法环(XSX/S、PS5)(96/100)[48][49]
- 橙盒*(Valve游戏合集)(Xbox 360)(96/100)[50]
- 战栗时空2(96/100)[51]
- 战栗时空(96/100)[52]
- 《发送门:经典合辑》[53]
- 发送门2(95/100)[54]
- 最后一战2(Xbox 360)(95/100)[55]
- 质量效应2(Xbox 360)(96/100)[56]
- 生化奇兵(Xbox 360)(96/100)[57]
- 生化危机4(NGC)(96/100)[58]
- 黄金眼007(N64)(96/100)[59]
- 海市蜃楼之馆 (任天堂Switch)(96/100)[60]
- 碧血狂杀(Xbox 360、PS3)(95/100)[61][62]
- 战神4(95/100)
- 战神:诸神黄昏(94/100)[63]
- 发送门(90/100)
- 绝地要塞2(92/100)
- 当个创世神(93/100)
- 秘境探险4:盗贼末路(93/100)
- 上古卷轴IV:遗忘之都(94/100)
- 上古卷轴V:无界天际(94/100)
- 终极动员令(94/100)
- 柏德之门II:安姆疑云(95/100)
- 柏德之门(91/100)
- 暗黑破坏神(94/100)
- 星际争霸II:自由之翼(94/100)
- 魔兽争霸III:混沌之治(92/100)
- 世纪帝国II:帝王世纪(92/100)
- 侠盗猎车手III(93/100)
- 侠盗猎车手:圣安地列斯(93/100)
- 摇滚史密斯2014(91/100)
- 最后生还者(95/100)
- 最后生还者 第II章(94/100)[64]
- 血源诅咒 (92/100)
- Undertale (94/100)
- 只狼:暗影双死 (92/100)
- 秘境探险2:盗亦有道(96/100)
- 秘境探险3:德瑞克的骗局(92/100)
参考文献
- . Metacritic. [2012-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8).
- "Metacritic: The Histor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Metacritic.com
- . [2011-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7).
- . Metacritic. CBS Corporation. 2010 [2011-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17).
- . Metacritic. CBS Corporation. 2010 [2011-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17).
- Giant Bomb, GameSpot, Metacritic And More Sold To Fan Wiki Compan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Kotaku.2022-10-03.[2022-10-04].
- .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June 11, 2018 [October 16,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October 18, 2018).
- Leonard, Matt. . Game Revolution. September 12, 2018 [September 9,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February 27, 2020).
- .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September 12, 2018 [April 24,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September 14, 2018).
- .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2022-09-18 [2022-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5).
- .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2022-01-05 [2022-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3).
- .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2021-12-29 [2021-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6).
- .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2021-12-27 [2021-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8).
- Grubb, Jeff. . VentureBeat. August 7, 2013 [September 7,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February 26, 2020).
- Spector, Warren. . GamesIndustry.biz. May 13, 2013 [September 7,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January 30, 2020).
- .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Digital Arts and Sciences. 2010 [September 6,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February 26, 2020).
- .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Digital Arts and Sciences. 2015 [September 6,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January 1, 2020).
- Doyle, Marc. . The Guardian (访谈). January 17, 2008 [February 15,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October 6, 2014). 已忽略未知参数
|interviewer-last=
(帮助); 已忽略未知参数|interviewer-first=
(帮助) - Wingfield, Nick.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September 20, 2007 [February 15,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February 15, 2015).
- .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August 6,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August 13, 2018).
- Schreier, Jason. . Kotaku. May 16, 2016 [May 16,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May 16, 2016).
- , [2018-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 , [2018-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 , [2018-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 , [2018-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 , [2018-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 , [2018-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9)
- , [2018-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 , [2018-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05)
- . Metacritic. [2018-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21).
- . Metacritic. [2018-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 . Metacritic. [2018-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6).
- . Metacritic. [2018-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4).
- . Metacritic. [2018-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6).
- . Metacritic. [2018-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3).
- . Metacritic. [2018-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21).
- . Metacritic. [2018-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6).
- . Metacritic. [2018-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6).
- . Metacritic. [2018-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6).
- . Metacritic. [2018-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 . Metacritic. [2018-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0).
- . Metacritic. [2018-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1).
- . Metacritic. [2018-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7).
- . Metacritic. [2018-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9).
- . Metacritic. [2018-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0).
- . Metacritic. [2018-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8).
- . Metacritic. [2022-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3).
- . Metacritic. [2022-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3).
- . Metacritic. [2018-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09).
- . Metacritic. [2018-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6).
- . Metacritic. [2018-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6).
- . Metacritic. [2022-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8.
- . Metacritic. [2018-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0).
- . Metacritic. [2018-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 . Metacritic. [2018-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5).
- . Metacritic. [2018-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19).
- . Metacritic. [2018-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 . Metacritic. [2018-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 . Metacritic. [2021-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1) (英语).
- . Metacritic. [2018-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 . Metacritic. [2018-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 . Metacritic. [2022-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7.
- . Metacritic.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