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OP粉絲
K-POP粉絲,是K-pop的歌迷,K-pop由於簡單易上口的歌詞和洗腦旋律,搭配精心設計的舞蹈,音樂感染力很強,是台灣主要的流行音樂並且成為全球風潮。
組成
K-POP歌迷絕大多數是青少年和年輕人[1][2]。外國歌迷為了追隨偶像巡演,經常會出國到韓國看演唱會。[3] 2012年,來自日本超過7,000名歌迷組成旅遊團,飛往首爾與男子組合JYJ會面;[4] 以及2011年JYJ巴塞羅那演唱會期間,來自世界各地的歌迷連夜紮營搶票。[5]
韓國文化和信息服務中心於2011年發表一項調查報告,韓流粉絲俱樂部的活躍成員,估計超過330萬人。[6]
應援文化
《華爾街日報》的一篇分析文章指出,K-POP在未來將由忠實歌迷創造更高的持久度,粉絲文化衍生出來的應援活動,已經演變成為一項有利可圖的「微型商業」。[7]
韓團在世界各地都有專屬的粉絲俱樂部,使用團體的名稱集合在一起,以及使用指定的專屬應援色。[8][9] 例如:東方神起的韓國歌迷稱為「Cassiopeia」、日本歌迷稱為「Bigeast」,應援色是「珍珠紅」;一些更受歡迎的團體會在演唱會,使用有個性化的應援道具,例如:BIGBANG的皇冠形應援棒。[10]
這些歌迷也會以公益慈善的方式,送米及其他物資表示支持,以偶像名益捐贈給有需要的窮人。[11] 據《時代雜誌》報導,在BIGBANG的一場演唱會,全球50個粉絲俱樂部捐贈12.7噸米,韓國有些企業負責提供送米應援的服務,將米從農民收購陳列在演出場館。[12] 粉絲俱樂部的另一種應援方式,是在偶像的排程期間準備大量的食物,送給偶像的後台工作人員食用,服務周圍的人以幫助偶像建立人緣,同樣有韓國餐飲公司專門為此服務。[13][14] 狂熱歌迷也會在偶像的生日、出道、回歸、巡迴、發表新歌、告別舞台、演出電視劇等特別紀念日,為喜歡的偶像送上祝賀及禮物,同時集資使用巴士、地鐵、報紙、電子屏幕等展出應援廣告,以宣傳及支持其偶像。
另一個獨特之處,是自行製作應援手幅和口號,當偶像團體在發行一首新歌時,會在現場的唱歌停頓進行聲援,穿插著呼叫偶像的名字、副歌部分提供和聲,或者在對應歌詞做出「回答」。[15]
相關術語
- (,中文俗稱為粉絲名、粉絲暱稱、粉絲基地等)
- 每個不同的粉絲俱樂部都有自己專屬的稱呼,可以增加彼此之間的歸屬感,並且作為與偶像有聯接的暱稱,可以在心理情感的層面,拉近粉絲與偶像之間的距離。[16]
- (,粉絲為自己喜歡的偶像鼓勵和支持,有各種不同的類型和方式)
- (,源自於古時候朝貢體系的詞彙,引伸指粉絲向偶像送上禮物,但是在中文仍然稱為「應援」)
- (,中文的意思是捐助、捐贈,但是在中文仍然多數被稱為「應援」)
- 粉絲以偶像的名義做出公益慈善活動,包括送米及其他物資、捐血等,促使他們這麼做的部分原因,是因為意識到粉絲送禮經常有些負面名聲,所以採取捐贈方式,向社會大眾傳達一種積極及成熟的印象。[19] 一般是發生在偶像舉辦活動期間,例如:東方神起成員鄭允浩出演《為你點餐》期間,粉絲捐米給其家鄉光州的低收入老人和兒童。[20]
流行影響
《請回答1997》是一部於2012年播映的電視劇,以韓國偶像團體H.O.T.與水晶男孩當紅的1990年代末的釜山為背景,講述沉浸在偶像組合的女高中生成詩媛和朋友們的成長日記。[21]
該劇播畢之後,H.O.T.的歌迷開始被外界暱稱為「成詩媛們」。H.O.T.隊長文熙俊看完該劇後,邀請同一世代的隊友Tony An、NRG的千明勳、水晶男孩的殷志源及g.o.d的Danny Ahn,一同出演綜藝節目《20世紀未少年》,企劃節目也獲得熱烈的反響。[22][23]
社會問題
送禮文化
流行音樂的粉絲以青少年為主要群體,有些人會為偶像送上昂貴的物品,作為私人的禮物,包括名牌服飾、手錶、鞋子等限量的时尚奢侈品,消費金額可以高達數百萬韓元。[24]
粉絲之間還會彼此攀比競爭,這種超出本身經濟負擔能力的消費模式,引起部分的強烈不滿及爭議,因此有些經紀公司已經禁止旗下的藝人,收取以私人為對象的昂貴禮物。[14][25]
影響安全秩序
有些狂熱粉絲為了近距離接觸偶像,經常會在機場等公共場合,發生推擠和追逐,甚至違規停留在限制區,影響公共安全的秩序,不僅容易發生意外事故,也會造成其他乘客的困擾。[26][27] 2013年12月23日,BIGBANG歌手勝利在結束演唱會之後,被狂熱粉絲逐車追逐而發生交通意外;[28] 2015年11月2日,EXO成員燦烈在上海被20輛汽車尾隨,並試圖在高速公路進行攔截,幾乎造成嚴重事故。[29]
這類型的粉絲被稱為「腦殘粉」(K-pop stans),是極度痴迷並瘋狂追逐偶像,而失去理智思維的群體。他們經常在網際網路互相爭吵及惡意評論,造成不必要的糾紛;以及發送垃圾郵件及洗版,向社交媒體平台惡意灌水,製造作弊的垃圾流量,並且還會霸佔社會的公共資源。[30]
另一方面,因為版權認知與文化的差異,有些粉絲也會被嚴厲指責,涉及侵犯版權、上傳偽造照片、語言粗魯、亂抛垃圾等無禮行為。
參考資料
- Herald, The Korea. . 2011-06-13 [2017-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27) (英语).
- . Metro. 2018-08-01 [2020-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6).
- Mahr, Krista. . Time. 2012-03-07 [2012-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5).
-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2-06-15 [2012-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5).
- . The Chosun Ilbo. 2011-10-13 [2012-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4).
- Mukasa, Edwina. . The Guardian (London). 2011-12-15 [2013-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8).
The result, according to a survey conducted by the Korean Culture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is that there are an estimated 460,000 Korean-wave fans across Europe, concentrated in Britain and France, with 182 Hallyu fan clubs worldwide boasting a total of 3.3m members.
- Ramstad, Evan.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3-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18).
Others handle things like publishing lyrics, translations of lyrics or spreading news about K-pop groups and stars. To get a feel for this micro-business, we asked the operators of a K-pop lyrics translation site called pop!gasa.com to provide a glimpse of their role in the Korean Wave. Our takeaway: it’s as competitive as any business.
- . seoulbeats. 2014-05-19 [2016-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5) (美国英语).
- . Kpop Lists. [2016-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3).
- . Hani.co.kr. 2011-06-13 [2012-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1) (韩语).
- . Allkpop. 2011-08-16 [2012-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17).
- Mahr, Krista. . Time. 2012-03-07 [2012-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5).
-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2-02-24 [2012-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5).
- 구교형. . 경향신문. 2016-05-09 [2021-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4) (韩语).
- . Soompi. 2012 [2012-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1).
- Michele Mendez. . Elite Daily. 2020-07-23 [2021-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0).
- 簡子喬. . ETtoday星光雲. 2016-02-11 [2018-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2).
- . Korea Star Daily. 2018-07-29 [2021-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4).
- . 서울신문. 2019-11-17 [2021-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4) (韩语).
- . The Korea Times. 2015-09-24 [2018-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3).
- . TvN. 2012-08-07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5) –YouTube.com.
- . Joy News 24. 2013-04-09 [2018-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5).()
- . TV REPORT. 2013-04-09 [2018-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4).()
- 이영민. . 머니투데이. 2017-08-31 [2021-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4) (韩语).
- . 巴士的報. 2021-01-15 [2021-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4).
- . 自由娛樂. 2015-12-04 [2021-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4).
- . 北京青年报. 2018-05-22 [2021-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1) –新华网.
- 김지연. . NEWS24. 2013-12-24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5) –Naver.com (韩语).
- . 中国日报. 2015-11-03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5).
- Logan Mahan. . InsideHook. 2020-06-24 [2021-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4).
- . Yahoo! Singapore. 2012-08-02 [2012-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30).
- . Channel NewsAsia. 2012-03-09 [2012-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1).
- . Allkpop. 2012-03-10 [2012-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3).
- . Korea JoongAnd Daily. 2012-04-13 [2012-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03).
- . koreatimes. 2016-01-28 [2016-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9).
- . TVBS經典頻道. 2012-11-02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5) –YouTube.com.
參考文獻
- Hemmeke, Katelyn. . Korea Exposé. 2017-02-20 [2018-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