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k键

Break键电脑键盘上的一个键。Break键起源于19世纪的电报。在DOS时代,Pause/Break是常用键之一,但是近年来该键的使用频率逐年减少[1]。在某些较旧的程序中,按这个键会使程序暂停,若同时按Ctrl,会使程序停止而无法运行[2][3][4][5][6]

PC上的Pause/Break

因为Break可以中断程序,所以Break键也被称为Pause键。[6]

历史

电脑键盘上的BREAK键的原型要追溯到电报业务。标准的电报键有内置的刀开关可以被用来短路按键的接触。当这个键不用时,开关保持关闭,信号可以持续发送。当稳定状态信号被中断时,它指示出两种可能之一:不是操作员中止了开始发送,就是什么别的事中断了连接--比如电报线路的物理中断。当电传打字机使用后,一个键被加入用来临时中断连接,允许工作继续。这个出现后,接收传印机将激活但不打印字符,(反复的打印一个非打印字符DEL)。打印的声音提示操作员注意。

Sinclair电脑

在Sinclair公司研发的SinclairZX80ZX81电脑,Break就等于Space。在Sinclair ZX Spectrum上,则是按Caps Shift+Space。Spectrum+和后来的电脑上,有一个专用的Caps Shift+Space,它并不触发一个中断,而是终止所有正运行的BASIC进程,或者终止磁带机上数据的加载或保存。被中断的BASIC进程通常可以用CONTINUE命令恢复运行。Sinclair QL计算机,没有BREAK键,而是将功能映射到键组合Caps Shift+Space

BBC Micro电脑

在BBC Micro电脑,Break键会使电脑暖重启冷重启则是Ctrl+ Break。如果安装了DFS ROM,⇧ Shift+Break将让电脑搜索并加载0 号驱动器中软盘上的名为!Boot 的文档。之后两种行为被后来的Acom MOS,RISC OS继承。

现代键盘

现今的个人电脑上,Pause/Break可以暂时冻结BIOS的屏幕输出,若再按任何键就会继续[5][7]Pause可以被软件用于几种不同的方式,比如在多个登录会话间切换,终止进程,或中断MODEM的连接。早期的键盘上没有Pause(在101/102键键盘出现之前)[8]Pause的功能被组合键Ctrl+NumLock代替,Break的功能被组合键Ctrl+ScrLock代替,这些组合键在大多数进程中仍可以工作,甚至是在安装有现代键盘的现代PC上。在101/102键键盘上按下Pause与先按住Ctrl,再按下NumLock,然后再以相反的次序放开它们的操作,作用是相同的。另外,一个十六进制的E1前缀也会发送出,以使101键敏感软件可以识别出这两种状况,但旧的软件通常会忽略这个前缀。Pause不同于其它所有的按键,因为它在被放开时不发送扫描码。因此,任何软件都不可能确定这个键是否被按住不放[9]

「Pause」与「Break」被一条线分开(最右边)

在现代键盘上,「Break」常被标印在「Pause」标印的下面而作为同一个按键,有时被一条线分开,或者「Pause」标印在键面的顶面,而「Break」标印在键面的前脸面。在大多数Windows环境下,按下⊞ Win+Break会弹出系统属性。[3][4][5][10]

没有Break的键盘

在较小的笔记型电脑通常都没有Pause/Break。以下的方法可以代替Break

  • Ctrl+Fn+F11Fn+BCtrl+Fn+B(部分联想笔记型电脑)。[11][12]
  • Ctrl+Fn+F11三星电脑)

以下的方法可以代替Pause

  • Fn+PCtrl+Fn+PAlt+Fn+P(在部分的联想笔记型电脑)。[12]

苹果标准键盘并没有Pause/Break,因为Mac OS X上并不需要使用。[5][13]

中断进程运行的用法

Ctrl+BreakCtrl+C组合通常都是中断控制台应用进程的一种方式,在集成开发环境中也有类似效果[14][15]。尽管通常认为这两种方式是等同的[16],但编译器和运行环境通常给它们赋予不同的信号[17]。另外,在一些内核下(例如:混杂的DOS变体),仅当Ctrl+C是缓存中唯一的键串行,并且操作系统尝试从键盘缓存中读取时,它才会被检测到[18][19]。而Ctrl+Break则立即被解译(例如通过DOS下的1BH中断)。因此,在这些操作系统中,Ctrl+Break通常是一个更有效的选择。用CONFIG.SYS文档中的BREAK=ON语句可增强这两种按键组合的敏感性。

参考来源

  1. . 人民网. 2013-06-05 [2015-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 . 微软. [2015-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8).
  3. . 王朝网络. [2015-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7).
  4. . 联想集团. [2015-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5).
  5. . [2015-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5) (英语).
  6. . [2015-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2) (英语).
  7. . «Мектеп» баспасы» ЖАҚ. 2002: 456. ISBN 5-7667-8284-5 (哈萨克语).
  8. . [2015-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6) (英语).
  9. . (PDF). IBM. 1990-10: 19 [2015-08-2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12-04) (德语). Except for the Pause key, all keys are make/break.
  10. . [2015-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5).
  11. . 2011-08-18 [2015-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06) (英语).
  12. . 2012-08-22 [2015-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06) (英语).
  13. . 2002-08-02 [2015-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1) (英语).
  14. . Msdn.microsoft.com. 2010-03-30 [2015-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3) (英语).
  15. . Msdn.microsoft.com. 2010-03-30 [2015-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3) (英语).
  16. . Encyclopedia2.thefreedictionary.com. [2015-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5) (英语).
  17. . [2015-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2) (英语).
  18. . Vim.org. [2010-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28) (英语).
  19. . Ousob.com. [2010-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英语).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