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饮食
碱性饮食(英语:Alkaline diet)也被称为碱性灰烬饮食(alkaline ash diet)、碱酸饮食(alkaline acid diet)、酸灰烬饮食(acid ash diet)、酸碱饮食(acid alkaline diet)或酸碱体质论(pH Miracle Living)是泛指一类被认为可以平衡引起体液(包括尿和血液)酸碱值变化并改善身体状况的食物。这些食物本身其实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相关性,并且时常基于一些对食物的误解。由于缺乏可信的证据支持,大多的营养师及健康专业人士并不推荐这类方法[1][2]。基于这类饮食建议食用未加工食品还是可能会产生一些健康益处,但这类益处与身体酸碱度无关[2][3]。
替代医学和伪医学 |
---|
![]() |
发展起源
碱性饮食起源于酸灰假说(acid ash hypothesis),该假说主要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有关,并认为「酸灰」是造成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但目前的科学证据并不支持这一假设[4]。这类假说衍伸出来的饮食方法并认为食物被身体消化后,会在身体内留下「灰烬」,而这些食物「灰烬」的水溶液pH值,决定了食物的酸碱性。然而,大多数生物分子只要含有钙、铁、镁、锌及钠等元素,化学上来说他们的灰烬都会是碱性的。而碱性饮食的支持者大多错误地认为这些食物的酸碱值会影响身体或体液的酸度(pH),因此希望借由饮食来调整身体pH值,并治疗或预防疾病。但由于缺乏可信的证据支持这种饮食机制,大多的营养师及健康专业人士并不推荐这类方法[1][2]。不过按照这种饮食的建议食用未加工食品还是可能会产生与身体酸碱度无关的附带健康益处[2][3]。
虽然避免食用肉类、家禽、奶酪和谷物的饮食以使尿液酸碱值更加偏向碱性(更高的pH),但是量测或预估这些饮食改变尿液酸碱值的效果相当困难,这使得药物治疗通常还是优先于饮食治疗。尿液的酸碱度是用以评估尿酸是否易溶于尿液中排出,与尿酸数值无关。在偏酸性的尿液环境下,尿酸不易排出体外并会增加肾结石的发生率[5]。痛风患者的尿液如偏酸性,发生肾结石的比例约为正常人的四倍[5]。
替代医学
碱性饮食通常由替代医学或营养补充剂的业者推广,通常是为了商业利益。这些业者主要针对非专业观众,大多在网站、杂志、直邮广告和书籍上推广[6],并主张使用这种饮食方法来治疗或预防癌症[7]、心脏病、慢性疲劳、肥胖症、过敏和其他疾病,但未有足够的医学验证去支持[8][9][10][11]。推广者并声称通过酸碱稳态机制将人类血液维持在pH 7.35到7.45之间。并将高于pH7.45称为碱中毒、低于pH7.35称为酸中毒,并认为这两种都是严重的情况。这些通过饮食对血液pH产生实质性影响来进行治疗的想法也没有得到科学研究的支持,且与人体生理学的假设违背[12]。
有人提出能借由这种饮食提升「能量」或是治疗心血管疾病,但也没有证据支持这些主张[13]。罗伯特·欧·杨在他的著作《pH值奇迹(The pH Miracle)》中主张可以使用这种饮食作为一种减肥方法。营养与饮食学会(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指出,罗伯特的饮食方法中,强调吃绿色蔬菜和运动的部分确实可能对健康产生正向帮助。然而,他的饮食方法中对于那些复杂的禁食方案和依赖营养补充剂的等作法,所创建「模糊的理论」显示其饮食方法「不是一种健康的减肥方法」[14]。也有人提出酸性饮食会导致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并可以通过碱性饮食来治疗这些疾病,同样没有证据支持这种作法[15]。
推广者
碱性饮食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国医生William Howard Hay推广的「Hay diet」,以及于1970年代由Gary A. Martin推广的医学营养疗法[17]。至于现时全世界有关碱性食物的推手包括有:
参考数据
- . 2015-03-27 [2018-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7.
- . WebMD. [2018-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6) (美国英语).
- Schwalfenberg, Gerry K.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d Public Health. 2012, 2012: 1–7. ISSN 1687-9805. PMC 3195546
. PMID 22013455. doi:10.1155/2012/727630 (英语).
- Hanley, David A.; Whiting, Susan J. . Journal of Clinical Densitometry. 2013-10, 16 (4): 420–425. ISSN 1094-6950. doi:10.1016/j.jocd.2013.08.014.
- 周韦任. . www.kingnet.com.tw. KingNet 国家网络医药. [2018-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1) (中文(台湾)).
- Fenton, Tanis R; Tough, Suzanne C; Lyon, Andrew W; Eliasziw, Misha; Hanley, David A. . Nutrition Journal. 2011-04-30, 10 (1). ISSN 1475-2891. PMC 3114717
. PMID 21529374. doi:10.1186/1475-2891-10-41 (英语).
- Kelsen, David. 2nd ed.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8. ISBN 9780781776172. OCLC 166255166.
- Vangsness, Stephanie. . Intelihealth. 2010-12-20 [2012-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7) (英语).
- Fenton TR, Tough SC, Lyon AW, Eliasziw M, Hanley DA. . Nutr J. 2011, 10: 41. PMC 3114717
. PMID 21529374. doi:10.1186/1475-2891-10-41.
- Fenton TR, Lyon AW, Eliasziw M, Tough SC, Hanley DA. . J. Bone Miner. Res. November 2009, 24 (11): 1835–40. PMID 19419322. doi:10.1359/jbmr.090515.
- Fenton TR, Lyon AW, Eliasziw M, Tough SC, Hanley DA. . Nutr J. 2009, 8: 41. PMC 2761938
. PMID 19754972. doi:10.1186/1475-2891-8-41.
- . www.quackwatch.org. [2018-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9).
- . www.cancer.ca. [2018-11-14] (英语).
- . 2017-02-25 [2018-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5.
- . 2012-08-09 [2018-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9.
- . www.aicr.org. [2018-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0) (英语).
- Barrett, Stephen. . Quackwatch. [2012-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0).
- . Science-Based Medicine. 2014-01-27 [2018-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8) (美国英语).
- . NBC 7 San Diego. [2018-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英语).
- . finance.sina.com.cn. [2018-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