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堂生(?—?),复姓高堂,字伯,鲁(治今山东曲阜)人,西汉经学家,曾传出「今文经」《仪礼》十七篇。他也是曹魏著名谏臣高堂隆的祖先。[1]
春秋齐卿高傒之后,因高傒封邑于「高堂」,故姓高堂。
秦始皇焚书后,《仪礼》失传。高堂生曾背诵出《仪礼》十六到十八篇[2],又以《礼书》十七篇授瑕邱萧奋[3],使得《仪礼》在秦始皇之后还能留传后世[4]。
唐代,高堂生配享孔子庙。宋代,被追封为莱芜伯。今墓在新泰龙廷[5]。
[在维基数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