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秀

韩秀,本名赵韫慧英语:Teresa Hanen Buczacki,1946年9月19日), 美籍华文作家。生于纽约曼哈顿,1948年至1978年间成长于中国大陆[2]

韩秀
原文名称
出生赵韫慧
1946年9月19日
 美国纽约曼哈顿
笔名韩秀
现居地华盛顿特区
职业作家
国籍 美国
民族父系白人;母系华人
文学运动回忆文学、艺术文学
配偶薄佐齐[1]
父母韩恩(父)
赵韫如(母)

生平

早期生涯

韩秀的父亲是被美国派驻中国支持抗日战争的驻外武官韩恩(Willie Hanen),母亲赵韫如则是一位演员[3];她出生于纽约曼哈顿,并在幼年被母亲托与他人带回中国,交由外婆代为照顾。[4]

韩秀因其母亲家世背景,幼时与梅兰芳老舍等文化界人士多有接触。

成长过程中,韩秀因其异于众人之外貌,经常遭受来自各方的特别眼光;在外婆鼓励下,韩秀决定用心求学,以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

后来,韩秀就读于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并在参加高考时因其家庭背景遭遇困难。

此后,韩秀因不愿违背自己的意愿,与其他遭遇类似困难的学生一同成为首批「集体插队」的试点人员,在北京市长彭真等人策划下前往山西地区农村下乡。[5]

插队下乡

1964年至67年初,韩秀在山西曲沃加入凤城公社林城大队插队落户;在这段期间,她因获得群众信任,成为大队广播员及小学教师,并在1965年当局借着「四清」推广农村「扫盲运动」时成为扫盲班教师协助推广汉语拼音。在这期间,她因与农村妇女逐渐有深入接触而开始理解到她们的生活。[5][6]

文革开始

1966年,彭真遭批斗质疑其送学生至其家乡山西插队的「一揽子计划」为阴谋。1967年,韩秀的母亲被揪斗,外祖母则被抄家;自外祖母家中抄出之物多被公开展览,其中包括韩秀父亲的种种遗物以及韩秀的出生证护照等。

为了远离批斗,韩秀前往新疆兵团参与支边建设;途中,她在大同下车转回北京探望外祖母,发现老家大院周遭多已物是人非;三日后,她再度启程前往新疆[5][7][8][9]

新疆九年

韩秀首先加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并在巴楚展开其新疆生活。此后,韩秀虽得以躲过批斗,但是,因为不愿屈服于长官的权威,她在严厉的劳动环境中逐渐陷入求生的困境之中。[10][11]

1976年2月,韩秀突然被告知母亲已被「解放」。后来,在接到发自邓小平办公室的电报后,韩秀连夜赶回北京;随后,当局归还她由美国政府发出的出生证明等个人文档。[5][12]

前往美国

中国与美国建交过程中,韩秀在美方要求保障在华美国公民权益下,获得美国驻华联系处(后为美国驻华大使馆)及美国国务院协助而得以赴美,并从此开始长住美国。[5]此后,韩秀还将其母亲接至美国生活。[7][13]

韩秀曾任教于美国国务院外交学院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14][15][16]在欧洲期间,韩秀是欧洲华文作家协会会员。2020年,她获得美国总统国家与社会贡献奖[17]

个人生活

韩秀的丈夫是美国外交官薄佐齐(),历任美国在台协会高雄分处长等职。[1][18][19]

著作

长篇小说

短篇小说集

艺术家传记

  • 《林布兰特》,台北幼狮文化,2016年[34]
  • 《塞尚》,台北幼狮文化,2016年[35]。获台湾2016年【好书大家读】第71梯次文学读物B组好书推荐。[36]
  • 《拉斐尔》,台北幼狮文化,2017年[37]。2019年元月被推选为台湾2018年【好书大家读】第75梯次好书推荐。[38]
  • 《米开朗基罗》,台北幼狮文化,2017年[39]。2018年2月被推选为台湾2017年【好书大家读】第73梯次好书推荐。[40]
  • 《巴洛克艺术第一人—卡拉瓦乔》Caravaggio:Pioneer of Baroque Art,台北三民书局,2019年[41]
  • 《神的儿子——埃尔‧格雷考》El Greco:Son of Olympus,台北三民书局,2021年[42]
  • 《德意志的上帝代言人—杜勒》Dürer:A Voice of God in Renaissance Germany,台北三民书局,2022年[43]。2023年4月22日获得【好书大家读】2022年度文学类最佳读物奖。[44]
  • 《蒙眬的恒星—李奥纳多‧达‧文西》Leonardo da Vinci:Polymath and Mystery,台北三民书局,2023年元月[45]
  • 《永远的先行者—林布兰》Rembrandt:The Ageless Pioneer,台北三民书局,2023年9月[46]

传记童书

散文集

书话

   2013年获选中华民国文化部第53次中小学生优良课外读物评选推介。

书信集

  • 《两个孩子两片天》(与张让合著) ,台北,大田出版社,2006年[64]

文林忆述

  • 《尚未尘封的过往》,台北,允晨文化,2016年[65]

论述

获奖

  • 第四届万人杰新闻文化奖(纽约)[67]
  • 第四十二届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章 (台北)[14]
  • 美国总统国家与社会贡献奖,2020年[68]

链接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参考

  1. 外交部外交年鉴编辑委员会. . 中华民国外交部. 1993: 847. ISBN 957-00-2996-X.
  2. . id.loc.gov. Library of Congress. [2017-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4).
  3. . 中国侨网. [2021-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9).
  4. . 自由亚洲电台. [2022-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1) (中文(中国大陆)).
  5. 美国之音中文网, , 2011-03-30 [2017-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5)
  6. . chinesewritersna.com. [2017-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5) (美国英语).
  7. . Apple Daily 苹果日报. [2017-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4).
  8. . 博客来. [2017-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5).
  9. 中时电子报. . 中时电子报. [2017-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5) (中文(台湾)).
  10. . 博客来. [2017-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5).
  11. . wxs.hi2net.com. [2017-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4).
  12. 美国之音中文网, , 2009-04-27 [2017-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5)
  13. . mjlsh.usc.cuhk.edu.hk. [2017-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4).
  14. . udn 读书吧. [2017-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4).
  15. cctecro, , 2010-07-13 [2017-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4)
  16. . 博客来. [2017-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5).
  17. . www.cna.com.tw. [2021-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1) (中文(台湾)).
  18. . 民间历史-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 [202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4) (中文(繁体)).
  19. . 博客来. [2017-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5).
  20. . 北美华文作家协会. [202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4) (中文(繁体)).
  21. . 香港书城. [202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1).
  22. . 大纪元. [2009-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1).
  23. . [202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31).
  24. xiu, mei han. . 北京: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2010-09-15 [2017-02-14]. ISBN 978702007997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5) (中文).
  25. . 幼狮文化. [202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1).
  26. . 博客来. [2017-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4).
  27. . 博客来. [2017-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5).
  28. . [202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31).
  29. . 博客来. [2017-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4).
  30. . 世界华文文学数据库. [202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31. . 豆瓣读书. [202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1).
  32. . 博客来. [202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1).
  33. . 博客来. [202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1).
  34. . 人间福报. [202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1).
  35. . 博客来. [202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1).
  36. . 台北市立图书馆. [202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9).
  37. . 博客来. [202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1).
  38. . 台北市立图书馆. [202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2).
  39. . 幼狮文化. [202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31).
  40. . 台北市立图书馆. [202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9).
  41. . 博客来. [202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1).
  42. . 世界新闻网. [2021-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2) (中文(台湾)).
  43. . 博客来. [202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1).
  44. (PDF). 台北市立图书馆. [2023-11-06].
  45. . 博客来. [2023-09-06].
  46. . 博客来. [2023-09-06].
  47. . 博客来. [202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1).
  48. . 博客来. [202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1).
  49. . 博客来. [202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1).
  50. . 博客来. [202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1).
  51. . 九歌出版. [202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1).
  52. . 博客来. [202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1).
  53. . 博客来. [202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1).
  54. . 博客来. [202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1).
  55. . 博客来. [2017-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4).
  56. . 博客来. [202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1).
  57. . 博客来. [2017-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5).
  58. . 博客来. [202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1).
  59. . 博客来. [2017-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4).
  60. . 文坛消息-北美华文作家协会. [202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1).
  61. . 博客来. [2017-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4).
  62. . 博客来. [202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1).
  63. . 博客来. [202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1).
  64. . 博客来. [2017-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4).
  65. . 博客来. [2021-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1).
  66. . 国立故宫博物院. [202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4).
  67. . 星岛日报. [202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1).
  68. . 世界新闻网. [202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