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绸
陈绸(1930年—2022年7月30日),台湾台中州新高郡鱼池(今南投县鱼池乡共和村)人,鸾生、慈善家,多年在埔里镇帮助弱势家庭与儿少,开设陈绸少年家园帮助行为偏差青少年。
陈绸 | |
---|---|
性别 | 女 |
出生 | 1930年![]() |
逝世 | 2022年7月30日![]() | (91—92岁)
配偶 | 林有海 |
网站 | 陈绸阿嬷告别追思网站 |
生平
立志行善
陈绸是鱼池乡共和村长寮尾人[1],两岁丧母[1],三岁时因家贫被送到埔里作养女[2]。十五岁时养父过世,妹妹才五岁,弟弟更只有十一个月大,加上养母身体不好,使得陈绸为养家还会半夜去偷甘𫉄[3]。
长大后,陈绸生有七位小孩,但三个分别在四岁、四个月、四十天后病逝[2][4]。她还有一个儿子在十八岁时自杀[4]。她误以为埔里基督教医院只照顾原住民,三个儿子因此错过治病良机[5]。她尝试跟有钱的邻居借钱,但被对方拒绝,小孩因此得不到救助而死[4]。
至三十六岁时,陈绸被诊断出大肠癌肿瘤,便向菩萨祈求发愿终生行善[6]。当时她在埔里关刀山凌霄殿养病时,食用教友推荐的草药之后,病情竟然逐渐好转[1]。在病受控后,从此虔诚地茹素并供奉菩萨,在埔里山区修行[6]。她认为神明让她活着,便是要她多做善事[7]。
在良善堂观音庙修行时,陈绸为还钱便做粿、包粽子来还债[8]。她以一斤五角的价格还起小时候偷甘𫉄的钱,为面子还骗称是别人把钱托她代为偿还[3]。
创建良显堂
陈绸除以乩身身分服务之外,开始走向宗教外的公领域社会工作[1]。1974年,陈绸在丈夫林有海的自宅创立玉清宫良显堂,位于埔里镇进出要道中山路旁巷内[9]。在家人和几位邻居协助下,良显堂发展出三个主要社区方向,一是义卖食物的做粿班,二是照顾病人的义工班,三是休闲娱乐的国乐班[10]。其中义卖食物的食材由信徒发心提供,还有信徒会开车到合欢山采割回来作包粿的叶片[11]。由于良显堂讲究卫生条件,每逢节庆、新居落成、结婚等,许多埔里镇民都会来此预约,1993年报导可生意好的时候一次可高达一、二十万元[8]。陈绸用这些被称为「善心糕」的钱,在埔里地区各学校成立奖学金,帮助清寒子弟求学、出国深造[12]。1994年10月2日,陈绸得台中家扶中心第二届金扶奖时,给家扶中心捐款已达一百九十四万三千元[13]。
陈绸帮助过的孩童、少年日后多半认她作义女、义子[14]。这些人在长大事业有成后会逢年过节送红包表孝心,成了陈绸行善的经济来源之一[11]。如1999年9月14日,陈绸捐出她个人供养金七十一万元给埔里基督教医院[5]。
辅导青少年与支持震灾

在白晓燕命案后,陈绸决心要救投入行为偏差青少年的辅导行列[6]。她曾说好孩子人人爱,坏孩子没人养就她来养[15]。1998年,台湾儿童暨家庭扶助基金会南投家扶中心接受法院委托,辅导被交付管束的少年,陈绸便志愿担任辅导,还带还带着他们到埔里一带的寺庙行善助人[16]。该年11月2日,表扬好人好事运动协会公布陈绸、曾光信等为好人好事代表[17]。
1999年,陈绸将自己的1100坪土地捐出,再筹资买下紧邻的400坪地给南投家扶中心创建埔里服务处,于3月20日动工[12]。其建筑费用五百多万元还是由陈绸筹募,9月12日以「陈绸青少年营地」之名落成[18]。该月发生九二一地震,她率领这些青少年去埔里荣民医院前洗菜、切菜,或为灾民搬运和发放物资、打扫环境[16]。当时,陈绸主持的两间庙及三个子女的房子都倒塌[4]。
陈绸也是神鹰山难搜救队的一员,接替前县议长余武龙作理事长[19]。她除为九二一地震赈灾款达数千万元外,又多次深入山区协助灾区民众[20]。次月,担任神鹰山难梨山分队中队长的义子冯兴祥在中横青山段救援时意外身亡,让她伤心不已[21]。
参考数据
- 连明伟. . 人间福报. 2011-12-28 [2022-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6) (中文(台湾)).
- 王彩鹂. . 联合晚报. 2010-07-25 (中文(台湾)).
- 黄兴隆. . 中国时报. 1994-10-29 (中文(台湾)).
- 林志成. . 中国时报. 2010-07-26 [2022-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8) (中文(台湾)).
- 余炎昆. . 联合报. 1999-09-15 (中文(台湾)).
- 杨秋苹. . 中国时报. 2007-02-06 (中文(台湾)).
- 佟振国. . 自由时报. 2021-11-05 [2022-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9) (中文(台湾)).
- 余炎昆. . 联合报. 1993-08-26 (中文(台湾)).
- 杨树煌. . 中国时报. 1996-08-20 (中文(台湾)).
- 薛桂文. . 民生报. 1997-12-23 (中文(台湾)).
- 余炎昆. . 联合报. 2001-06-18 (中文(台湾)).
- 施丰坤. . 民生报. 1999-03-21 (中文(台湾)).
- 陈于妫. . 联合报. 1994-09-30 (中文(台湾)).
- 杨静茹、田兆纬. . 台湾苹果日报. 2022-07-30 [2022-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7) (中文(台湾)).
- 陈凤丽. . 自由时报. 2022-07-31 [2022-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8) (中文(台湾)).
- 邵冰如. . 联合报. 1999-09-30 (中文(台湾)).
- 梁玉芳. . 联合报. 1998-11-03 (中文(台湾)).
- 庄芳铭. . 联合报. 1999-09-13 (中文(台湾)).
- 杨树煌. . 中国时报. 1997-05-28 (中文(台湾)).
- 杨树煌. . 中国时报. 2000-04-13 (中文(台湾)).
- 邓木卿、林淳华. . 中国时报. 1999-10-27 (中文(台湾)).
- 杨树煌. . 中国时报. 2007-02-09 (中文(台湾)).
- 李明贤. . 中国时报. 2011-10-24 [2022-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7) (中文(台湾)).
- 纪文礼. . 联合报. 2012-04-16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