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祖良
生平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十一月,赴法留学,入罗盎高等工业化学校[1]。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中国化学会欧洲支会会员[2]
宣统二年(1910年)十月,任京师大学堂理工科教员[3]
宣统二年(1910年)十二月辛巳,赏给工科进士。三年授翰林院编修。[4]
宣统三年(1911年),南洋方言学堂法文科教员[5]
民国六年(1917年),充铁路技术委员会会员[6]
参考文献
- 「咨呈外务部译学馆出洋学生表册请查照文」(光绪三十三年九月三十日),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 1898~191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04月第1版.第445页
- 《中国化学会欧洲支会戊申年报告》
- 「职教员名单」,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 1898~191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04月第1版.第343页
- 上谕:此次引见之廷试游学毕业生进士江古怀、何育杰、钟世铭、刘冕执、俞同奎、高胜儒、凌春鸿、吴乃琛、孙昌润、罗忠诒、刘国珍、刁作谦、陈祖良、梁赉奎、陈训昶、董如奉、林葆恒、叶可梁、朱天奎、韩楷均着授职翰林院编修;诸翔、王蔚文、谢培筠、季新益、罗听余、汪果、孙多钰、薛宜琪、崔潮、吴鼎昌、刘先䳲、沈王桢、方擎、刘庆绶、赵世瑄、廖炎、杨寿桐均着授职翰林院检讨;朱公钊、张嘉森、胡骧、黄曾铭、唐在贤、钟伟、薛楷、方时简、韩振华、江顺德、屠密、严恩棫、彭炳、张修敏、杨德森、朱葆勤、黄瀛元、席聘臣均着改为翰林院庶吉士。「宣统三年五月十一日」,《两广官报》
- 「两江总督张人骏奏请将充当教员之编修陈祖良免扣资俸片」,《内阁官报》 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 第48号
- 《政府公报》 民国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第696期
- 《政府公报》 民国七年五月二十八日 第842期
- 《上海广方言馆史略》,熊月之,上海市文史馆文史数据工作委员会编,上海地方史数据(四),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第105页
- 《津浦线铁路公报》,1929年,第21期,第7页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