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好逑

陈好逑MH英语:1932年—2021年7月23日),香港粤剧演员,逾八十年戏龄,被称为「艺术旦」。她这个名字是用了《诗经·国风·周南》中〈关雎〉诗句「君子好逑」之典故。

陈好逑
女演员
罗马拼音Chan Ho Kau
昵称逑姐
籍贯广东番禺县[1]
出生1932年9月底[2]
 英属香港
逝世2021年7月23日(2021岁—07—23)(89岁)
 香港半山嘉诺撒医院
职业粤剧演员
语言粤语、英语、国语
教育程度中学毕业
母校钥智中学附小[3](协智小学)[4]
振寰中学
宗教信仰佛教[5]
父母陈启鸿(父)[6]
出道地点香港(华德业余游乐社)[3]
出道日期上世纪四十年代
代表作品《无情宝剑有情天》(1963)
《三夕恩情廿载仇》(1966、[7]1984)
《文姬归汉》(1997)
吕蒙正.评雪辨踪》(1998)
《望江亭》(2008)[8]
电影大战泗洲城(饰 蚌精)[9]
著名角色妙善公主[10][11]潘金莲
蔡文姬、「琴娘」吕悼慈
相关团体「庆新声」、「颂新声」、「好兆年剧团」[3]

生平

陈好逑自小受父亲[4]薰陶,对粤剧艺术产生兴趣,和平后在其父好友[注 1]邓肖兰芳留港休假期间,初学排场戏,最早期国声师姊曾云仙教她踏台板成为梅香[12],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在广州演出粤剧,初露头角,慢慢从第[13]四花旦升⾄正印。

师承粉门

她是首位香港伶人拜粉菊花为师,从粉师⽗的「马荡子」开始学,在1962年电影《大战泗洲城》师徒尽情「晒冷」。当1955年蔡艳香在靓华亨(亨姐)的引荐下拜访、随名伶粉菊花学戏,陈已有小菊花之称。其师弟有罗家英,师妹就是陈宝珠及电影《无敌杨家将》中客串的沈芝华(饰金麟太子)、张露露(饰杨金花)⼆人。[注 2]

年少出端口

在东南亚、两广、港、澳,登台演出多年。

1950年代初,陈好逑曾往[14]澳门湛江越南演出,后来经介绍随罗剑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演出,担任第三花旦。及后,跟随何非凡余丽珍等名伶到越南演出时,已是第二花旦。1959年,跟何非凡在「非凡响剧团」演出《司马相如》,合演者为欧阳俭白龙珠陈燕棠、艳群芳(是第二花旦) 。[15]

香港演出

1950年后在香港登台演出,并逐渐擢升为二帮及正印花旦。1957年,曾经加入[16]梁醒波陈非侬[17]筹组的「孖宝剧团」,她也曾与武生王靓次伯演出《恨海情天》。

历年成为不少大班的主要演员,包括:「锦添花[18](与陈锦棠合作)、「大龙凤」(与麦炳荣凤凰女合作)、「燕新声」(与石燕子合作);其中与林家声合作的「庆新声」、「颂新声」更为人所乐道,《无情宝剑有情天》就是陈好逑和林家声的首本戏。

走端口美加

1967年与朱秀英[注 3]等等走端口到美国时,得到东、西两岸陈氏宗亲总会鼎⼒支持。总会买断林、陈二人到十月底的「包底分红」合同但跟逑姐续约、声哥在西雅图演出总会三年一次的一台戏时要全做旧剧目以示不满、后更『花门』,总会暂时换上[19]在西雅图的卢海天[注 4]

1967年12月,李奇峰三藩市见逑姐在、琴姐(李香琴)在,[21]:3111967年10月17-23日 (华宫7日)戏桥未见李香琴名字,有定居美国的黄金龙、秦小梨、张舞柳、朱秀英、艳群芳。羽佳未到时担任文武生,继续下来担任小生与羽佳合作到任姐与仙姐加入行列,逑姐⼀直留到新团接上。1970年代中期,逑姐也和其他文武生合作走端口美加。[22]

新旧首本

四大名丑之⼀半日安在「庆新声」辅助新上位的林家声和陈好逑,毫不保留传艺,把薛、妹、安的私伙介⼝扶掖后辈。《嫣然⼀笑》、《前程万⾥》、《胡不归》、《花染状元红》、《西施(薛派)》(没有经典的舞台⽣旦「诈娇诈嗲」对⼿戏,与上海妹(后饰郑旦)、麦炳荣〈五湖泛舟〉合作,薛先饰范蠡、后饰西施。)等薛派名剧,半⽇安在《胡不归》演恶家姑和上海妹的苦命颦娘是最佳配搭。

1960年代中加入「颂新声剧团」,自此直到1990年代,陈好逑都是在「颂新声剧团」中任正印花旦。1977年,陈好逑旧患复发,林家声觅新配搭,七十年代五大花旦中的[23]江雪鹭欣然答允,第二花旦于是暂时换上了李香琴,而后逑姐既复元,李少芸亦定居加拿大

九十年代

1992年,陈好逑因[24]健康问题而临时辞演,「颂新声」才暂时换上了尹飞燕,1994年棚戏邓美玲补上。

1994年以后,虽然健康不及当年演出率下降,但所担纲『不固定、不经常』的演出一定重质不重量。为了演出,必全力以赴,常常花出数以倍计的排练时间,敬业乐业的精神是很值得后辈学习。

自1990年代中期以后演出,有「好兆年剧团」《吕蒙正.评雪辨踪》、《赵氏孤儿》[25]叶绍德与阮兆辉新写的花旦重头戏《文姬归汉》等等剧目,这个「优秀粤剧重演」日期是以巡回演出式向不同地区的观众呈献。港澳沙士时期,2003年亦为支持林锦堂筹组的「锦添花」演出,合作两台戏打响头砲,便留给新⼈接上。[26]

慈善演出不⽢后⼈,替欧阳俭遗孤孀妇筹款义演电影《春满帝皇家》,有情有义。演唱曲目有「戏曲天地敦煌慈善夜」的合唱《花染状元红》之〈庵堂重会〉、国际妇女会「粤韵名曲乐升平」粤剧慈善晚会的合唱《艳曲醉周郎》、2004年国际妇⼥会暨⽼⼈中⼼的筹款晚会的合唱《七月七日长生殿》、其他包括有2003年10月8日《俏潘安》之〈店遇〉、2008年10月9日《楼台会》之〈良朋〉、2013年4月21日《二夕恩情廿载仇》之〈盘夫、放夫〉、2017年1月9日《西施》之〈五湖泛舟〉等等。她亦曾经和名伶盖鸣晖陈笑风、林锦屏、倪惠英、曹秀琴等灌唱片,为「灵实基督教协会」筹钱。

在粤剧教育方面,与阮兆辉梁汉威新剑郎王超群等人担任粤剧曲艺证书基础课程的顾问。香港演艺学院在2006年颁授荣誉院⼠予她,在赞词中提及她对粤剧传承的贡献:「多年来陈⽒为慈善演出不⽢后⼈,并把⼀⽣奉献予粤剧,⾃⾹港演艺学院中国戏曲课程开办以来,多次莅临观看学⽣演出,给予宝贵意⾒,2005年更与多位名伶⼀同带领演艺粤剧学⽣参与演出新编⻑剧《坤干镜》,对提携后辈不遗余⼒。陈⽒德艺兼优,堪称粤剧界之模范。」[6]

由于陈好逑多年来致力推动粤剧发展,贡献良多,于2008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荣誉勋章,被封称为「艺术旦后」。

逑姐说:「与声哥一起拍戏,做粤剧,相交六十多年,声哥一直待我如妹妹般,感觉就像一家人,实在很可贵。」[27]陈好逑与林家声多年来合作无间,2015年8月4日,林家声于广华医院去世,陈好逑闻得昔日拍档死讯忍不住呜咽。[28]

[29]2021年7月23日,陈好逑因癌症逝世,享年89岁。[30]

舞台择录

尚未计算香港沦陷、「月圆新派剧团」时期,从1945年到2018年,有共73年的演出历史,从有相关可应用科学技术的年代,多人传承给学生们时,在使用[注 5]盗版、私人摄录陈好逑女士与他们演出时影像视频作为教材,确保后学们得到最好的学习榜样。[31]

最后一次参与由八和制作的节目,是2017年演出《经典粤剧庆回归:观音得道》中的妙善一角,演绎观音得道前的妙善公主。陈好逑女士的演出,淋漓尽致地演绎了妙善求道的决心,成为剧坛的佳话。[29]

中国戏曲节

2018年8月,最后一次参与中国戏曲节演出《文姬归汉》,第七届(2016年)戏曲节压轴选了粤剧,陈演由杨智深新写的《舍子记》(饰王桂英)从〈二堂舍子〉开始演绎,故事取材自中国神话《宝莲灯》,2013年参与开幕演出、罗家英新编的粤剧《战宛城》,舞刀弄枪。

香港艺术节

2002年,香港艺术节推出了《文武双全陈好逑》系列节目,演出《无情宝剑有情天》、《朱弁回朝》、《三夕恩情廿载仇》、《铁马银婚》、《文姬归汉》等多个剧目,是对其艺术成就的一个肯定。

其他⾹港艺术节演出包括《吕蒙正.评雪辨踪》(1998)、「红伶排场戏荟萃」(1999)系列中《梨花罪⼦》⼀剧,以及在第38届⾹港艺术节的⼤型粤剧节⽬《百年回顾⼋和鸣》(2010)中参演《天姬送⼦》、《六郎罪⼦》(饰穆瓜)[32]及《胡不归》。

排场戏

其他排场戏演出包括新编《七贤眷》(1997-回归)、朱秀英「从艺七十年艺术回顾」(朱⽒挂须) 《六郎罪⼦》(1998)、《⾦莲戏叔》(最后一次 2017、七十多年前初学)。

「回归五周年」 省港名伶粤曲演唱会.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

  • 2002年7月7日 (星期日)与朱秀英合作《樊梨花罪⼦》。
  • 2002年7月8日 (星期一)与朱秀英合作《平贵别窰》及和罗家英合作《胡不归》之〈慰妻〉。

⽂武兼备

日期 剧⽬ 备注
在新光戏院和罗家英合作⼀台戏
2004年11月24日 (星期三) 先演《六国大封相》、续演《胭脂泪洒战袍红》
2004年11月25日 (星期四) 《英雄叛国》
2004年11月26日 (星期五) 《三夕恩情廿载仇》 罗唯一一次,初次
2004年11月27日 (星期六) 《醉斩二王》
2004年11月28日 (星期日) (下午)折⼦戏包括《拷红》、《龙凤争挂帅》之〈争帅、凯旋〉
(晚上)《铁马银婚》
2004年11月29日 (星期一) 《曹操‧关⽻‧貂蝉》
2004年11月30日 (星期二) 《穆桂英大破洪洲》之〈渡江、大破洪洲〉
日期 剧⽬ 备注
名家名剧展演[33]
2004年12月1日 (星期三) 《枭雄虎将美人威》 好兆年剧团在香港文化中心
2004年12月4日(星期六) (下午二时)《碧血写春秋》
2004年12月5日 (星期日) (下午二时)《碧血写春秋》

这长「⼀期」⼗天、(⽇、夜)共演十多场,可能也是她最后⼀次以「刀马旦」角色为主而踏台板。

夜盗红绡

1971年,《三打祝家庄》在普庆戏院演出,「折子戏」亦在电视上演。[34][35][36]

-7⽇8场(高升)
-5⽇6场(澳门)
-7⽇9场(普庆)
-苏少棠(饰石秀)、林锦堂(饰祝彪、扈三娘的未婚夫)
-尤声普(饰扈太公)、新海泉(饰时迁)、南凤(饰翠环)

1972年,为陈锦棠担任监督的「锦添花剧团」演出《夜盗红绡》,亦是高升戏院结业前最后一台粤剧演出。[37]

-7⽇7场(澳门)
-7⽇7场(高升)
-7⽇7场(普庆)
-5⽇6场(高升)1972年3月3-7日
-7⽇8场(普庆)

艺通南北

  • 五九年八月十九日在利舞台演京剧《阴阳河》。[38]
  • 五九年十一月八日在乐宫戏院演京剧泗洲城》。(即1975年粤剧《虹桥赠珠》- 阮兆辉、南红、梁醒波、任冰儿、李龙、朱少坡在利舞台开山,苏翁编剧。)

走田基路

一九四九年六月上广州在乡间、更包括远至广西梧州金星大戏院演出,逗留了几个月,便随班回到香港。 [39]在这几个月中,由初踏台板的梅香做起而升⾄三帮,她已经获得了不少舞台经验,回到香港,后来被编剧家[4]卢山看中,她便不断的接班。[40][注 6]

琐闻轶事

一九五二年任冰儿(细女姐)与石燕子结婚,陈好逑女士为伴娘之一。2002年《文武双全陈好逑》系列节目,演出《无情宝剑有情天》(任姐塑造、细女姐「传授」) 的嫦姐姐与逑姐合作,伴在「琴娘」吕悼慈身边。做正印花旦,伙拍的文武生只能是「万千宠爱」在一身不好做,早早1960年洞悉内情。[41][42]

陈好逑女士亦为青松观资深道长。[5]

1989年8月,陈⽒面对报人灵文问到多年来对演唱艺术的体验,回答:「我时时牢记住梅兰芳大师曾说过的四个字,就是:博、精、深、新。」

父亲陈启鸿[6] 多年来曾参与和创办多个粤剧和曲艺相关团体:-

  • ⼆战前,[4]在⾹港创办「国声戏剧社」,白洁初(原名夏伯祥)、邓肖兰芳(原名邓超)等等多人教戏之余,还为学⽣排戏(那时粤剧还没有导演),陈女士亦参与和拜华光先师,戏剧社沦陷时停办。
  • 香港日占时期,主理「月圆新派剧团」。[3]
  • 和平后,他和朱剑帆师傅在⾹港创办「升平⾳乐社」。[43]陈好逑女士亦为「升平⾳乐社」永远名誉社长。[44]
  • 战后邓肖兰芳[4]在⾹港办起“兰芳粤剧学院”,陈女士亦参与。[43]

在入行近十年升为剧团正印花旦后,逑姐仍然每天邀请一位姓万的老师教她练嗓子,并且每天都往粉菊花师父的家中练武功、学排场,这种学习精神,正是她名成利就的原因之一。[45][注 7]

唱片曲目

年份 曲⽬ 备注
1953「做惯乞儿懒做官」每只一元五(加元)
1958「肥⿈狗与⿈⿏狼」[46]唐涤生作品。
1958「紫塞玉笙寒」陈伯璜撰曲。
1969「⻤⾺红娘」风行唱片公司出品。
1977「包公审陈世美」天声唱片出品。
1977「铁马银婚」天声唱片出品。
1978「高君保私探营房」天声唱片出品。
1979「沈三白与芸娘」杨石渠作品。
1980生死恨天声唱片出品。
1992「琵琶重谱凤谐鸾」蔡衍棻作品。
1992「朱弁回朝.寒江伤别」秦中英作品。
2010「爱水江河」扶正堂出品。

开山剧目

++陈好逑担纲的首本戏。

剧⽬ 备注
1《雷鸣金鼓战笳声》[47]
2《无情宝剑有情天》[48]
3《情侠闹璇宫》[49]林家声扮美的穿戴是出于其衣箱之手。
4《碧血写春秋》[50]
5《龙凤争挂帅》[51]
6《众仙同贺庆新声》[52]
7《近⽔楼台先得⽉》[53]本剧的绝活见「高台飞椅」,其后共只再演两次。
8《三夕恩情廿载仇》[54]
9多情君瑞俏红娘[55]
10烟⾬重温驿馆情[56]
11唐明皇梦会太真 [注 8]
12《七贤眷》++[57]神功戏中又名《全家福》
13《文姬归汉》++花旦重头戏
14《金玉观世音》++[58]花旦重头戏,配戏者为吴仟峰、陈鸿进、阮兆辉、何伟凌、任冰儿、温玉瑜、高丽、吕洪广、廖国森、陈咏仪。
15《潘⾦莲新传》++[58]花旦重头戏,配戏者为李龙、吴仟峰、陈咏仪、陈鸿进、廖国森、阮兆辉、温玉瑜、吕洪广、李凤。
16桃花扇[59][60][61]
17《乾坤镜》[61][62][63]
18《舍子记》+++[64][65]
19《阴阳判》唯一一个杨智深剧本逑姐有再演,是2018年1月20日在香港文化中心。[61][63]
20《战宛城》[66][67]
21《望江亭》++花旦重头戏
22《吕蒙正‧评雪辨踪》(1998)
23《三打祝家庄》++(1971)
24《夜盗红绡》++(1972)
251976及1977年开山《范蠡与西施》、《三气周瑜》、《双枪陆⽂⿓》、《韩信》、《伦⽂叙》多个剧本。
26《宇宙锋》(1998)
27《王⼗朋临江祭荆钗》(1998)
28《苏小卿月夜泛茶船》++[68][61]

1976及1977年开山《范蠡与西施》、《三气周瑜》、《双枪陆⽂⿓》、《韩信》、《伦⽂叙》多个剧本后,经过多次仔细修订、千锤百炼,然后才重演的。

+++「以人包戏」

电影作品

+ 首部担正主角的电影。

备注

  1. 邓肖兰芳战前在⾹港的「国声戏剧社」教戏。
  2. 《大战泗洲城》中粉菊花挑茶桶的仿《阴阳河》「挑⽔桶」造型剧照,(右)有周坤玲(右手持剑)、(左)有梁宝珠(右手持剑)、文兰(持双刀)的三人可能也是她的师妹。
  3. 林家声为可以完全实验自己的理想撇台柱出剧团,撇走的前台柱陈锦棠、朱秀英都拍过薛觉先,已被他班收为主要演员。
  4. 为最后一次,因树大招风、『受落』但二人有合同却三人一九六七年七月廿三日从香港机场出发[20]不欢而散,以后再不接相关剧团走端口安排。
  5. 声哥标准-慈善演唱被录的话是盗版。
  6. 卢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澳门主理皇宫大酒家(二楼)主办的「皇宫剧团」演出多年。白玉堂、芳艳芬、凤凰女大同戏院 (江门)演出期间,陈甘棠与卢山、卢丹等组织「三愚编剧社」,供应剧本,陈甘棠与卢山是剧团经理
  7. 1962年,在「庆新声」升至正印花旦,入行二十多年。
  8. 薛派四大美人系列是《杨贵妃》、《西施》、《貂蝉》、《王昭君》及薛戏路甚广,既攻⽣更演旦 ,如先饰貂蝉、后饰红脸关公

参考数据

  1. 粤剧花旦陈好逑离世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明周. 2021-07-23
  2. 香港文汇报:2000年10月10日娱乐:八和老倌「翻转」北京戏服店。(「中国艺术节」 粤剧界上北京,再到南京于廿八至卅日演三晚,第一晚「封相」、第二晚「送子」、《甘露寺》及《帝女花》。)
  3. 陈好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art-mate.net
  4. 那时陈好逑只得几岁,在「协智小学」读书,每天放学随母亲回到剧社食饭,故此,陈好逑从小也染到粤剧的气味了,...。[广东戏剧史: 红伶篇(十);古冈;利源书报社有限公司(2003)]
  5. 2009年12月16日 香港文汇报:香港青松观庆六十周年钻禧纪念「青松妙韵贺钻禧」曲艺唱演会,将于2010年1月5日晚假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举行,活动由专业、资深粤剧名伶林锦堂先生及陈好逑女士担任顾问。
  6. . ⾹港演艺学院. [19 December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5).
  7. 市政局:中国戏曲汇演(1984)。
  8. 第36届香港艺术节的戏曲项目,在三月十四日、十五日夜场及十六日日场,共演三场。
  9. 大公报(香港);1962-02-14;大战泗洲城环太线开映;第三页。靓女陈好逑握手左右开弓;第五页。
  10. 逑姐.情虔.得道「这次的《观音得道》,可算是1966年九龙城戏棚以来最大型演出。...不同场次里的妙善,最能说服我,果真有别于一般凡人姿态的是陈好逑的演绎。...逑姐演出了温顺、忍善、简朴,但坚持道心的隐然佛性。【LifeStyle Journal 优雅生活】信报; 2017年6月26日。
  11. 香港文汇报:2014年3月4日 戏曲窗口:林家声的首演剧目「因为花旦难求!此戏太素及难讨好,以前我是就李香琴的戏路而选演的。」
  12. 快报(加拿大,多伦多)1973年8月22日 第二页「当时(年份不详)国声最出色的学生有两个,一为梁燕芳, 一为曾云仙。」
  13. 1959年电影《一枝红艳露凝香》 饰演 近身侍婢春心
  14. 1951年白玉堂班「兴中华粤剧团」,李宝伦、白玉堂、刘克宣、擅长唱女腔的陈露薇、英丽明、梁少平、陈天龙、李云、陈好逑等等在二⽉初七日演《大闹梅知府》及夜演《夜祭雷峰塔》。
  15. 当时的宣传广告及「非凡响剧团昨晚在羽球馆开锣演出《司马相如》」南洋商报,1959年4月5日,第8页。「非凡响剧团为留医院筹募经费 义演会情况热闹」南洋商报,1959年6月2日,第7页。「非凡响剧团五团员 昨下午自港抵星 将在星马各地献艺」南洋商报,1959年3月26日,第7页。
  16. 初次同台,1952年11月3日(星期一)演出陈冠卿编撰粤剧《情醉嫂蛮腰》,何非凡、红线女石燕子、凤凰女、陈醒章白龙珠、梁醒波、陈好逑(担任第三花旦)是『大好彩剧团』。
  17. 1948/9年,「一枝梅粤剧团」⼀台戏是第二花旦。
  18. 1953年在「鸿运剧团」演出《大明英烈传》、(她与师妹凤凰女都演)《富士山之恋》(1954年1月1日电影首映) 、《燕子啣来燕子笺》、《红了樱桃碎了心》(与细女姐都饰演妹妹),担任第三花旦。
  19. 新明日报,一九六七年十月十六日,第五页。「林家声陈好逑闹翻 陈氏宗亲杯葛家声」
  20. 逑姐声哥被动“闹翻”澳门日报 2021年07月26日 ....一九六七年七月,...逑姐因为获得陈氏宗亲会的支持,收了八面金牌...计划在离开三藩市便飞起逑姐,并改由李香琴补替,以免声哥锋头再度...声哥在西雅图演出时全做旧剧目以示不满,...到纽约演出,然而上演大戏的璇宫戏院...若有人搞事破坏演出...宣传重点以逑姐为主,及至一九六七年十一月中,声哥...返港,...最终逑姐留在美国至翌年八月始返港,...。
  21. 陈小梨 (编). . 香港: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2023年. ISBN 9789620448935.
  22. . 醒华日报. 1975年10月6日「联侨剧社」,「钻⽯剧团」合演者为林锦堂梁汉威、吴美英、关海山张醒非、陆宝珠、张日文、刘永全(音乐)、任大勋(武打)等等。. 1975-10-6: 10 [2023-09-10].
  23. 新明日报,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十四日,第五页。
  24. 「东方新地」认识这个人,1992年3月1日,陈永康。
  25. 「阮兆辉重演优秀粤剧」香港文汇报:2005年9月6日
  26. 「锦添花剧团」强阵展排场;九月十八日上演的《隋宫十载菱花梦》..... ,也令我立时明白为甚么人说陈好逑双眼是会放电。... 之外,还有他和陈好逑的一段精彩的「杀嫂」排场,连串...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锦园友谊团编印:《粤艺通信》第七十期,2003年12月。
  27. 香港文汇报:2014年1月22日 林家声81岁寿辰亲友戏迷齐庆贺
  28. . Apple Daily 苹果日报. [2019-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9).
  29. 文武双全艺术旦后陈好逑辞世—8月15日设灵世界殡仪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香港八和会馆 2021年7月28日 公告
  30. . 头条日报. 2021-07-23 [2021-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4).
  31. 博、精、深、新「我的演出法」2010年1⽉16⽇「林家声留港宣扬粤剧」文: 徐蓉蓉;头条新闻 (日报);林家声(声哥)回港,为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粤曲表演作特邀嘉宾后,并没有马上返回多伦多。
  32. 亚洲电视国际台, 播出日期/时间:五月十日星期一,晚上八时至九时,「六郎罪子」是粤剧的大排场戏,戏中的生旦净丑均有专门唱腔,如穆瓜的「穆瓜腔」和六郎的「罪子腔」。「天姬送子」陈好逑演七姐,阮兆辉演董永。「送子」中的仙姬「反宫衣」更为此戏其中一个特式。(OCLC - 678423849) [按:1966年执筹,罗艳卿(卿姐) 演七姐,... 。]
  33. 二○○四年十月十九日(星期二)「全城大戏候」十一月展开 粤剧日免费招待戏迷(只发中文稿)
  34. 粤剧「三打祝家庄」上屏幕。1972年1月20日-1月26日出版的「香港电视」周刋杂志,第50-51页; 中港电视及电影刊物数据库。
  35. 三打祝家庄门票(14-20日)今起在普庆预售。大公报第5页,1972年1月11日。
  36. 三打祝家庄(24-30日) 今续演,锦添花元旦(1-5日)在澳开锣。大公报第4页,1971年12月28日。
  37. 191页,香港戏院搜记.岁月钩沉;黄夏柏;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38. 《战宛城》、《阴阳河》、《杨排风》 、《八蜡庙》「陈好逑小姐将演出 「打北派」名剧。」星洲日报,1959年4月4日,第12页。
  39. 《大成》杂志1975年,第14-25期,第68-69页,「大成出版社」出品。
  40. 沈秉和、程美宝 (编). . . 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 11月1日.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 ISBN 9787520154307.
  41. 袁耀鸿见任姐在财力、群力、权力、人脉的开山新剧资源富丰。《金枝绿叶任冰儿》(2007) 由徐蓉蓉执笔。
  42. 澳门日报 2015年8月6日:「当年声哥和陈好逑组成“颂新声剧团”,采访时只见声哥披甲提枪排练,群星拱照,连当家花旦陈好逑也闲在一旁。那时有前辈指点我这名新入行记者,说声哥组班开锣,... ,因为他演的剧目,以小生为主,花旦为次,...。」
  43. 「艺术旦后」陈好逑 悄悄的来 悄悄的去澳门日报 2021年07月29日
  44. 升平音乐社七十周年志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015年03月23日 art-mate.net
  45. 陈好逑怕血学戏澳门日报 2021年07月25日
  46. 2006年2月14日 戏曲窗口:唐涤⽣的警世粤曲
  47. 《金鼓雷鸣》(1939), 觉先声男女剧团。楚岫云1947年6月从泰国回港,即第三度再当「觉先声」正印花旦,主演《雪野哀鸿》、《西厢待月》、《金鼓雷鸣》、《暴雨残梅》、《胡不归》、《吾爱吾仇》等剧。
  48. 华侨日报; 1963年10月3日; 第14页。「庆新声昨晚东乐上演陈好逑在后台化装两个镜头。」;「无情宝剑有情天第二场靓次伯关海山同迫陈好逑在取林家声首级半日安梁家宝爱莫能助精彩镜头。」;「无情宝剑有情天戏未演完斟拍片。」。
  49. 2017年 香港电台第五台 戏曲天地 陈好逑 访问
  50. 「陈好逑替林家声 摆和头酒」,星洲日报,1966年5月22日,第16页。
  51. 《龙凤争挂帅》是李少芸1967年的作品,首演于2月9日,在九龙城开山,当时的主要演员有林家声(饰上官云龙)、陈好球(饰司徒文凤)、李奇峰(饰汉显帝)、任冰儿(饰司徒美)、靓次伯(饰上官维国)、谭定坤(饰上官梦)、尤声普(饰司徒卫君)、朱少坡等。
  52. 即1985年2月20日百丽殿改名《喜得银河抱⽉归》。
  53. 国家剧塲主办「大龙凤剧团」星洲日报,1967年10月22日,第20页。
  54. 新血李碧霏,「粤片淡风未敛 班事渐入佳境 《三夕恩情廿载仇》叶绍德呕心沥血 林家声陈好逑再结台缘」,星洲日报,1966年9月7日,第13页。
  55. 时代周报(加拿大安大略省):1986年1月10日;第C8页;「颂新声」乙丑年在新光戏院七⽇八场,⼀早卖个满堂红时,难领班和其他文武生合作走端口美加,美方换上了谢雪心
  56. 时代周报(加拿大安大略省):1986年6月27日;第B11页;百丽殿舞台公演,三日上届《多情君瑞俏红娘》、四日今届重头戏《西施(薛派)》改名《烟⾬重温驿馆情》,共七天台期。1989年8月18日在新光戏院改名《烟波江上西⼦情》。云中一野鹤天上往来飞 - AM730:2015年8月14日;欧翊豪;西九戏曲中心「茶馆剧场粤‧乐‧茶韵」运行监制。
  57. 当时参与演出的演员包括罗家英(饰刘全义)、阮兆辉(饰黄英才)、新剑郎(饰刘炳)、盖鸣晖(饰刘金童)、尤声普 (饰刘全定)、陈好逑(饰王氏)、陈咏仪(饰刘玉女)及赛麒麟(饰姚氏)等。书籍名称:「香港粤剧剧目概说: 1900-2002」;第一页。
  58. 香港文汇报:2013年2月23日 名人荟:李居明写了《金玉观世音》、《潘金莲新传》给陈好逑担纲,成了她的首本戏,这对一个老倌来讲很重要。
  59. 二○○一年五月七日(星期一)新闻公报(只发中文稿)「梨园压卷」京剧篇及粤剧篇的「京剧大师绝活专场」,六月十三日(星期三)晚上七时三十分 香港文化中心剧场 主题:「架子花脸」各种不同片段演出及王瑶卿派「刀马旦」各种不同角色处理方法的片段演出及讲解 主持:尤声普、陈好逑
  60. 香港文汇报:2001年6月5日 戏曲艺术:《梨园压卷》好戏连场「...粤剧版,将加插关键性的⼥⻆——李贞丽,使之成为「⼀⽣双旦」戏,...的京剧版,则以写国家兴亡为主。... 则有王瑶卿之徒谢锐⻘李香君。」
  61. 2006年8月8日 戏曲窗口:剧本的市场价值
  62. 杨智深:「不要提谁开山了,十多年头也不回。」2021年【重演优秀粤剧作品 — 《乾坤镜》(五代同台版)】演前座谈会
  63. 陈好逑 倾情演艺.杂志『戏曲之旅』.第42期第18至21页.今期请了逑姐解话,阐释继续和杨先生合作的真正原因。
  64. 香港文汇报:2016年8月23日 中国戏曲节压轴 本土粤剧《舍子记》一票难求「...,逑姐的翻身、水袖都做得很好,但欠缺令人震撼的悲惨哭喊声,诚美中不足。
  65. 2016年8月30日『戏曲品味』《舍子记》还是好看!:「清戏曲家李渔说,戏应一人一事到底。
  66. 香港文汇报:2001年6月5日 戏曲艺术:《梨园压卷》好戏连场「《战宛城》则是一个取材自《三国》的故事,重头戏是一场曹操与褴撑邹氏的调情,观众可以看到一向在戏曲里威武而奸诈的枭雄曹操的另一面!」
  67. 「罗家英咪后说在罗、尤、陈、阮四人中,以他的年纪最轻,其余三人已到『古稀』了。...尤其是逑姐,舞刀弄枪,身手灵巧,远胜不少年轻演员,...」;「不知是否要加入很多传统排场和表演技巧,粤剧《战宛城》...有点冗长;...为唱开戏、为人开戏的现象;... 」香港文汇报:2013年6月25日 戏曲窗口:罗家英拚命演出《战宛城》
  68. 香港文汇报:2007年8月21日 新编粤剧向唐涤生致敬,岑美华:-「...,以为她不会编写才子佳人的戏,...编剧区文凤在单上特别声明,指出创作此剧是她对自己10年边学边编剧的成绩总结。」;陈好逑被问及对此剧的内容及剧本有何看法时,指出今次编剧的功力显然比之前的作品成熟,...《追舟》、《梦缘》,前者有5人同在台上的乘船的身段,而后者则是一场很可观的仙歌舞,...。
  69. 「本片上映一周总收达廿四万元,属近来黑白武侠片之冠。」1964年1月22日华侨日报第20页、 作者.银色女记、标题.周诗禄主审三更冤、丁红杀姑金汉做证。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