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龙
陈子龙(1608年—1647年),字卧子,号轶符,晚号大樽,明末政治人物、诗人,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青浦县籍。
陈子龙 | ||
---|---|---|
![]() 《松江邦彦画像》之陈子龙像 | ||
大明南京兵科给事中 | ||
籍贯 | 直隶松江府华亭县 直隶松江府青浦县籍 | |
族裔 | 汉族 | |
字号 | 字卧子,号轶符,晚号大樽 | |
谥号 | 忠裕(清乾隆年间追谥) | |
出生 |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 直隶松江府华亭县 | |
逝世 | 明永历元年(清顺治四年,1647年) 直隶苏州府吴县 | |
出身 | ||
|
生平
陈子龙由祖母抚养长大,天启三年(1623年)十六岁参加童子试。崇祯元年(1628)与湖广宝庆府邵阳县知县张轨端之女结婚。崇祯三年(1630年)中式庚午科应天乡试举人,崇祯十年(1637年)登丁丑科进士,出任广东惠州府推官。官至南京兵科给事中。福王于南京即位,子龙上防守要策,请召还前吏部尚书郑三俊,朝廷不听,隔年二月,以奉养父母为由离开朝廷。
后出家,法名信衷。屡次起兵抗清,后联系太湖反清武装,图谋起事,最终兵败逃亡。夏之旭自杀后,陈子龙到密友侯岐曾的仆人刘驯家里躲避,又逃至其婿昆山顾天逵兄弟处。不久在吴县潭山顾天逵祖墓被操江都御史陈锦所逮捕,永历元年(清顺治四年,1647年)6月15日夜间,在登船前往江宁的途中穿过跨塘桥时,陈子龙挣断镣铐,投河自杀死,被割下首级,抛尸河中。陈子龙的学生们捞其遗体,将其安葬于陈氏坟地[1]。乾隆间追谥忠裕。
成就

《陈忠裕全集》之陈子龙像
陈子龙擅长诗文,师法黄道周,与钱谦益、吴伟业齐名。有弟子夏完淳。
崇祯初年(1628年)陈子龙、夏允彝、徐孚远、彭宾、杜麟征、周立勋六人组成文社畿社。夏允彝说陈子龙“自骚赋诗歌古文辞以下,迨博士业,莫不精造而横出。”沈雄说他“文高两汉,诗轶三唐,苍劲之气与节义相符。”时人公推为云间派之盟主,[2]人称“云间绣虎”,其后又有西泠十子,皆出陈子龙之门。[3]可知陈子龙诗歌成就极高,尤其擅长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也有不少佳作。钱锺书《谈艺录》称“陈卧子结有明三百年唐诗之局”,又说“大才健笔,足殿明诗而无愧”。著作收入《陈忠裕公全集》,编有《皇明经世文编》。
参考文献
- 艾维四:《陈子龙》,第141页;计六奇:《明季南略》,第279页;《世祖实录》第三十二卷
- 彭孙遹《金粟词话》说:“近人诗余,云间独盛。”
- 毛先舒《白榆集•小传》说:“十子皆出卧子先生之门。国初,西泠派即云间派也。”
- 《柳如是别传》
研究书目
- 孙康宜着,李奭学译:《陈子龙柳如是诗词情缘》(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
- 叶嘉莹:〈从一个新的理论角度谈令词之潜能与陈子龙词之成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金原泰介:〈几社八股文的思想──以陈子龙为考察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
维基文库中该作者的作品: 陈子龙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