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

阮籍210年—263年),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中国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官员,“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人称阮步兵。与嵇康并称嵇阮

生平与思想

父亲阮瑀,为曹操文吏,多出章表[1],位列「建安七子」之一[2]。阮籍年幼丧父,家贫勤学,少年即通诗书。曹爽辅政时,召为参军,后任从事中郎、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官。高贵乡公即位,封关内侯。阮籍本有辅佐天子,济世安民之大志[3],但苦于时运,在司马懿司马昭父子执政下任官,动辄饮酒佯狂。司马昭想为儿子司马炎求娶阮籍的女儿,阮籍连续醉酒六十多日,司马昭找不到提出求亲的机会,只得作罢。阮籍最终得以年寿终。曾登广武而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4]

阮籍的思想可以分为两阶段。早年阮籍信奉儒家思想[5],自述:「昔年十四五,志尚好诗书。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6]甚至有「视彼庄周子,荣枯何足赖」[7]的诗句,表达对于庄子想法的不认同。[5]可是后来阮籍观察到当时的政治现实的残酷之后,逐渐接受老庄的思想,着有《大人先生传》、《达庄论》等文章,批判儒学的想法。因为在那个政治险恶的年代,即使有济世思想,作为文人也会在政治上不得意。面对同时代文人被诛杀的命运,导致对于现实的希望破灭,自然会趋于消极的避世思想。[8]阮籍这些充满老庄思想的文章,对当时的玄学潮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阮浑,字长成,知名京邑。西晋太康时为太子庶子。早卒。

特异行径

南朝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中的阮籍形象。

在《三国志·裴松之注》、《世说新语》、《晋书》里,记录了许多阮籍的特异的行径,显示了他独特的价值观。

以「孝道」为例,《三国志·裴松之注》记载阮籍是个很孝顺的人,居丧的时候虽然不按照一般礼俗,却因悲伤而损害健康,险些因此丧命。[9]世说新语》也有相似而更具体的记载,例如:阮籍曾在母亲丧礼时,仍然喝酒吃肉,连在司马昭面前也一样[10],却在下葬之际吐血数升。[11]不仅如此,阮籍对于来吊唁的人,如裴楷嵇喜等,也不按照礼法来接待,甚至对嵇喜作白眼;而嵇喜的弟弟嵇康听了兄长吊丧时遇到的不愉快经验,于是带了琴与酒前去吊丧,阮籍才青眼以对。[12]除了不遵守丧礼的礼法之外,阮籍对其他的礼法也呈现漠视态度。例如他对待女性,也毫不避嫌,还说:「礼岂为我设邪!」[13]甚至在当时权势极大的司马昭面前,阮籍也表现得不拘礼法。[14]

三国志·裴松之注》记载:阮籍常常独自驾车,漫无目的出游,直到前方无路可走时,就痛哭而折返。[15]

艺术成就

咏怀诗

阮籍最出名的作品是《咏怀诗八十二首》。《咏怀》是用诗歌记下外界所见所闻的种种事物、与内心感情对外界种种事物的触发、感动。[16]这些作品可能是阮籍晚年编集平生所作五言诗,而总题为「咏怀」[17]。《咏怀》的第一首,被认为有序诗的作用[17]

咏怀·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衿。孤鸿号外野,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前两句,写夜晚不能成眠,为了排遣,而起身弹琴;三至六句,写所看到、感到与听到的景象,塑造了一份寒冷、孤独、寂寞的感发;末两句写徘徊与徬徨中,无可安排的忧思烦乱感情。[18]

这首提到的「忧思」,冯沅君陆侃如认为:「阮籍到底「忧思」些甚么?我们纵观他的八十多首诗,知到他所忧思的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无常』。」冯沅君、陆侃如进一步举例:这些无常,包括友谊的无常、身家生命的无常、富贵的无常、名誉的无常等。以《咏怀》第二首为例,这首诗讲的是「友谊的无常」[19]

咏怀·其二 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交甫怀环珮,婉娈有芬芳。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感激生忧思,谖草树兰房。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

这首诗写原先认为是美好的、可信赖的事物,最后幻灭丧失的悲哀[20],字面上写的是爱情。这首诗用了许多典故(《列仙传[21]、李夫人[22]、《登徒子好色赋[23]、《诗经[24]等),前四句写两位仙女与年轻人郑交甫相遇,仙女赠给交甫一只环珮;五至八句写女子的美貌,这美好的感情令人千载难忘;九至十二句写事与愿违,最后他们是分开了;最后二句「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点出作者的感叹:如果像这样金石之交的感情都会改变的话,那我们还能够掌握些什么呢?[20]

音乐

古琴琴曲《酒狂》传为阮籍所作。按《神奇秘谱》题解为:是曲也,阮籍所作也。籍叹道之不行,与时不合,故忘世虑于形骸之外,托兴于酗酒,以乐终身之志。其趣也若是,岂真嗜于酒耶?有道存焉,妙在于其中,故不为俗子道,达者得之。现流传最广的是1957年姚丙炎根据《神奇秘谱》打谱的版本。[25]

评论

  • 文心雕龙》:「正始明道,诗杂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浅。惟嵇志清峻,阮旨遥深,故能标焉。」说明了阮籍和嵇康是为正始文学的两位代表性诗人。
  • 钟嵘诗品》置阮籍诗于“上品”,评曰:「咏怀之作,可以陶性灵、发幽思。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洋洋乎会于风雅,使人忘其鄙近,自致远大。颇多感慨之词。厥旨渊放,归趣难求。」其中「厥旨渊放,归趣难求」说明了阮籍的诗充满了象征性、神秘性,难以悟透其主旨。
  • 南宋豪放派词人叶梦得很推崇嵇康的气节而对阮籍评价很差,认为阮籍依附司马氏,得到司马昭特殊保护,为公卿作劝进表,则是其依附司马氏的真情流露,甚至还说阮籍“若论于嵇康前,自宜杖死”,“籍附昭,乃裩中之虱,但偶不遭火焚耳。使王凌毌丘俭等一得志,籍尚有噍类哉!”其憎恶之情溢于言表。

风格比较

阮籍与嵇康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但不同于嵇康的情感外放、激烈,甚至面临杀身之祸时,还不愿意向当权者低头。阮籍虽然有很多不容于世俗的行为表现,例如「青白眼」、「大醉六十日」、「遭母丧,饮酒食肉」等[26],但个性谨慎的他,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他虽然在司马氏父子手下作官,但那并非出于他本意。正因为这样,阮籍的内心比任何人都矛盾,对政治现实的不满和隐忍,也让他比任何人都痛苦,表现在诗歌上,也就形成了强烈的神秘性,隐晦是他的诗歌最大特色。《文心雕龙》评曰:『嵇志清峻,阮旨遥深』。

主要作品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阅读此作者作品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晋书·卷049》,出自房玄龄晋书

参考文献

  1. 三国志·王粲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
  2. 曹丕典论论文》。
  3. 晋书》阮籍传:“籍本有济世志……”
  4. 杨慎说:“阮籍登广武而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岂谓沛公为竖子乎?伤时无刘项也。竖子指晋魏间人耳。”(《升庵诗话》卷一三“竖子”条,《历代诗话续编》,页899)
  5. 林家骊注译《新译阮籍诗文集》,台北,三民书局,2001年初版,ISBN 9571433349。导读。
  6. 阮籍《咏怀·其十五》
  7. 阮籍《咏怀·其三十八》
  8. 晋书·阮籍传》:「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9. 三国志·王粲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性至孝,居丧虽不率常检,而毁几至灭性。」
  10. 阮籍遭母丧,在晋文王坐,进酒肉。司隶何曾亦在坐,曰:「明公方以孝治天下,而阮籍以重丧,显于公坐,饮酒食肉,宜流之海外,以正风教。」文王曰:「嗣宗毁顿如此,君不能共忧之,何谓?且有疾而饮酒食肉,固丧礼也!」籍饮噉不辍,神色自若。
  11. 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晋书》卷49
  12. 晋书·阮籍传》: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或问楷:「凡吊者,主哭,客乃为礼。籍既不哭,君何为哭?」楷曰:「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礼典。我俗中之士,故以轨仪自居。」时人叹为两得。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13. 晋书·阮籍传》:「籍嫂尝归宁,籍相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设邪!」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沽酒。籍尝诣饮,醉,便卧其侧。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
  14. 晋书·阮籍传》:晋文王功德盛大,坐席严敬,拟于王者。唯阮籍在坐,箕踞啸歌,酣放自若。
  15. 三国志·王粲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相同记载亦见《晋书·阮籍传
  16. 叶嘉莹《阮籍咏怀诗讲录》,台北,桂冠图书,2000年初版,ISBN 9577302203。第15页。
  17. 林家骊注译《新译阮籍诗文集》,台北,三民书局,2001年初版,ISBN 9571433349。
  18. 叶嘉莹《阮籍咏怀诗讲录》,台北,桂冠图书,2000年初版,ISBN 9577302203。第20—29页。
  19. 冯沅君、陆侃如《中国诗史》。
  20. 叶嘉莹《阮籍咏怀诗讲录》,台北,桂冠图书,2000年初版,ISBN 9577302203。31—39页。
  21. 列仙传》: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游于江汉之湄,逢郑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谓其仆曰:「我欲下请其佩。」仆曰:「此间之人,皆习于辞,不得,恐罹悔焉。」交甫不听,遂下与之言曰:「二女劳矣。」二女曰:「客子有劳,妾何劳之有?」交甫曰:「橘是柚也,我盛之以笥,令附汉水,将流而下。我遵其旁,彩其芝而茹之。以知吾为不逊,愿请子之佩。」二女曰:「橘是柚也,我盛之以,令附汉水,将流而下。我遵其旁,彩其芝而茹之。」遂手解佩与交甫。交甫悦受,而怀之中当心。趋去数十步,视佩,空怀无佩。顾二女,忽然不见。
  22. 「倾城」用汉武帝李夫人的典故。《汉书·外戚传第六十七》:「孝武李夫人,本以倡进。初,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23. 「迷下蔡」用《登徒子好色赋》的典故:「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24. 「谖草」旧日传说是能使人忘却忧愁的草;「膏沐为谁施」,「膏沐」是古代化妆品;「其雨怨朝阳」,「其」是「期望」的意思,只期盼下雨,却艳阳高照。这几句用《诗经·衞风·伯兮》的典故:「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25. 姚丙炎,1981,七弦琴曲《酒狂》打谱经过,《音乐艺术》,pp 26-31
  26. 《世说·任诞》第九:“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后临诀,直言‘穷矣!’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刘注引邓粲《晋纪》曰:“籍母将死,留人围棋如故,对者求止,籍不肯,留与决睹。既而饮酒三斗,举声一号,呕血数升,废顿久之。”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