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曉榮

關曉榮1949年9月7日)是一位台灣紀實攝影師,致力於台灣原住民文化的文獻整理與保存。關曉榮曾赴蘭嶼進行文字與影像工作,並於《人間雜誌》分篇發表〈蘭嶼報告〉,頗獲攝影界重視。[1]除了蘭嶼報告以外,他也曾在1984年赴基隆八尺門記錄當地阿美族勞工的生活,後寫成〈2%的希望與掙扎〉,以此在美國文化中心開辦攝影展。關曉榮曾任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所長,現為該校榮譽教授,著有《尊嚴與屈辱‧國境邊陲‧蘭嶼》、《八尺門手記》等報導攝影集,[2]:97-98影像作品則有《我們為什麼不歌唱》、《國境邊陲1997》、《冰與血2014》等。

關曉榮
出生 (1949-09-07) 1949年9月7日
 中華民國海南特別行政區
国籍 中華民國
职业攝影師、大學教授
头衔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榮譽教授
學術背景
母校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美工科
學術工作
主要領域靜照攝影、紀錄片攝影製作、電視新聞雜誌編導製作
著名作品《尊嚴與屈辱‧國境邊陲‧蘭嶼》
《八尺門手記》

經歷

早期經歷

出生於海南崖縣,父親為中華民國空軍的通訊官。因逢國民黨政府戰敗,全家隨軍隊遷往台灣,居於臺中縣新社鄉(今臺中市新社區)的眷村,當時關曉榮只有三個月大。[2]:19他在新社度過童年時期,直到國小三年級才遷往板橋浮州里。青少年時期的關曉榮不愛讀書,曾打過架,高中時還被編入後段班,雖曾用功考上前段班,但對讀書仍毫無興趣。[2]:20

大學聯考失利後,關曉榮邊打工、邊準備重考,並加考術科,後考取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美工科(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當時國立藝專的教學資源尚不充裕,校方對學生沒有太多要求,讓關曉榮有「荒涼的自由」之感。[2]:20雖然美工科有攝影課,但關曉榮當時對攝影並不感興趣,反而熱衷於文學閱讀,文字因此成為他日後「創作」的重要元素之一。[2]:20

1972年,關曉榮自國立藝專畢業。兩年後投考教職,赴屏東縣恆春國中任教。[2]:21五年半的教學生涯中,關曉榮開始對職場生態產生質疑,加上之後校園民歌風潮帶來衝擊,更讓關曉榮認為現行教育體制是一個僵化、宛如死水的環境,因此在1979年寒假期間辭去教職。

攝影生涯

在恆春國中任教的日子裡,關曉榮結識開啟他攝影生涯的友人,時任臺視家庭月刊編輯的阮義忠,後者教他如何攝影,甚至為關曉榮架了一個暗房[2]:22辭職以後的關曉榮回到台北,一邊開計程車,一邊練習攝影。後來便決定進入《天下》雜誌工作,但因理念與公司相左而辭職,轉至《時報雜誌》擔任攝影師和文字採訪。[2]:23

關曉榮在時報雜誌社專跑藝文新聞。一次機緣下,在基隆八尺門採訪時,當地漁工的工作環境讓他大感震驚,並反思自己安於《時報雜誌》攝影一職的心境,於是決定離職,四處旅行、蒐集資料,並受到幾位台灣攝影師作品的刺激。此時恰巧發生的礦災觸動關曉榮的心靈,因為礦災中的死難者很多是阿美族的原住民,讓他決定展開八尺門的攝影記實之旅,做出「社會報告的一些成績」。[2]:24

攝影作品

〈2%的希望與掙扎〉

1984年,關曉榮在《中國時報》和《人間雜誌》上發表〈2%的希望與掙扎〉,是第一篇以攝影記實八尺門阿美族漁工生活狀況的作品。〈2%的希望與掙扎〉中的2%,指的是當時原住民人口僅佔台灣總人口比例的2%左右;[2]:29而八尺門則是基隆八斗子漁港附近的小地名,因為靠近港口而成為漁工的聚居地。基隆市在1950年代因經濟發展而吸引不少阿美族勞工北上求職,其中擔任漁工者便聚居於八尺門一帶。然而,八尺門屬於國有地,其上的原住民部落被視為違章建築,履遭拆遷。關曉榮便以此為題材,參與、記錄八尺門阿美族漁工的日常、工作和土地抗爭,並以報告的形式發表在《中國時報》和《人間雜誌》上。[2]:28

〈蘭嶼報告〉

結束〈2%的希望與掙扎〉報告後,1987年,關曉榮前往蘭嶼,展開又一系列的攝影記實工作。蘭嶼的主要居民為達悟族人,他們是台灣原住民族中唯一的海島民族,以捕魚、農耕為主要產業。關曉榮在那裡除記錄達悟族人的生活、工作、祭儀外,也深入探討漢人文化對達悟族人在環境、觀光、教育、醫療、文化上的影響,然後自1987年4月起分篇發表於《人間雜誌》,題為〈關曉榮蘭嶼記事系列報導〉,自第18期始,至第36期止。

關曉榮的蘭嶼攝影作品因為數眾多,且專注突顯「蘭嶼」、「達悟族」主題而受到攝影界重視[1]。在此之前雖也有攝影師以蘭嶼為主題,但相片和文字數量均不及關曉榮。[3]關曉榮的部份蘭嶼作品之後常被媒體或學術界引用,例如〈抗議中的青年領袖與核廢料儲存廠廠長〉等。[4]除了達悟族人的反核廢料運動外,關曉榮也拍攝一系列「漢化教育」作品,藉以突顯漢人教育對傳統達悟族文化的影響。他認為漢化教育不僅沒有從達悟角度來思考,而且還加諸漢人中心的價值觀在達悟學童身上,是一種灌輸意識形態的行為。[5]

參考文獻

  1. 張照堂. . 《台灣攝影年鑑綜覽:台灣百年攝影~1997》 (臺北市: 原亦藝術空間). 1998 (中文(臺灣)).
  2. 王悅雯. .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藝術與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臺北市: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2005 (中文(臺灣)).
  3. 陳佳琦. . 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臺南市: 國立成功大學). 2002 (中文(臺灣)).
  4. . 《人本教育札記》 (臺北市: 財團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2000, (138): 68–83 (中文(臺灣)).
  5. 關曉榮. . 《尊嚴與屈辱.國境邊陲-蘭嶼.造舟》 (臺北市: 時報文化): 142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