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致祿

閔致祿韓語:1800年1月17日—1858年10月23日),元德棲霞本貫驪興閔氏朝鮮王朝晚期官員,是朝鮮高宗正室明成皇后的父親[1][2]

生平

閔致祿生於正祖己未十二月廿三日,父親閔耆顯,母親為第三任繼室夫人鄭氏。閔耆顯的高祖父是西人黨重臣閔維重,是仁顯王后的父親、受封驪陽府院君,配享孝宗廟庭;曾祖父閔鎭厚是仁顯王后的大哥,配享景宗廟庭,祖父閔翼洙官至司憲府掌令[3][4]

純祖十一年(1811年),閔耆顯在開城府擔任留后時任上病故,臨終前將閔致祿託付給時任敦寧府主簿的吳熙常,讓兒子拜他為師;幾年後,吳熙常將大女兒許配給閔致祿。在屢試不第之下,閔致祿於純祖二十七年(1827年)藉蔭襲出任章陵(定遠君陵寢)守園官[5]。純祖三十三年(1833年)三月,元配吳氏過世,生前僅育有一女早夭;她過世後,吳熙常也於同年八月病故[4][6][7]。閔致祿繼室夫人李氏育有一子三女,但是除了小女兒明成皇后以外,其他兒女也都夭折。為母丁憂以後,憲宗九年(1843年)任司饔院主簿,參與孝顯王后國喪事宜[8],後官至掌樂院僉正。哲宗時,閔致祿外調出任德川郡守,遭御史趙鶴年弹劾去職;當時年僅四歲的明成皇后被父親抱著逃跑時,不慎從牆上摔下而在腳上留下疤痕,令她對趙鶴年家族懷恨在心[5][9]

哲宗八年(1857年)十一月廿八,閔致祿任榮川郡守,不過當時他已患「風痺」多年,於第二年秋天辭職;哲宗九年(1858年)九月十七日病逝,享壽六十歲[5][10]

身後

閔致祿過世後,初葬於驪興閔氏位於驪州金橋里的家族墓地,曾遷墓到堤川利川廣州保寧;2003年遷回原址,位於京畿道驪州市加南邑安金里[11]

閔致祿是閔維重奉祀孫,但是生前並無後嗣。哲宗十二年(1861年),朝廷下令求訪驪陽府院君祀孫,因此閔致祿族兄閔致久次子闵升镐成為閔致祿嗣子,主持祀事[12][13][14]高宗三年(1866年),由於獨生女成為朝鮮高宗的王妃,閔致祿按例獲追贈驪城府院君,後加谥号純簡[15][16]。1875年,閔致祿遺孀李氏、閔升鎬父子三人遭炸彈暗殺,於是將閔泳翊过继給閔升鎬,奉祀閔維重、閔致祿兩位府院君[17][18]。閔泳翊後來長期流亡上海租界不回朝鮮,大韓帝國時期,由閔泳瓚(閔升鎬姪兒)代理祀事;驪興閔氏宗族曾將閔珽植、閔俊植過繼給閔泳翊,但是後續都罷養,他在1914年於上海病逝。到朝鮮日治時期的幾起訴訟中,閔泳翊的家產由他在中國所生庶子閔庭植繼承[14][19]

家族

  • 祖父:閔百奮(1723-1793),字興之,官至成均館大司成、兼同知義禁府事五衛都摠府副摠管[1]
  • 祖母:青松沈氏(1722-1760),沈重賢次女、金光澤外孫女[20],生一男一女
  • 繼祖母:清州韓氏(1742-1818),韓光鼎的女兒、白受一外孫女,沒有生育
    • 姑母:驪興閔氏(1748-1820),與洪秉順育有一子一女
      • 表哥:洪章燮(1785-1851),字君憲,官至長城府使[21];有四子一女
      • 表姐:南陽洪氏(1787-1862),與廣平大君後代李忠淵育有二子一女[22]
    • 父:閔耆顯(1751-1811),字子慶,官至參判兼同知經筵義禁府事五衛都摠府副摠管
    • 前母:咸安趙氏(1749-1764),趙重瞻的女兒、李顯重外孫女
    • 前母:星州李氏(1763-1792),李悌源的女兒
    • 母親:延日鄭氏(1773-1838),鄭在順長女、黃棖外孫女[23]

參考來源

  1. . [2020-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4).(第71面)
  2. 金永壽. . 韓國古典綜合DB. [2023-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7).
  3. . 한국역대인물 종합정보시스템. [2023-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9).
  4. 吳熙常. . 韓國古典綜合DB. [2023-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7).
  5. (PDF). 디지털 장서각. [2023-12-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12-27).
  6. 吳熙常. . 韓國古典綜合DB. [2023-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7).
  7. . 韓國古典綜合DB. [2023-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7).
  8. . 디지털 장서각.
  9. 黃玹. . 韓國古典綜合DB. [2023-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9).
  10. . 《承政院日記》. [2023-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9).
  11. . 여주시청.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2).
  12. . 《承政院日記》. [2023-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30).
  13. . 《承政院日記》. [2023-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30).
  14. 吉川美華. . CORE.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30).
  15. . 《承政院日記》. [2023-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9).
  16. . 《承政院日記》. [2023-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9).
  17. 黃玹. . 韓國古典綜合DB. [2023-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9).
  18. . 《承政院日記》. [2023-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30).
  19. 鄭喬. . 한국사데이터베이스.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2).
  20. . 仁濟大學族譜圖書館. [2021-01-27].
  21. . 《承政院日記》. [2023-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9).
  22. . 장서각기록유산DB. [2023-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9).
  23. .
  24. 吳福根 (编). . 回想社. 1991-05: 3–4.
  25. . FamilySearch. [2021-01-25].(第六卷,第30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