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顯王后
仁顯王后 閔氏(韓文:,1667年—1701年),本貫驪興,閔維重與繼室恩津宋氏之次女,朝鮮王朝肅宗李焞之第一繼妃。
仁顯王后 | ||
---|---|---|
| ||
姓 | 閔 | |
封號 | 王妃→廢妃→王妃 | |
徽号 | 懿烈貞穆 | |
尊號 | 孝敬淑聖莊純元化 | |
本貫 | 驪興 | |
出生 | 1667年陰曆4月23日 追慕洞 | |
婚年 | 1681年 | |
婚姻名份 | 繼室 | |
逝世 | 1701年陰曆8月14日 昌德宫景春殿35歲 | |
谥号 | 仁顯王后 | |
坟墓 | 明陵 | |
親屬 | ||
父親 | 驪陽府院君閔維重 | |
母親 | 恩城府夫人恩津宋氏 | |
夫 | 朝鮮肅宗李焞(1661年-1720年) | |
夫之父 | 朝鮮顯宗李棩 | |
夫之母 | 明聖王后金氏 | |
夫之元配 | 仁敬王后金氏 | |
夫之繼室 | 禧嬪張氏 仁元王后金氏 | |
養子 | 朝鮮景宗李昀[1] |
生平
閔氏生於朝鮮顯宗八年(清康熙六年)四月二十三日,肅宗七年五月(1681年),以15歲之齡被選為第一繼妃,然而入宮多年尚未生下子女。肅宗十五年(1689年)五月四日,因受到禧嬪張氏的陷害,肅宗以儒家的七去之惡的善妒無子兩項罪名將她廢去王妃名銜並逐出宮[2],在感古堂安國洞度過六年貧困的生活。
其後因為肅宗漸漸厭倦禧嬪張氏,同時更加懷念閔氏,因此在肅宗二十年(1694年)四月十二日將閔氏迎回宮,入住景福堂[3];六月一日舉行冊妃禮,正式復位又受到禧嬪張氏詛咒[4]。肅宗二十七年(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閔氏於昌慶宮景春殿因病去世,年僅35歲(虛歲),贈諡「仁顯」、殿號「敬寧」。肅宗三十九年(1713年)追上尊號「孝敬」;景宗二年(1722年)加上徽號「懿烈貞穆」;英祖二十九年(1753年)加上尊號「淑聖」;五十二年(1776年)加上尊號「莊純」;高宗二十七年(1890年)加上尊號「元化」,全稱「孝敬淑聖莊純元化懿烈貞穆仁顯王后」。
肅宗後悔莫及,決定自己死後與仁顯王后合葬,其墓地稱為「明陵」,仁顯王后一生峰迴路轉,其氣節高尚,史家多稱她為百年難得的賢妃。
另外,由於仁顯王后的悲劇,使得肅宗哀痛之餘,除了賜死涉嫌以巫蠱詛咒仁顯王后的禧嬪張氏外,更於肅宗二十七年十月七日(1701年)下旨,「自今著爲邦家之典, 不得以嬪御登后妃。」[5]希望後世子孫不要以妾為妻,以免後宮懷有奪嫡之心。
家族
- 祖父:江原道观察使閔光勳(1595年-1659年),字仲集。
- 祖母:延安李氏,刑曹判书延原府院君李光庭之女。
- 外祖:宋浚吉(1606年-1672年),东国十八贤之一。
曾飾演仁顯王后的藝人
電影
片名 | 首映 | 演員 | 備註 |
---|---|---|---|
張禧嬪 | 1961年 | 趙美鈴 | |
妖花張禧嬪 | 1968年 | 太賢實 |
註釋
- 《列聖王妃世譜》前母封海豊府夫人,德水李氏,吏曹判書李景曾之女,崇禎戊辰生,壬辰卒,享年二十五,合葬。
- 《列聖王妃世譜》母封恩城府夫人,恩津宋氏,左叅贊浚吉之女。崇禎丁丑生,壬子卒,享年三十六,合祔。
- 《陶菴先生集·皇考妣阡表》、《陶菴先生集·先考墓誌》
- 閔鎭厚→閔翼洙→閔百奮→閔耆顯→閔致祿→明成皇后。
- 閔鎭遠→閔亨洙→閔百祥→閔弘燮(養子)→閔致三(養子)→閔台鎬(養子)→純明孝皇后。
- 李縡《陶菴先生集·姨弟申君墓誌》
- 李縡《陶菴先生集·郡守申公墓誌》
- 《列聖王妃世譜》後母封豊昌府夫人,豊壤趙氏,生員貴中之女。崇禎後己亥生,辛酉卒,享年八十三,墓在龍仁壽院洞。
- 閔鎭永→閔樂洙→閔百述→閔端顯(養子)→閔致久→純穆大院妃
參考來源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