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路先锋爷庙
开路先锋爷庙,又称石牌公庙、庆安堂、庆安堂遇难工人祠,是位于台湾宜兰县苏澳镇的英烈祠、有应庙,在苏花公路116.7K处旁,祭祀为开辟此路而罹难的日本与台湾籍施工人员。
开路先锋爷庙 | |
---|---|
![]() | |
基本 | |
位置 | ![]() |
主神 | 开路先锋爷 |
例祭 | 农历六月十四、中元节 |
地图 | |
沿革
台湾日治时期,有两名日本人因开辟东海徒步道(今苏花公路前身),在乌严吊桥旁的工寮意外被炸死,因此立碑纪念[1]。此碑1917年立,原名「遭难碑」,当地人称为「石牌公」[lower-alpha 1],后来陆续增至六人,至台湾战后时期改名为「开路先锋碑」,继续记录因公殉职者到十三名[3],如1950年殉职的公路局第四区工程处第三工务段首任段长吴锦文[4]、1973年殉职的公路局第四区工程处技工丁培俊等[5]。
.jpg.webp)
在1977年完成徒步环台湾岛的周西伯[lower-alpha 2]于次年的《民生报》以「庆安堂遇难工人祠」称呼,并说因道路至为险阻,行经时须特别谨慎[8]。
约1996年,长年承包苏花公路改善工程的李朝松[lower-alpha 3],感念自己承做苏花公路工程平安顺利,更敬佩在苏花公路付出的人,所以集资盖新庙,获得公路总局四区工程处人员、卡车司机、矿场业者、东澳、南澳乡居民共襄盛举,建庙花费新台币三百多万元[1]。1997年新庙落成,冠名「庆安堂」[6]。搬进庙里供奉的纪念石重写上「开路先锋爷」,庙取名为「开路先锋爷庙」[1]。此外该庙也有「石牌公庙」的名称[1][10]。
庙旁还设有以山涧水清扫的厕所,以及提供旅客休息的设施[1]。
祭祀
农历六月十四和中元节(七月半)[lower-alpha 4],信徒会准备丰盛的牲礼祭拜[1],公路局第四区工程处、苏花公路段公路局司机工会、卡车工会也每年都会来祭拜[2][11]。
香火鼎盛来自于口耳相传的一些故事。司机林顺火说一天深夜从花莲开卡车返回宜兰,行经乌石鼻时忽天色蒙然,气氛诡异。他看到有全身白色的一人从断崖下冉冉升上来,飘飘然毫不费力,就站在不远处的路边。当车子接近时,才发现是一名头扎白色布巾、上身赤裸的捆工,当时他吓得牙齿打战、手脚发软,远处忽然射来一道红黄色的强光,捆工就不见了。待卡车经过石牌公处时,林顺火认为红光就来自石牌公,顿起恭敬之心,下车礼拜。[6]
创意旅行社游览车事故发生后,前南澳工务段段长陈世昌建议可将罹难的廿六人与苏花公路112.8K处罹难的三人在此庙里安奉,认为如此用路人也会比较安心[10]。
注释
参考
- 吴淑君. . 《联合报》. 2003-07-08 (中文(台湾)).
- 彭瑞金 (编). . 《苏澳镇志下卷》 (宜兰县: 宜兰县苏澳镇公所). 2014-06: 页715–716. ISBN 9789860392845 (中文(台湾)).
- 崔祖锡. . 《台湾山岳》 (台湾: 台湾山岳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3-05-31, (第108期) [2017-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3) (中文(台湾)).
- 王峻祺. . 《自由时报》. 2015-11-24 [2017-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中文(台湾)).
- . 《联合报》. 1973-07-04 (中文(台湾)).
- 简浴沂. . 《中国时报》. 1998-09-05 (中文(台湾)).
- 习贤德. . 《联合报》. 1978-08-23 (中文(台湾)).
- 周西伯. . 《民生报》. 1978-04-22 (中文(台湾)).
- 姜炫焕. . 《联合晚报》. 1993-05-27 (中文(台湾)).
- 吴淑君. . 《联合报》. 2010-11-06 (中文(台湾)).
- 简惠茹. . 《自由时报》. 2016-08-15 [2017-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1) (中文(台湾)).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开路先锋爷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