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滨乡
长滨乡(阿美语:Kakacawan,台湾话:),旧称「加走湾」,位于台湾台东县最北端,花东海岸中段,呈一南北狭长形状,南距台东市约80公里,北距花莲市约90公里。族群结构上有隶属台湾原住民族的阿美族、噶玛兰族、西拉雅族及汉人闽南人、客家人、外省人等,其中以阿美族为主要族群[1],地方通行语为阿美语[2]。
长滨乡 Changbin Township 旧称:加走湾 | |
---|---|
乡 | |
从上至下、由左至右:八仙洞、金刚大道、灵岩洞 | |
![]() | |
坐标:23°19′N 121°27′E | |
国家 | ![]() |
省 | 台湾省 |
上级区划 | 台东县 |
下级区划 | 6村113邻 |
政府 | |
• 行政机构 | 长滨乡公所 (立法机关:长滨乡民代表会) |
• 乡长 | 李光兰(长滨乡乡长列表) |
面积 | |
• 总计 | 155.1868 平方公里(59.9180 平方英里) |
海拔 | 361 公尺(1,184 英尺) |
人口(2024年2月)(2,887户) | |
• 总计 | 6,627人 |
• 排名 | 9 |
• 密度 | 42.7人/平方公里(111人/平方英里) |
时区 | 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
邮递区号 | 962 |
户政数据代码 | 10014080 |
毗邻 | 成功镇;花莲县丰滨乡、玉里镇、富里乡 |
网站 | http://www.changbin.gov.tw/home.php |

经济产业以农业为主,从事农业的人口约占全乡就业人口的七成左右,西侧丘陵地区先后曾有种植热带栽培作物、香茅、金针、水果等作物,后因当地移民陆续迁走而产业没落,东侧平原地区则主要从事水田耕种,对外联系道路主要依赖台11线[3]。境内著名的八仙洞遗址为主要的观光景点,其所属的长滨文化为台湾最古老的文化。
历史

长滨乡旧称「加走湾」(Kakacawan),其地名由来有三种说法:一是自阿美族语「Pikakasawan」译音而来,其意为「瞭望台」;该名称反应出清治时期末期之际,因应大量外族(西拉雅族、噶玛兰族等)的移入,造成与当地的阿美族起冲突,阿美族人乃设立瞭望台,派人于此巡逻、守望之历史背景;二是根据平埔原住民的说法,此地曾为阿美族人的猎场,因为挂满许多猎物而引来跳蚤,因而取跳蚤的台语谐音,称之为「加走」。清光绪年间渐有汉人移入;三是长滨第一批移民为屏东平原马卡道族,因为思念原乡屏东(原居地赤山、万金及五沟水的东方,中央山脉南靡依西有一座「加走山」,山里有「加走社」),便把「加走湾」下庄北边的山丘取名为「加走山」,又因下庄海岸线弯曲,因而取名「加走湾」,马卡道族为长滨最早的移民屯垦者,最早迁入的时间为咸丰九年(1859年),因此,「加走湾」的由来以此说较有证据性[4]。
日治时期,此地属台东厅管辖,曾设置「加走湾」,在昭和12年(1937年)的日治时期末期,台湾总督府推行「皇民化运动」[4]此地海岸线长达28公里,易名为「长滨」,设置「」,划归台东厅新港郡管辖,内划分为长滨、宁埔、城山、中滨、三间屋、真柄、樟原七个大字,战后改设台东县长滨乡至今。
地理
位置
长滨乡位于花东海岸中段海阶上,为台东县位置最北的乡镇,与成功镇构成台东县的狭地。本乡北邻花莲县丰滨乡、南接成功镇、东滨太平洋、西以海岸山脉与花莲县玉里镇和富里乡为邻。全乡土地总面积155.1868平方公里,约占全县的4.41%,行政区域南北狭长,南北长约28公里,东西宽约8公里[5]:3。
人口
年份 | 人口 | ±% |
---|---|---|
1981 | 15,134 | — |
1986 | 14,007 | −7.4% |
1991 | 12,368 | −11.7% |
1996 | 11,726 | −5.2% |
2001 | 10,228 | −12.8% |
2006 | 8,987 | −12.1% |
2011 | 8,031 | −10.6% |
2016 | 7,399 | −7.9% |
2021 | 6,791 | −8.2% |
来源:. 内政部.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0). |
根据台东县成功户政事务所统计,2023年底长滨乡户数计有2,882户,人口计有6,649人,其中男性人数有3,704人,女性人数则有2,945人,性别比约为125.77,是台东县性别比最高的行政区。乡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村分别是长滨村与忠勇村,2023年底两村人口分别为2,110人与558人[6]。2023年底长滨乡人口的年龄结构中,幼年人口占比仅约6.36%,壮年人口占比约为66.39%,老年人口占比约为27.25%,老化指数达428.37,是台东县人口老化程度最高的行政区[7][8][9]。
政治
历任首长
任次 | 姓名 | 备注 |
---|---|---|
1 | 陈光福 | |
2 | 陈光福 | |
3 | 陈光福 | |
4 | 陈仙勋 | |
5 | 陈仙勋 | |
6 | 陈光福 | |
7 | 黄连发 | |
8 | 黄连发 | |
9 | 林元流 | |
10 | 林元流 | |
11 | 江世崇 | |
12 | 潘荣宗 | |
13 | 潘荣宗 | |
14 | 陈进吉 | 解职 |
14 | 田璋 | 补选 |
15 | 陈德成 | |
16 | 陈德成 | |
17 | 潘淑芳 | |
18 | 潘淑芳 | |
19 | 李光兰 | 现任 |
经济
商业
长滨乡的商业主要为提供居民日常生活的零售业,并保存较为传统的经营方式。1971年,长滨乡从事商业的家数计有132所,商业家数字居台东县的中等,但无任何细项分类的相关数据[13]:320。1986年始有细项统计数据,长滨乡的商业家数增加至160家,其中有过半家数为从事食品杂货零售业,其次是农、畜、水产品零售业,其余尚有布衣、衣着、服饰品服饰零售业、药物零售业与电器零售业等[13]:320-321。1996年,建材零售业成为全乡仅次于食品杂货零售业的第二大零售业,为成长较为迅速的类别,而燃料零售业的家数有7家,在全县排行达到第四位[13]:321-322。2006年,批发业家数由10年前的3家上升至13家,其中又以建材批发业和化学原料制品批发业为主。零售业方面仍以食品杂货零售业的67家最多,全新商品零售业则以21家居次,且在全县家数排行仅次于台东市,高居第二,而文具康乐用品零售业则是此时期成长较为明显的类别[13]:323-324。
教育
国民中学
国民小学
图书馆 |
旅游
文化设施自然景观 |
文化资产遗址
神社
|
相关条目
参考数据
- 引用
- 施添福 1999,第25-27页.
- 55公所 原民「地方通行语」公告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自由时报 2017-10-12.
- 施添福 1999,第27页.
- . 台东县长滨乡万维网. [2019-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2) (中文(台湾)).
- 尹章义等编纂. . . 台东县: 台东县长滨乡公所. 2015 (中文(台湾)).
- . 台东县成功户政事务所. [2022-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2) (中文(台湾)).
- 内政部户政司. . 中华民国 内政部户政司 万维网. [2024-02-09] (中文(台湾)).
- 郑锦晴. . 中华新闻云 (中华日报). 2019-10-16 [2024-02-09] (中文(台湾)).
- 李先凤. . 中央通信社 CNA. 2022-08-15 [2024-02-09] (中文(台湾)).
- . 台东县长滨乡公所. [2021-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1) (中文(台湾)).
- . 台东县长滨乡公所. [2021-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8) (中文(台湾)).
- 尹章义等编纂. . . 台东县: 台东县长滨乡公所. 2015 (中文(台湾)).
- 尹章义等编纂. . . 台东县: 台东县长滨乡公所. 2015 (中文(台湾)).
- 书籍
- 施添福等编纂. . . 南投市: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1999. ISBN 957-02-5255-3 (中文(台湾)).
- 尹章义等编纂. . 台东县: 台东县长滨乡公所. 2015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从维基百科的姊妹计划 了解更多有关 “长滨乡”的内容 | |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多媒体资源 |
![]() | 维基导游上的旅游指南 |
- 长滨乡公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微笑台湾:到长滨 用身心灵与味蕾感受一座小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