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白一

金白一韩语:1917年1月30日—1951年3月28日),大韩民国军人。本名金灿奎(김찬규)。朝鲜创氏改名时日本名为金泽俊南朝鲜战争期间担任韩国陆军第1军军长、获颁太极武功勲章。其子金东明任咸镜北道知事[† 1]以北五道委员会委员长(2013年至今)。

金白一
个人资料
出生金白一
1917年1月30日
 中华民国吉林省延吉县
逝世1951年3月28日(1951岁—03—28)(34岁) 
江原道平昌郡大关岭附近
国籍 大日本帝国(1917-1945)
大韩民国(1948-1951)
获奖太极武功勋章(追授)
军事背景
效忠 满洲国陆军
大韩民国陆军
服役时间1937-1945(满洲国军)
1948-1951(大韩民国陆军)
军衔 上尉满洲国军
中将大韩民国陆军
指挥韩国第1军
参战朝鲜战争
金白一
庆尚南道巨济岛俘虏收容所的金白一铜像
谚文
汉字
文观部式
马-赖式
谚文
汉字
文观部式
马-赖式
本名
谚文
汉字
文观部式
马-赖式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假名
平文式罗马字
日语旧字体

人物

1917年1月30日出生于中华民国吉林省延吉县。读完当地小学后,汉城的普成中学毕业。又返回吉林中学。1936年进入奉天的满洲国军官学校。1937年毕业(第5期),同期的有丁一权(韩国陆军上将、国务总理)、申铉俊韩国海军陆战队首任司令)等。毕业后进入满洲国军服役,以围剿贼匪的功绩升为中队长。最终阶级为上尉[1]

战争结束后回到朝鲜故乡咸镜北道,因曾当过日军怕被共产党清算,与白善烨[† 2]、崔楠根[† 3]等人在1945年12月24日南下汉城[1][2]

1946年2月26日进入军事英语学校[† 4]进修,并以金白一名字加入南朝鲜国防警备队,担任中尉军官。军番55番[2]

后任第3团(负责全罗北道)首任团长,军衔中校。1946年10月金白一结婚时,部队中的左派分子以他利用「军需品举办豪华婚礼」煽动下级官兵骚乱,金白一被降级为副团长,宋虎声少校接任团长[† 5]。1946年12月复职为团长。1947年10月、任警备士官学校校长。1948年7月、任特别部队司令官[1][2]

1948年10月19日丽水-顺天事件发生,他作为第5旅代理旅长参与镇压作战。1949年1月15日、任第6旅旅长。1949年6月5日、任瓮津地区战斗司令官。1949年7月1日、任步兵学校首任校长。1949年9月28日、任智异山地区战斗司令官。以剿除智异山乱军之功在1950年1月15日升任第3师师长。1950年4月22日、任陆军本部行政参谋副长[1][2]

朝鲜战争爆发时,代理正在美国进修的丁一权为作战参谋副长,负责陆军本部作战指挥。1950年7月、任咸昌地区战斗司令官。大韩民国第1军编成后任副军长,同年9月接替金弘壹成为军长。釜山防御圈战役中负责东正面的防御。1950年10月1日,联合国军发起攻势,沿着东海岸北上,突破38线攻入北方。中国介入朝鲜战争,击退联军。

1951年3月27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4月攻势,在骊州美国第八军团召集各军的军长和师长讨论退路。翌日的3月28日在返回江陵途中,因天气恶劣,金白一在江原道平昌郡大关岭附近的上空坠机身亡。2月后的5月9日遗骸被发现,后葬于国立首尔显忠院。死后被追授陆军中将,授予太极武功勋章[1]。1966年6月10日在全罗南道长城郡的陆军歩兵学校塑有他的全身铜像。

2008年,民族问题研究所公布的《亲日人名辞典》将他收录在预定者名单中,2009年被亲日反民族行为真相查明委员会收录在发表的“亲日反民族行为者”704人名单中。

2011年5月27日兴南撤退作战纪念事业协会、咸镜北道6·25战绩纪念事业会举行巨济岛俘虏收容所和兴南撤退作战有功者追悼会,并为他的铜像举行揭幕仪式。而此前在江原道束草因担心市民社会团体的反对而告吹。6月15日,巨济市民团体联合协议会在巨济俘虏收容所遗迹公园金白一将军的铜像前举行了《立刻拆除亲日派金白一的铜像!》的声明,并向其铜像投掷鸡蛋,用黑布遮盖[3]

学歴

  • 满洲恩真中学毕业
  • 汉城普成中学毕业
  • 满洲 吉林中学毕业
  • 满洲 奉天军官学校 5期
  • 大韩民国 军事英语学校 第1期

脚注

  1. 佐々木春隆. 再版.
  2. 白善烨. 第1刷.
  3. . 联合ニュース. 2013-05-16 [2013-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1) (韩语).
  1. 咸镜北道は北朝鲜が支配しており、通常の道知事とは给与体系も异なる大韩民国大统领により任命される次官级の政务职。
  2. 满洲军出身,后为韩国陆军上将。
  3. 满洲军出身,后为韩国陆军中校。
  4. 1945年12月5日にアメリカ军との连络调整のため开校
  5. 韩国光复军少将。1946年10月任官、直后任第3团团长。后为南朝鲜国防警备队总司令官。朝鲜战争开战后被朝鲜人民军俘虏,成为被俘韩国军兵士组成的义勇军司令。后死于北朝鲜。

来源

    参考文献

    • 佐々木春隆, , 原书房, 1977
    • 白善烨, , 草思社, 2000, ISBN 4-7942-0974-6
    • . Searchina. 2011-07-22 [2013-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30) (日语).
    • . 联合ニュース. 2013-05-16 [2013-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1) (韩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