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尉
「上尉」一词在汉语中的使用,最早可追溯至民国初年,南京临时政府设置的军阶。「尉」在古代是武官职称,如县有县尉,朝廷有「中尉」;三公中有「太尉」。
在少数国家,存在大尉军衔,作为上尉的更高一级军衔。在数国军队中,陆军以及空军、海军陆战队的上尉英译为captain,海军上尉称为lieutenant。英国皇家空军上尉则特称flight lieutenant。日本自卫队相当于上尉的阶级简称「1尉」,依军种分为「1等陆尉」、「1等海尉」及「1等空尉」,大韩民国国军、越南共和国军、朝鲜人民军和越南人民军的上尉军阶则称做「」(对应汉字为大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尉则根据条例,可以担任从副连职军官、正连职军官和副营职军官,其中陆军和空军上尉的英文翻译为“Captain" (缩写CPT), 而海军上尉为“Lieutenant” (缩写LT)。 [1] 在1955年军衔制度中则担任副连职军官与正连职军官,其中陆军和空军上尉的英文翻译为“Senior lieutenant" (缩写SLT,俄文原文“Старший лейтенант”),而海军上尉为“Second lieutenant” (缩写2LT,俄文原文与陆军和空军同为“Старший лейтенант”)。
中华民国
- 国防部本部及直属机关:参谋
- 全动署:科员
- 三军司令部:参谋
- 国安会及附属机关:设计师、研究助理、组(科)员、助理设计师
- 陆军:连长、副连长、营辅导长(占缺)
- 海军:补给长、飞弹快艇艇长、舰务官、反潜长、修护长、损管官、保防官
- 空军:飞官、分队长
- 三军官校及国防大学:队长、助教、教官、军医官
- 分署:所长、分队长、科员、小队长、技士、技佐、助理员
美国
美国陆军上尉通常担任连长,或者营/中队的参谋。
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尉通常在营/中队(航空)、团/航空大队(MAG或MACG)或 MAGTF(MEU 和 MEB)中担任参谋,并且可能有机会指挥连、砲台(由6-8门榴弹砲或6-9门火箭炮组成)(砲兵和防空)或各种支队,具有指挥官的头衔。在海军陆战队突袭团中,一名拥有“队长”头衔的上尉指挥着一支14人的海军陆战队特种作战小组 (MSOT)。海军陆战队上尉还担任步兵营武器连和其他一些较大的战斗后勤和航空支持单位的运行官(即副指挥官)。海军陆战队上尉也担任飞机和空中任务指挥官、飞机部门和师领导、航空维修部师官,以及各种作战后勤和航空支持职能部门和参谋部门的负责人 (OIC)。
参考文献
- 人民网. . 中国军网. 北京. [2017-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1)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