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枓奉
金
金枓奉 | |
---|---|
![]() 1955年的金枓奉 | |
![]() | |
任期 1948年—1957年 | |
前任 | 首任 |
继任 | 崔庸健 |
个人资料 | |
号 | 白渊 |
出生 | 1889年2月16日![]() |
逝世 | 1961年4月4日[1]![]() | (75岁)
国籍 | ![]() ![]() ![]() ![]() ![]() |
政党 | 无党籍(1929-1930) 韩国独立党(1930-1935) 无党籍(1935) 民族革命党(1935-1937) 朝鲜民族革命党(1937-1942) 无党籍(1942) 朝鲜独立同盟(1942-1946) 无党籍(1946) 朝鲜新民党(1946) ![]() ![]() 无党籍(1958-1961) |
儿女 | 金海烨(女儿) 金相烨(子) |
父母 | 金敦洪(父) |
母校 | 培材学堂 |
宗教信仰 | 大倧教 |
军事背景 | |
服役 | 朝鲜义勇军 |
军衔 | 最高司令官 |
语名称 | |
谚文 | |
汉字 |
著作 |
---|
生平
1889年生于庆尚道。学生时代曾加入大同青年团。1913年离开汉城培材学堂后任中学教师,同时研究朝鲜语。1917年结婚。1919年参加三一运动的示威,后流亡到上海。
1920年至1923年在上海仁成学校任教。1929年加入韩国独立党。1935年7月参与创立朝鲜民族革命党并当选为该党中央委员。1938年参加朝鲜义勇队。南京被日本占领后金枓奉抵达重庆。由于金枓奉不满中国国民党支持金奎植、金元凤,他于1940年到延安,任朝鲜军政学校校长。1942年任朝鲜独立同盟主席。1945年4月至6月旁听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8月任朝鲜独立同盟主席。日本投降后于12月回到平壤。
1946年2月成立朝鲜新民党,任党主席[2]。8月28日,新民党与北朝鲜共产党合并成立北朝鲜劳动党,金枓奉出任中央委员会委员长。1948年出任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后期改任南北朝鲜劳动党合并成的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委员长,委员长一职由金日成接任。八月宗派事件后被开除出党。去世情况不详,估计在1958年左右被金日成处死。金枓奉有一女儿。
家族
- 父 金敦洪
- 女 金海烨(1941年-?)
- 子 金相烨(1943年-?)
- 弟 金枓白,《东亚日报》记者。
- 堂妹 金孟莲
- 堂妹夫 朴容翰
注释
- 조선말본
- 말모이
参考文献
- . [2023-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3).
-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869页
政党职务 | ||
---|---|---|
前任: 无(首任) |
北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 1946年8月28日-1949年6月30日 |
继任: 金日成 |
政府职务 | ||
前任: 无(首任)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家元首 1948年-1957年 |
继任: 崔庸健 |
前任: 无(首任) |
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 1948年-1957年 |
继任: 崔庸健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