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景雯
邹景雯,国立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法学博士,2017年7月1日接任《自由时报》总编辑,曾任《自立晚报》记者、《自由时报》记者、《自由时报》副总编辑。从事新闻工作三十余年,累积报导与论述超过数百万字,着有《李登辉执政告白实录》、《李登辉给年轻人的十堂课》、《萧万长政坛秘录》、《传略苏志诚》、《风云刘泰英》等书[1]。国家磐石关怀奖章得奖人。
生平
1986年,邹景雯进入「自立报系」担任记者。任职期间,历经了许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例如1988年蒋经国总统过世,李登辉继任总统与国民党主席;1989年,中国发生天安门事件,台湾则推进了一连串的民主改革,在这个关键的转折点上,邹景雯几乎都在历史现场,包括1990年的国是会议,1991年资深国代在阳明山中山楼进行修宪,1992年起延续到1994年国民党内针对总统「直选」与「委选」之争,可谓无役不与。 [2]
1995年,因自立报系易主,邹景雯为《自由时报》挖角,在政治中心主跑中华民国总统府新闻,历经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蔡英文等总统,累积众多的政府高层人脉与消息管道。马英九担任总统期间之马习会,即由邹景雯所独家报导。[3]
2016年蔡英文总统就任,由于邹景雯与蔡英文长期的友好关系,有关蔡政府历次的重要党政人事布局,也屡屡由邹景雯所率先批露。有媒体人认为民进党执政期间,其最为权威。[4]
2016年7月,邹景雯发表国立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国家发展研究所博士论文《李登辉政府1996台海危机管理模式分析》,指导教授为陈明通[5]。
2017年7月起,邹景雯担任总编辑,主持编务之余,仍持续撰写新闻报导与新闻评论。2018年她在接受《铭报》专访时说明:记者是她的身分,也是她的初衷;总编辑则是她现阶段的任务,最优先的责任。这两件事,如果时间管理能够调度得宜,不仅不冲突,而且可以相辅相成。 [6] [7]
邹景雯反共立场鲜明,经常为文批判中国政府、中共政权的威权体制,因此曾遭《环球时报》、《海峡导报》等中国党官媒攻击,指其身为「外省第二代」,竟数典忘祖,成为宣扬「台独」的旗手。[8][9][10]不过邹景雯则认为,媒体的角色就是「秉于事实,做好本分」,《自由时报》没有所谓外界认为的台独立场,只是呈现事实而已。[11]
诉讼
2006年7月20日,《自由时报》以显著篇幅及版面就中华民国总统府成员所涉及国务机要费案进行报道,并且由副总编辑邹景雯撰文。文章提到陈水扁政府为强化对澳洲外交关系,特别成立「南线项目」,以国务机要费进行「机密外交」;并引用匿名发言,指称全案在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大门给钱并进行单据签收等工作[12][13]。联合报系的《联合晚报》亦于2006年7月20日同一天,于第二版刊登标题「官员证实:南线工作窗口拿君悦发票报帐」报导。联合报更于2006年7月21日A2版面持续刊登相关内容,标题「府内核:线民刚好拿扁嫂友人收据...倒楣」。2008年9月5日,陈水扁向最高法院检察署特别侦查组承认南线项目全属捏造[14]。
2010年12月30日,《联合报》【黑白集】探讨有关政府置入性行销的议题,内容提到「现今媒体的恶疾,绝不止在置入性行销」、「真正的媒体丑闻,是用头条新闻刊登『南线项目在北一女门口』付钱那种恶劣行径;……这类新闻在形式上不能区隔,在内涵上更是放话造谣;这是媒体之耻、台湾之耻,却不是『政府置入媒体』、而是『媒体置入政府』」、「这家报纸经常刊出『自由合成』的假照片,甚至连民调也被质疑没有民调中心;这些,也都不是置入性行销,却皆是根本违反了新闻媒体的天条铁律」,但未点名批判《自由时报》[15]。《自由时报》与邹景雯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联合报》刊登道歉启事并赔偿新台币一百五十万元。一审判决《自由时报》败诉,判决指出:《联合报》既无侵害名誉之恶意,复无损害原告于社会之评价。《自由时报》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2012年7月31日,台湾高等法院二审判决驳回《自由时报》上诉,维持原判决[16]。
事件
马习会
2015年在新加坡举行的「马习会」,是1949年之后,两岸政府领导人的首次会面。备受国际瞩目。总统府为布局马习会,事前舖陈了一两个月,从中国点头提出第三地碰面,更长达4个月的保密期,但没想到就在11月4日马总统正式记者会前,被邹景雯于11月3日晚上10点34分在《自由时报电子报》独家揭露。报导指出,由于时值中星建交25周年,习近平是接受新加坡总统陈庆炎邀请,于11月6日与7日到新加坡进行国是访问,在此之前,习近平将先到越南进行参访,而后再转往新加坡。消息曝光后,总统府危机处理90分钟才对外证实,不过,究竟是谁大嘴巴呢?有人把矛头指向立法院长王金平放话,就连掌握党务系统的朱立伦,帮忙安排的外交与国安系统,一共有4个管道通通有嫌疑。各家媒体求证总统府、狂打发言人电话总是通话中,直到晚上11点40分发出声明,午夜12点,发言人陈以信丢出声音档,90分钟危机处理,总统府被迫证实。[17]
空服员罢工
2017年7月31日,《自由时报》总编辑邹景雯发表特稿称,长荣航空藉台风假之由宣布若干航班「被停飞」,幕后操盘者是「左统色彩」的桃园市产业总工会;未来在幕后进行操弄的「职业运动家」准备要发动的是联合大罢工,以瘫痪大众运输、打击蔡英文政府。特稿称,「由于每个个案的背后均来自同一个操盘者,即桃产总、具有左统色彩的工运者;政府追踪发现,这已经超越了单纯劳工权益的问题,进入非以劳工权益为主目的、非常复杂的运动面向……中国共产党讲究『党的建设、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所谓三大法宝,在近来的这些行动中,到处可以看到痕迹」[18]。
2017年8月1日,前工人立法行动委员会首席执行官何燕堂抨击,邹景雯特稿直接将工运抗争当作攻击政府的「国家安全事件」在对待,与2002年泛绿政治人物李明宪、李镇楠与黄宗源指控秋斗是国共两党「国共合作,斗臭台湾」[19]的抹红手段如出一辙,如此法西斯思维令人不寒而栗[20]。
2017年8月2日,台湾电子电机信息产业工会理事长黄宋儒表示,邹景雯特稿发表后,即有网友挖出2013年邹景雯支持秋斗劳工游行、主张媒体业从业人员「应该与劳苦阶级站在一起」的文章[21]。同日,《联合报》【黑白集】指出:「以运输业而言,去年小英(蔡英文)总统一上任即对华航罢工大表支持,至今却发现舆论风向不对。亲绿媒体(《自由时报》)遂发展出『罢工阴谋论』,指有左派『职业运动家』幕后操弄,拟发起联合大罢工,以达瘫痪运输、打击政府的目标;并强调,其源于中共的武装斗争行动。……『空姐背后有共谍』之说,宁非二十一世纪台湾之最大退步?」[22]
2017年9月28日,国际社会主义前进表示,邹景雯特稿证明,蔡英文政府以防止中国共产党渗透为借口推行《国家保防工作法》与《反渗透法》,最终目的是为了镇压工人阶级组织和运动;《自由时报》歇斯底里地散播谎言,「可见台湾工人阶级的斗争已令资本家提心吊胆,下一步他们就会作出大力的法律甚至暴力镇压」[23]。
赵少康回国民党
2021年2月1日,邹景雯揭露内幕:「赵少康前不久主动向国民党主席江启臣表达了重返国民党的意愿,敏感的是,传出赵少康同时还要了中评委的位子」。[24]之后邹景雯又进而报导,最早的引路人是韩冰与许淑华。[25]
消息见报后,2月2日,当时的国民党主席江启臣宣布通过赵少康申请恢复中国国民党党籍一案。然赵少康表示:因为他要入党的事,被自由时报曝光,导致他在周一被迫召开记者会。赵并质问国民党中央「为什么很多内部机密,都给自由时报?这当然是国民党内部泄漏消息,民进党当然不会知道」。他认为「国民党有内奸」,「江主席应该要查一下」。[26] 国民党文传会副主委郑照新也证实:江启臣和赵少康几度会面时确实谈过,将邀请多位过去和国民党有渊源的好朋友「回娘家」并担任中评委,但针对赵少康质疑「有内奸」,郑照新未正面回应,他直接以「请教自由时报总编辑邹景雯:能不能对大家说清楚消息从何而来?」回避外界的追问。[27] [28]
著作
- 《李登辉执政告白实录》(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1)
- 《传略苏志诚:九十年来最具争议的权力人物》(四方书城有限公司,2002)
- 《风云刘泰英:金权王国的最高主宰》(四方书城有限公司,2002)
- 《萧万长政治秘录》(四方书城有限公司,2003)
- 《李登辉给年轻人的十堂课:从乡下青年到权力顶峰的成功诀窍》(四方书城有限公司,2006)
- 《两岸开放二十年回顾与展望》(与吴介民、林碧炤、林正义、周美里、周继祥、邵宗海、许惠祐、张五岳、赵春山、郑端耀合著)(财团法人两岸交流远景基金会,2007)
- 《新时代的台湾:迈向正常国家之路》(与黄昆辉合著)(玉山社出版公司,2018)
- 《自立容颜:这回,他们不再记录别人,而是写下自己的生命故事》(与吴丰山、李永得、向阳、吕东熹、鱼夫、徐璐、谢三泰、王幼玲、胡元辉、陈铭城、苏正平、李琼月、陈彦斌合著)(自立三口组工作室,2021)
参考数据
- . 想想论坛. 小英教育基金会. 2018 [2023-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7).
- . 自立三口组工作室. 2021 [2023-04-05]. ISBN 978626951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5).
- . 2015-11-03 [2023-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5).
- . 2023-01-25.
民进党执政期间,最权威的人事报导,一定是自由时报,特别是总编亲自写的人事报导。
- (PDF). [2023-04-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4-05).
- . 2017-06-22 [2023-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5).
- . 2018-01-12 [2023-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6).
- . 2021-07-19 [2023-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5).
- . 2021-08-18 [2023-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5).
- . 2021-08-13 [2023-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6).
- . 2022-07-03 [2023-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5).
- 邹景雯 台北报导,〈部分国务机要费 用于对澳工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自由时报》,2006年7月20日。
- 邹景雯 专访,〈「中间人」对口官员:在北一女门口给钱并签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自由时报》,2006年7月20日。
- 综合报导. . 《台湾苹果日报》. 2008-09-08 [2014-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 黑白集. . 联合报. 2010-12-30 (中文(台湾)).
- 萧白雪. . 联合报. 2012-08-01 (中文(台湾)).
- 许贵雅、王俊钦. . 三立新闻网. 2015-11-04 [2023-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0) (中文(台湾)).
- 邹景雯. . 自由时报. 2017-07-31 [2023-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5) (中文(台湾)).
- 张丽娜. . 东森新闻报. 2002-11-10 [2013-08-25] (中文(台湾)).
- 何燕堂. . 苦劳网. 2017-08-01 [2017-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2) (中文(台湾)).
- 黄宋儒. . 苹果即时. 2017-08-02 [2023-04-02] (中文(台湾)).
- 黑白集. . 联合报. 2017-08-02 [2023-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4) (中文(台湾)).
- 矛盾. . 国际社会主义前进. 2017-09-28 [2017-12-03] (中文(台湾)).
- 邹景雯. . 自由时报. 2021-02-01 [2023-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1) (中文(台湾)).
- 邹景雯. . 自由时报. 2021-02-04 [2023-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1) (中文(台湾)).
- 陈弘志. . 今日新闻. 2021-02-04 [2023-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1) (中文(台湾)).
- . 中广新闻网. 2021-02-04 [2023-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1) (中文(台湾)).
- . 中广新闻网. 2021-02-04 [2023-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3)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