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路加福音》(希腊语)是《新约圣经正典中,四福音书之一,并与《马太福音》、《马可福音》构成符类福音

这本福音书记述了耶稣一生的生活,详细记载了他的降生、工作、受难复活等相关事迹,并以耶稣升天结束。路加福音是四部福音中对耶稣出生前及童年生活描述最详细的一部。

《路加福音》主题:赦罪的福音─证明耶稣基督是人救主。

关于作者

《路加福音》的作者路加并非福音书里所记载事件的目击证人,也不是十二使徒之一,他甚至可能在耶稣死时还未成为信徒。可是,他在海外传道地区和使徒保罗有十分密切的交往。[1]所以,可以理解,他的写作风格显出他受到保罗的影响。只要把《路加福音》第22章第19节至第20节哥林多前书》第11章第23节至第25节关于最后的晚餐的记载相互比较一下,就可以见到这种风格上的联系。《马太福音》给路加的写作提供了进一步的数据源。为了“准确地查考一切的事”,他亲身访问平许多目击耶稣生平事迹的证人,例如仍然在生的使徒,甚至耶稣的母亲马利亚。路加不遗余力地搜集可靠的细节,以完成这部福音书的著作。

写作习惯

《路加福音》在行文中使用了300多个医学术语。[2]这一现象在其他作者以希腊文书写的《圣经》书卷中并不常见。例如,在谈到大痲疯的时候,路加和其他作者在用语上有所不同。在其他福音书的执笔者看来,大痲疯就是大痲疯;但在医生看来,大痲疯却有不同的深浅程度。例如,路加提及一个人“满身长了大痲疯”;他也说拉撒路“浑身生”。在谈及彼得的岳母时,路加使用了“害热病甚重”的句子,而其他福音书作者则没有这样的表达。[3]虽然其他三位福音书执笔者都告诉我们,彼得削掉大祭司仆人的耳朵,但是只有路加才提及耶稣治愈他的事迹。[4]《路加福音》说:“有一个女人有病灵在身、十八年了,老弯着腰,总不能直起来。”[5]这种口吻像是出自医生之口。这本福音书还记载一个撒马利亚人“用油和酒倒在[伤者]的伤处,包裹好了”。可见,除了“亲爱的医生”路加之外,其他人不会这么仔细地记录急救的情形。[6]

路加福音的特点

《路加福音》的描写比其他福音书更加详尽,而且语言也具有相当的个人特色。下面列出了《路加福音》的一些特点。

  • 至少有六个耶稣神迹和超过十二个比喻是其他福音书没有提及的;
  • 其三分之一的篇幅用来叙述,另三分之二的篇幅用来记载谈话;
  • 路加福音是四本福音书中篇幅最长的一本;
  • 马太的写作对象主要是犹太人;马可则为了非犹太籍的读者,特别是罗马人,写成他的福音书。路加的福音则是写给“提阿非罗大人”的,并且经由他间接传给别的人,包括犹太人和非犹太人在内;[7]
  • 为了使这项记载对于读者来说更具吸引力,路加把耶稣的家谱追溯到“上帝的儿子亚当”,而不像针对犹太读者而写的《马太福音》一样,只是把耶稣的家谱追溯到亚伯拉罕即止;
  • 他特别提及了西面的预言,指出耶稣是“除去列国族面纱”(《圣经新世界译本》)的工具,而且“凡有血气的,都要见上帝的救恩!”[8]
  • 路加也列出了两项线索,我们根据它们可以确定耶稣出生的时候。他在《路加福音》第2章第1节至第2节说:“当那些日子,凯撒奥古斯都有旨意下来,叫天下人民都报名上册。这是居里扭作叙利亚巡抚的时候,头一次行报名上册的事。”当时约瑟和马利亚上伯利恒登记,耶稣就是他们在那里停留时出生的。[9]一位注释家说:“路加总是力臻完全准确的地步,这乃是路加的历史感最彻底的试金石之一。”[10]综上,现今很多历史学家认为路加的确“将一切的事准确地从头查考过”。

精确的记载

19世纪初叶,圣经批评家质疑路加所写的历史记载的准确性。此外,他们声称使徒行传所载的历史是在公元第二世纪中叶捏造出来的。英国考古学家威廉·米切尔·拉姆齐爵士便相信此说。但考证过路加所提及的名字和地点后,拉姆齐却承认说:“我渐渐意识到,这些记载在很多细节上都十分准确真实。”

关于以哥念的争议

拉姆齐写下以上的话时,批评家对于路加的写作是否准确仍未取得共识。他们为了一个争论相持不下。争论牵涉到几个关系密切的城市:以哥念路司得特庇。路加的报道暗示,以哥念跟路司得和特庇不同;他把路司得和特庇称为‘吕高尼的城’(cities of Lycaonia)。[11]可是,路司得距离以哥念比离特庇更近。有些古代历史家把以哥念描述为吕高尼一部分;因此,批评家指责路加没有这样行。

后来在1910年,拉姆齐在以哥念的废墟发现了一个纪念碑,碑文透露该城居民说的是弗吕家语而非吕高尼语。梅里尔·昂格尔博士指出[12]:“从以哥念及邻近一带发现的其他许多铭刻证实,基本上说来,该城可称为弗吕家的城。”不错,在保罗的日子,以哥念是属于弗吕家文化的;这与‘吕高尼的城’不同,因为那里的人说的是“吕高尼的话”。[13]

关于希腊语词“波利塔尔克斯”的争议

圣经批评者也质疑路加用“波利塔尔克斯”一词来指帖撒罗尼迦的地方官。[14]希腊文学从没有采用这个语词。后来,人在这个古城发现了一道拱门,拱门上不但载有若干地方官的名字,还把地方官称为“波利塔尔克斯”——正好是路加所用的字词。W.E.瓦恩在《新旧约语词诠释辞典》[15]一书中解释:“路加写作的准确性因采用这字词而获得证实。”

路加记载的航程

航海专家曾仔细研究使徒行传》第27章所描述的海难细节。据路加说,他与保罗所乘的大船在一个名叫高大的小岛附近遇上从东北刮起的大风。水手们都害怕船会被大风吹到非洲北岸沿海的危险沙洲上。[16]于是,他们以熟练的航海技术成功地把船驶离非洲,向西前行。大风仍然刮个不停。最后,船在马耳他岛的海岸附近搁浅了。当时他们的船已航行了870公里左右。据航海专家们估计,一艘大船在强风中航行,要逾13天的时间才能抵达这么远的地方。他们的计算与路加的记载一致,因为路加指出船在第14天搁浅。[17]快艇手詹姆斯·史密斯考查过路加的航海记载的一切细节之后作出结论说:“这乃是一项真实的记录,是根据个人的亲身经历写成的……除非执笔者亲自目击其事,否则,他若不是个水手,就根本没有可能写出这项在一切细节上都正确无误的航海记载。”

主题特色

本书描述耶稣至善,完全,满有恩慈,荣耀的人性;强调祂是完美的人子,是普世的救主,为世人带来平安,使荣耀归给上帝(2:8-14)。全书的特点如下:

  1. 这是一部文笔典雅的文艺作品和优美的史书,作者先仔细查考有关的数据(1:1-4),才依序编排耶稣的生平事迹(3:1-2)。
  2. 详细记载了施洗约翰的出生;更用了颇长的篇幅报导主的出生和童年事迹。
  3. 常提及被社会轻视的人物,如税吏,罪人,女人和寡妇等等(18:13)。
  4. 强调福音的普世性(2章:10,31-32节;3章:6节;10章:33节;24章:47)。
  5. 强调圣灵的工作(1章:15节;2章:27;3章:16;4章:18;10章:21)。
  6. 书中也注重敬拜的生活,蕴藏四首今日教会的名诗:尊主颂(1:46-55);撒迦利亚颂(1:67-79);荣归主颂(2:14);西面颂(2:28-32)。

主要内容

序言

《路加福音》第1章第1节至第4节为该福音书的序言部分。路加记载说,他已将一切的事准确地从头查考过,并且决意按照合乎逻辑的次序把各事写下来,好使“提阿非罗大人……清楚地明白(这些事)……都是有真凭实据的”。[18]

耶稣的早年生活

这部分经文位于《路加福音》第1章第5节《路加福音》第2章第52节。一位天使向年老的祭司撒迦利亚显现,带给他一个喜讯,说他将会有一个儿子,要起名为“约翰”(即施洗约翰)。但在男孩出生之前,撒迦利亚将不能说话。正如天使所应许,撒迦利亚的妻子伊丽莎白虽然“年纪老迈”,却得以怀孕。差不多六个月之后,天使加百列马利亚显现,说她会凭着“至高者的能力”怀孕,生下一个名叫“耶稣”的儿子。马利亚前往探问伊利莎白,在作了愉快的问候之后,她心花怒放地声明说:“我心尊主(耶和华)为大;我灵以上帝我的救主为乐。”她谈及耶和华的圣名,以及上帝对敬畏他的人所显的恩典。约翰出生的时候,撒迦利亚恢复了说话能力。他声明上帝的慈爱,透露约翰会成为预言者,为耶和华预备道路。[19]

后来耶稣在伯利恒出生。有天使在夜间向看守羊群的牧人宣布这个“大喜的信息”。耶稣的父母按律法给他行了割礼,在圣殿里“把他献与耶和华”。年老的西面和女先知亚拿都发言谈论这个孩子。回到拿撒勒之后,“孩子渐渐长大,强健起来,充满智能,又有上帝的恩在他身上。”[20]耶稣12岁时,从拿撒勒出发前往耶路撒冷探访。他的理解力和回答令当地的教师大感惊讶。

为服事职务作妥准备

这部分经文位于《路加福音》第3章第1节《路加福音》第4章第13节。当时是作为凯撒提庇留在位第15年(公元27年),上帝的声明临到撒迦利亚的儿子约翰身上,于是他出去“传讲象征悔改和赦罪的浸礼”,好使所有人都“看见上帝施行拯救的方法”。[21]当百姓都在约旦河受浸之际,耶稣也受了浸。他祷告的时候,圣灵降在他身上,他的天父从天上对他表示嘉许。这时,耶稣约30岁。(路加附上耶稣的家谱。)耶稣受浸之后,圣灵带领他在旷野里逗留了40天。在那里,撒旦对耶稣提出试探,但却一败涂地,于是就退去,“直到另一个方便的时候”。[22]

在加利利执行的早期服事职务

这部分经文位于《路加福音》第4章第14节《路加福音》第9章第62节。耶稣在家乡拿撒勒的会堂里清楚表明自己的使命,读出以赛亚书》第61章第1节至第2节宗教预言,并将其应用在自己身上,说:“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他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报告上帝悦纳人的禧年。”[23]最初人们对耶稣的话颇有好感,但当他继续说下去,他们的好感就变成愤怒了;他们甚至试图杀死耶稣。于是,耶稣下到迦百农,在那里治愈许多人。人们见过他的神迹后尾随耶稣,希望留住他,但耶稣告诉他们说:“我也必须向别的城声明上帝王国的好消息,因为我是为此被差来的。”[24]他接着转至犹太地区,在其中的会堂里传道。

加利利,耶稣使后来成为十二使徒彼得雅各约翰神奇地捕到大量的鱼。在《路加福音》第5章第10节,他告诉西门说:“从今以后,你要得人了。”于是,他们撇下一切,跟从耶稣。在同一章第17节,耶稣继续祷告、教导人,“主的能力与耶稣同在,使他能医治病人。”耶稣召请后来成为十二使徒的另一人——利未(马太,一个受人鄙视的税吏),去跟从他。利未大排筵席款待耶稣,并有“许多税吏”一同坐席。[25]结果,这导致了耶稣和法利赛人的第一场冲突,以后更有一系列的冲突发生。法利赛人因此怒不可遏,遂密谋要陷害耶稣。

经过彻夜向上帝祷告之后,耶稣在门徒当中拣选了十二使徒。他继续为人治病。然后,耶稣说出载于《路加福音》第6章第26节至第49节的传道演讲。这个演讲和《马太福音》第5至7章的“登山宝训”十分类似,只不过《路加福音》中这一部分篇幅较为简短。耶稣作了一项对照:“你们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上帝的国是你们的。但你们富足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受过你们的安慰。”[26]他劝勉听众对于要爱仇敌、慈悲为怀、乐善好施,并且从心里所存的善发出善来。

耶稣回到迦百农,一个军官派人请求他医治一个病了的奴隶。军官觉得自己不配到耶稣家里请他,于是只请求耶稣在他当时身处的地方“说一句话”,他凭借自己的信仰,奴隶就会不药而愈。耶稣深受感动,说:“我告诉你们,这么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没有遇见过。”[27]接着,耶稣第一次使死者复活。他所复活的是拿因城一个寡妇的独子,因为耶稣“怜悯她”。[28]当时,关于耶稣的消息传遍了犹太,施洗约翰就从狱中派人问耶稣说:“那将要来的是你吗?”耶稣答复使者说:“你们去,把所看见所听见的事告诉约翰,就是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长大麻疯的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29]

在十二使徒陪伴之下,耶稣“逐城逐村地周游各地,传讲和声明上帝王国的好消息”。在耶稣讲完位于《路加福音》第8章第4节至第15节撒种的比喻后,他总结道:“所以,你们要留心怎样聆听;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凡没有的,连他以为自己拥有的也要从他取去。”[30]之后,耶稣继续施行各种神迹。他也赐给十二使徒制服鬼灵的权柄和医治疾病的能力,并且差遣他们出去“传讲上帝的王国和医病”。耶稣也神奇地喂饱五千人,并且在山上改变形貌。第二天,门徒不能治好一个被鬼灵附身的男孩,耶稣却把他医好了。他提醒那些想跟从他的人,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但人子连安枕的地方也没有。”人必须手扶着犁不向后看,才适合进入上帝的王国。[31]

在犹太执行服事职务

(覆盖经文路加福音10章1-13章21)。耶稣另外派出70人去收“庄稼”。这些人成功地执行任务而充满喜乐。耶稣传道的时候,有一个人想证明自己公义,就问耶稣说:“谁是我的邻舍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耶稣说了善心的好撒马利亚人的比喻。有一个人被盗贼打得半死,躺在路旁。在路旁经过的祭司利未人都对他视若无睹。一个受人鄙视的撒马利亚人却停下来,小心翼翼地料理他的伤口,把他擡到自己的牲口上,送到客店里,并且花钱请人照顾他。不错,“怜悯他的”那个人使自己成为别人的邻舍。[32]

在马大家里,耶稣婉转地责备马大过于为家务焦虑。他称赞马利亚拣选了上好的福分,坐下来聆听他说话。耶稣把主祷文传授给门徒,教他们要恒切祷告,说:“要不住恳求,就必赐给你们;要不住寻找,你们就必寻见。”后来他驱逐鬼灵,并宣布“那些听见上帝的话语而又遵守的人”是快乐的。吃饭的时候,耶稣在律法的问题上和法利赛人发生冲突。他宣布他们有祸了,因为他们拿走了“知识的钥匙”。[33]

耶稣再次和群众一起的时候,有一个人向耶稣提出请求,说:“请你吩咐我的兄长和我分开家业。”耶稣回答时指出难题的内核,说:“你们要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然后他设了财主的比方章财主拆了仓房,另盖更大的,但自己却在当天晚上死去,留下财富给别人享用。耶稣一针见血地说:“凡为自己积财,在上帝面前却不富足的,也是这样。”耶稣敦促门徒要先求上帝的王国,然后告诉他们说:“你们这小群,不要惧怕,因为你们的父乐意把国赐给你们。”耶稣在安息日治好一个病了18年的女人。这导致他和反对者进一步冲突,结果他们都哑口无言。[34]

在比利亚执行的后期服事职务

(覆盖经文路加福音13章22-19章27)。耶稣用生动的比喻将听众的注意引到上帝的王国之上。他表明那些追求显赫虚荣的人反会受到贬抑。人若摆设筵席,就当邀请贫穷的、无力回报的人赴宴;这样他就会快乐,‘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他要得着报答。’此后,耶稣说了关于一个人摆设盛大晚宴的比喻。受到邀请的人一个复一个提出推辞的借口章一个说自己刚买了一块地,另一个说自己买了一些牛,还有一个则说自己刚娶了妻。家主一怒之下,派人出去“领那贫穷的、残废的、瞎眼的、瘸腿的来”。他声明起初受到邀请的人,没有一个可以“得尝”他的晚宴。[35]耶稣又设了关于失羊复得的比喻,说:“我告诉你们,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较比为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义人欢喜更大。”[36]另一则比喻提及一个妇人打扫房子,为要找回一个德拉克马钱币。这个比喻也表达类似的要点。

然后耶稣提及一个浪子要求父亲把属他的家产分给他。之后他“任意放荡”,挥霍钱财。最后浪子饥寒交迫,遂醒悟过来,决定回家任凭父亲处置。他的父亲动了怜悯的心,就“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父亲给他一件上好的衣服,为他准备盛筵,“他们就快乐起来。”但他的哥哥却不肯和他们一起作乐。父亲仁慈地纠正他的哥哥,说:“儿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37]

贪爱金钱的法利赛人听到不义管家的比喻之后,就嘲笑耶稣的教训,但耶稣告诉他们说:“你们是在人面前自称为义的,你们的心,上帝却知道;因为人所尊贵的,是上帝看为可憎恶的。”(路加16章15)借着财主和拉撒路的比喻,耶稣表明上帝所嘉许和上帝所不悦的人之间有多大的鸿沟隔开。耶稣警告门徒,他们会遇见使人跌倒的事,“但那绊倒人的有祸了”。他谈及“人子显现的日子”会有许多困难。他告诉门徒说:“要回想罗得的妻子。”[38]借着一个比喻,耶稣提出保证上帝必定会为那些“昼夜呼吁他”的人采取行动。[39]然后,耶稣以另一个比喻责备那些自以为义的人:一个法利赛人在殿里祷告,感谢上帝他自己不像别人一样。一个税吏却远远站着,甚至不敢举目望天,只是祷告说:“上帝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耶稣怎样评论这件事呢?他声明税吏比法利赛人更公义,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40]。在耶利哥,耶稣受到税吏撒该所款待。耶稣说了十个弥拿的比喻。有些人忠信地运用交托给他们的钱财,有些人却把钱财埋藏起来;两者所遭遇的结果形成了强烈的对照。

在耶路撒冷内外执行的公开服事职务

(覆盖经文路加福音19章28-23章25)。耶稣骑着驹子进入耶路撒冷。大群门徒夹道向他欢呼致敬,把他称为“奉主[耶和华]名来的王”。法利赛人要求耶稣责备门徒,耶稣却答道:“若是他们闭口不说,这些石头必要调用起来。”[41]耶稣说了他那论及耶路撒冷毁灭的著名预言,指出耶路撒冷会被尖锐的桩子困住,受人围攻,她和她的儿女要被摔在地上,甚至连一块石头也不留在另一块石头上。耶稣在殿里教导人民,声明好消息,技巧地运用比方和论据去回答祭司长、文士、撒都该人的奸狡问题。耶稣有力地描述末期的重大标记,并且再次提及耶路撒冷会被扎营的军队所围困。由于恐惧将要发生的事,人会吓得发昏。但一有这些事发生,他的跟从者就要‘挺身昂首,因为他们得救的日子近了’。他们务要保持警醒,以求能够成功渡过注定要发生的事情。[42]

在公元33年的尼散月14日,耶稣守了逾越节。之后,他向他的忠信使徒提出“新约”,并且把这约和象征性的晚餐联系起来。耶稣吩咐门徒要举行这晚餐,为的是纪念他。耶稣又对他们说:“正如我父和我立了约,我也和你们立约,去得一个王国。”[43]就在当晚,耶稣在橄榄山上祷告的时候,“有一位天使从天上显现,加添他的力量。耶稣极其伤痛,祷告更加恳切,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叛徒犹大带领暴民前来逮捕耶稣时,气氛变得极为紧张。门徒喊道:“主啊!我们拿刀砍可以不可以?”其中一个门徒实际把大祭司的奴隶的耳朵砍掉,但耶稣责备他们,并把伤者医好。[44]

耶稣在众人挤推之下被带到大祭司家里受审。由于夜寒的缘故,彼得和群众一起在火旁取暖。他在三个场合被人指出是耶稣的跟从者,但他三次都加以否认。就在这当儿,啼了。主转过身来望着彼得,彼得记起耶稣曾怎样预告这件事,于是出去痛哭。耶稣给拉到犹太公会的大堂之后,接着被带到彼拉多面前。敌人控告他颠覆国家,禁止人纳税,并“说自己是基督,是王”。彼拉多获悉耶稣是个加利利人,就把他送到希律那里。当时希律碰巧在耶路撒冷。希律和他的卫兵戏弄耶稣,然后把他送回疯狂的暴民面前受审。彼拉多“把耶稣交给他们,任凭他们的意思行”。[45]

耶稣的死亡、复活、升天

(覆盖经文路加福音23章26-24章53)。耶稣在两个罪犯之间被钉在十字架上。其中一个罪犯嘲弄他,但另一个罪犯却表现信心,请求耶稣在他的国里降临的时候记念他。耶稣应许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46],)然后,一片异乎寻常的黑暗笼罩大地,圣所的幔子从中央裂开,耶稣大声喊道:“父啊,我把我的灵托付在你手里。”他的气就断了。耶稣的尸体给取下来,放在一个从石头凿出来的墓穴里。在该周的第一天(星期日),有些跟耶稣一起从加利利来到耶路撒冷的妇女到墓穴那里去,却找不到耶稣的身体。正如耶稣自己所预告一般,他在第三天已复活过来了![47]

在往以马忤斯的路上,耶稣向两个门徒显现,但没有表露身分。他讲论自己所受的苦,并向他们解释圣经。他们忽然认出他便是耶稣,但他却消失了。他们彼此说:“在路上,他和我们说话,给我们讲解圣经的时候,我们的心岂不是火热的吗?”他们急忙赶回耶路撒冷,把事情告诉其它门徒。就在他们谈论这些事的时候,耶稣在他们中间显现。他们大喜过望,惊诧不已,简直不敢相信。他便‘打开他们的心窍,能从圣经明白’所发生的各事的含意。最后路加描述耶稣升天的情形,以此结束他的福音书。[48]

基督新教观点

借由预言应验增强信心

路加福音帮助人对圣经养成信心,并且强化信心,抵抗冲击。路加提出许多例子去说明希伯来文圣经已获得准确的应验。记载显示耶稣用以赛亚书的杰出预言去描述自己的使命。看来路加运用这点作为全书的主题。[49]这是耶稣引用先知书的场合之一。他也曾引用律法,借此击退魔鬼的三次试探。他又引用过诗篇,问他的敌人说:“人怎么说基督是大卫的子孙呢?”路加的记载含有其他许多采自希伯来文圣经的引文。[50]

正如撒迦利亚书9:9所说一般,耶稣骑着驹子进入耶路撒冷。当时群众喜乐地向他欢呼致敬,并把诗篇118:26的经文应用在他身上。[51]在一处地方,路加福音的两节经文包含了希伯来文圣经预言的六个要点。这些预言是关乎耶稣的屈辱死亡和复活的。[52]最后,耶稣在复活之后有力地向门徒表明整本旧约圣经的重要性。“耶稣对他们说:‘这就是我从前与你们同在之时所告诉你们的话说: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篇上所记的,凡指着我的话都必须应验。’于是耶稣开他们的心窍,使他们能明白圣经。”[53]既然路加和基督教希腊文圣经的其他执笔者都曾经准确解释过希伯来文圣经的应验,我们若留意这些经文的应验,便能够像耶稣基督最初的门徒一样受到启迪而养成坚强的信心。

宣扬上帝的王国

路加的记载自始至终不断把读者的注意引向上帝的王国。这书的起头报导天使应许马利亚会生一个孩子,“他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远;他的国也没有穷尽。”在最后几章,耶稣提及把使徒们带进王国的约中。因此,从起头直到结束,路加都强调王国的希望。[54]他表明耶稣在宣扬王国的工作方面亲自带头,并且派出12个使徒,后来更差遣70个人去从事这件工作。[55]人若要进入王国,就必须专心致志。耶稣很坦率地强调这点说:“让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好了,你却要去把上帝的王国广为宣扬。”又说:“手扶着犁,却望着后面的东西,这样的人就不适合上帝的王国了。”[56]

强调祷告的重要性

路加强调祷告一事。他的福音在这方面十分突出。路加福音提及撒迦利亚在圣殿里的时候,群众正在祷告,施浸者约翰的诞生乃是求子的祷告得蒙垂听的结果,也提及女先知亚拿昼夜祷告。路加福音描述耶稣受浸的时候正在祷告,在拣选12使徒之前彻夜祷告,在改变形貌时也正在祷告。耶稣劝勉门徒要“常常祷告,不可灰心”。他设了一个比方,说一个坚持不懈的寡妇不断恳求法官,直到法官给她主持公道为止;借此耶稣向门徒说明恒切祷告的重要。惟独路加曾提及门徒请求耶稣教他们祷告,以及耶稣在橄榄山上祷告时有天使来强化他;也只有他才记录了耶稣在最后的祷告中所说的话:“父啊,我把我的灵托付在你手里。”[57][58]像路加写他的福音书的日子一样,对今日一切努力遵行上帝旨意的人来说,祷告乃是不可或缺的力量来源。

体现耶稣的特质

凭着敏锐的观察力、流畅生动的文笔,路加使耶稣的教训显得亲切热诚、生气勃勃。耶稣对软弱的人、受压迫和鄙视的人,表现爱心、仁厚、慈悲、怜悯。这正好与文士和法利赛人那种冷漠、死板、狭隘、虚伪的宗教形成强烈的对照。[59]耶稣不断鼓励和帮助那些贫穷的、被掳的、瞎眼的、受压制的,从而为一切想“跟随他的脚踪”的人立下极佳的规范。[60]

参考文献

  1. 提摩太后书》第4章第11节至第24节
  2. 霍巴特(W. K. Hobart). . 1954: 第11–28页 (英语).
  3. 《路加福音》第5章第12节《路加福音》第16章第20节《路加福音》第4章第38节
  4. 《路加福音》第22章第51节
  5. 本译文来自《中文圣经吕振中译本》
  6. 《路加福音》第13章第11节《路加福音》第10章第34节
  7. 《路加福音》第1章第3节至第4节
  8. 《路加福音》第3章第38节《路加福音》第2章第29节至第32节《路加福音》第3章第6节
  9. . : 766–7.
  10. A. Rendle Short. . 195: 211.
  11. 使徒行传》第14章第6节
  12. Dr. Merrill Unger. . 1962 (英语).
  13. 使徒行传》第14章第6节《[[]]》第11章
  14. 使徒行传》第17章第6节,以及《圣经新世界译本》这一章节的脚注
  15. W. E. Vine. . 1996 (英语).
  16. 使徒行传》第27章第14节使徒行传》第27章第17节,《圣经新世界译本》这一章节的脚注
  17. 使徒行传》第27章第27节使徒行传》第27章第33节使徒行传》第27章第39节使徒行传》第27章第241节
  18. 《路加福音》第1章第3节至第4节,引文来自《当代圣经中文版》。
  19. 《路加福音》第1章第7节《路加福音》第1章第35节《路加福音》第1章第46节至第47节
  20. 《路加福音》第2章第10节《路加福音》第2章第22节《路加福音》第2章第40节
  21. 《路加福音》第3章第3节《路加福音》第3章第6节,《圣经新世界译本》
  22. 《路加福音》第4章第13节,《圣经新世界译本》
  23. 《路加福音》第4章第18节至第19节
  24. 《路加福音》第4章第43节,《圣经新世界译本》
  25. 《路加福音》第5章第29节
  26. 《路加福音》第6章
  27. 《路加福音》第7章第7节《路加福音》第7章第9节
  28. 《路加福音》第7章第13节
  29. 《路加福音》第7章第19节《路加福音》第7章第22节至第23节
  30. 《路加福音》第8章第1节《路加福音》第8章第18节,引文来自《圣经新世界译本》中文版
  31. 《路加福音》第9章第2节《路加福音》第9章第58节,引文来自《圣经新世界译本》中文版。
  32. 《路加福音》第10章第2节《路加福音》第10章第29节《路加福音》第10章第37节
  33. 《路加福音》第11章第9节《路加福音》第11章第28节《路加福音》第11章第52节,引文来自《圣经新世界译本》中文版。
  34. 《路加福音》第12章第13节《路加福音》第12章第15节《路加福音》第12章第21节《路加福音》第12章第32节
  35. 《路加福音》第14章第14节《路加福音》第14章第21节《路加福音》第14章第24节
  36. 《路加福音》第15章第7节
  37. 《路加福音》第15章第13节《路加福音》第15章第20节《路加福音》第15章第24节《路加福音》第15章第31节至第32节
  38. 《路加福音》第17章第1节《路加福音》第17章第30节《路加福音》第17章第32节
  39. 《路加福音》第18章第7节
  40. 《路加福音》第18章第13节至第14节
  41. 《路加福音》第19章第38节《路加福音》第19章第40节
  42. 《路加福音》第21章第28节
  43. 《路加福音》第22章第20节《路加福音》第22章第29节,引文来自《圣经新世界译本》中文版。
  44. 《路加福音》第22章第43节至第44节《路加福音》第22章第49节
  45. 《路加福音》第23章第2节《路加福音》第23章第25节
  46. 《路加福音》第23章第43节
  47. 《路加福音》第23章第46节
  48. 《路加福音》第24章第32节《路加福音》第24章第45节
  49. 《路加福音》第4章第17节至第19节以赛亚书》第61章第1节至第2节的应验
  50. 《路加福音》第4章第4节《路加福音》第4章第8节《路加福音》第4章第12节《路加福音》第20章第41节至第44节申命记》第8章第3节申命记》第6章第13节申命记》第6章第16节诗篇》第110篇至第1篇
  51. 《路加福音》第19章记载这件事情
  52. 比较经文《[[]]》第32章第33节诗篇》第22篇至第7篇以赛亚书》第50章第6节以赛亚书》第53章第5节至第7节约拿书》第1章第17节
  53. 《路加福音》第24章第44节至第45节
  54. 《路加福音》第1章第33节《路加福音》第22章第28节至第29节
  55. 《路加福音》第4章第43节《路加福音》第9章第1节至第2节《路加福音》第10章第1节《路加福音》第1章第8节至第(节:耶稣传道工作和差遣门徒的工作。
  56. 《路加福音》第9章第60节《路加福音》第9章第62节,圣经新世界译本的翻译。
  57. 本引文来自《圣经新世界译本》
  58. 《路加福音》第1章第10节《路加福音》第1章第13节《路加福音》第2章第37节《路加福音》第3章第21节《路加福音》第6章第12节《路加福音》第9章第28节至第29节《路加福音》第18章第1节至第8节《路加福音》第11章第1节《路加福音》第22章第39节至第46节《路加福音》第23章第46节
  59. 《路加福音》第4章第18节《路加福音》第18章第9节
  60. 彼得前书》第2章第21节:使徒彼得对耶稣的评价。

参见

外部链接

您可以在维基文库中查找此百科条目的相关原始文献:

阅读圣经

圣经各卷
上一卷: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下一卷:
约翰福音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