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大书

犹大书》(希腊语),天主教称《犹达书》,是《新约圣经》中的第26卷书,是“大公书信”中最前写成的第7卷。

《犹大书》主题:为信仰争辩。

关于作者

犹大书的引言显示,“耶稣基督的仆人,雅各的弟兄犹大,写信给那被召”的。路加福音第6章第16节记载,耶稣原本的十二使徒中有两个人名叫犹大[1]。出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不可能写作此书,另一位使徒犹大,有可能是本书的作者。

但本书作者并没有谈及自己是使徒,相反,在提及使徒时,他用“他们”这个第三人称,似乎没有将自己包括在内。[2]此外,他称自己为“雅各的弟兄”,所指的有可能是雅各书的执笔者,主的兄弟雅各[3]。身为耶路撒冷会众的“柱石”之一,这位雅各广为人知。犹大遂用他去介绍自己。

因此,这位犹大有可能是耶稣的兄弟,经文曾指名提及过他。[4]然而,犹大并没有标榜他与耶稣的血缘关系,相反,他谦卑地强调他是“耶稣基督的仆人”这种属灵关系。[5]

写作背景

犹大的基督徒弟兄正身陷险境! 自基督耶稣死去和复活以来, 有些外来的不法势力已渗进基督徒会众里。正如使徒保罗在大约14年前所警告一般, 仇敌渗入是要在暗中破坏基督徒的信心。(帖撒罗尼迦后书2:3)

弟兄们应当怎样戒备提防这项危险呢? 犹大的信中率直有力的内容提供了答案。 犹大在经文的第3和第4节清楚道出当时的情势: “[我]不得不写信劝你们,……因为有些人偷着进来,……是不虔诚的, 将我们上帝的恩变作放纵情欲的机会。” 纯正教义和清白道德的根基正受到威胁。犹大自觉必须为弟兄的福利而奋斗, 弟兄们亦同样需要为信仰而奋斗。

写作时间

犹大写信给‘被召的人’,但并没有指明某群会众或某个人, 故此他的书信是给所有基督徒广泛传阅的。虽然信中没有提到写作的地点,但最可能是在巴勒斯坦写成。同样难于肯定的是写作的日期。然而,写信的时候必然是在基督徒会众发展的晚期, 因为犹大促请人留意“主耶稣基督之使徒从前所说的话”, 并且看来引用彼得后书3:3的经文。(犹大书17,18)[6]

此外,犹大书跟彼得后书第二章十分类似。这表明犹大和彼得在同一个时期写作,两者都十分关注当时会众所面临的危险。 因此,有人认为犹大书的写作时期大约在公元65年。这个日子也受另一件事实所支持,就是犹大并没有提及加卢斯在公元66年率领大军前来镇压犹太人的叛乱,也没有提及耶路撒冷在公元70年被毁。犹大在信里提及上帝对恶人运行判决一事。按理说来,假若耶路撒冷已经被毁,犹大就无疑会提及上帝所运行的这项判决去支持他的论据,特别是鉴于耶稣曾预告过这件事。

可信性

本书的正典地位在早期曾受到质疑,原因是它的内容引用了后来被从《旧约》正典中除名的伪经以诺书》的一句。

不过,这本书的真确性也受到多方面的支持, 例如:

  • 第二世纪的穆拉托里残片曾提及这本书。
  • 亚历山大城的革利免(公元第二世纪)也接纳犹大书为圣经正典的一部分。
  • 奥利振说这本书“经节虽少, 却充满属天恩典的健全话语”。[7]
  • 特土良也认为这本书是真实无误的。

内容

警戒行淫乱、巫灵和轻视主治的人

在第1-16节,犹大先向被召的基督徒致亲切的问候。接着,他表示他本想谈及救恩,但如今却发觉要劝勉他们竭力保卫真理。因为有些不敬虔的人混了进来,将 神的恩变作放纵情欲的借口。 犹大说这些人‘更否认我们独一的拥有者——我们的主耶稣基督’。[8]犹大提醒他们, 虽然 神曾拯救他的百姓离开埃及,但后来就把那些不信的灭绝了。照样,所多玛、蛾摩拉和周围城邑的人所受永火的刑罚作为鉴戒, 警戒那些‘一味行淫, 随从逆性的情欲’的人。以及那些用灵(作梦的人)——第5-8节。

当时的人如所多玛、蛾摩拉一般大行邪术,“污秽身体,轻慢主治的,毁谤在尊位的神”。当天使长米迦勒为了摩西的尸体跟魔鬼发生争辩时,尚且不敢直接越权责备牠,只是说:“主责备你吧!”然而,当时行巫灵的人,却说话狂妄,毁谤他们所不知道的,像没有灵性的畜类一样。他们行事随从该隐、巴兰和叛徒可拉的途径。他们有如水底的暗礁, 又像没有雨的云彩;像没有结果的树,死而又死,连根拔出,又像汹涌的波涛涌出羞耻来;他们好像流荡的星一般飘忽无定,有墨黑的幽暗为他们永远存留。[9]以诺预言 神会向不敬虔的人施行报应。这些人常发牢骚,怨天尤人,为了利益而不惜阿谀奉承。

劝人要留在 神的爱中

第17-25节,犹大提醒警告说,“末世必有好讥诮的人随从自己不敬虔的私欲而行。”这些人制造麻烦,是‘畜类而没有灵性的人’。因此,‘蒙爱的人’在等候基督的怜悯“直到永生”之际, 要在信仰上创建自己,保守自己留在 神的爱中。他们也要转过来怜悯和帮助软弱的人。在信的末了,犹大通过主耶稣基督将荣耀归与那保守他们不至动摇的“救主——独一的 神”。——第18-21,25节。

参考文献

  1. 参看路加福音中耶稣门徒的记载:路加福音第6章第16节
  2. 参看《犹大书》第17-18节
  3. 加拉太书第1章第19节、第2章第9节
  4. 马可福音第6章第3节
  5. 参看哥林多前书第7章第22节哥林多后书第5章第16节加拉太书第20章第27节
  6. John MacArthur 1, 2, 3, John Jude 2007 101页 "...closely parallels that of 2 Peter (2:1–3:4), and it is believed that Peter's writing predated Jude for several reasons: (1) Second Peter anticipates the coming of false teachers (2 Pet. 2:1–2; 3:3), whereas Jude deals with their arrival (vv. 4, 11–12, 17–18); and (2) Jude quotes directly from 2 Peter 3:3 and acknowledges that it is from an apostle (vv. 17–18)."
  7. The Canon of the New Testament, 1987, by B. M. Metzger, page 138.
  8. 参看《犹大书》第1、3、4节, 《当代圣经译本
  9. 参看《犹大书》第8、9、13节

外部链接

阅读圣经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