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戒寺

超戒寺梵语),又称超行寺超岩寺,古代印度佛教寺院,密宗学术中心。

超戒寺遗址

创建

波罗王朝第四代国王达摩波罗(公元766-829年)所创建。[1]西元1203年被穆斯林所毁[2],遗址仅存残垣断壁。

该寺之地位

那烂陀寺乌丹塔普拉寺(梵 Uddandapura)、婆耆罗沙纳寺(梵 Vajrāsana)并称印度四大寺。

曾为印度佛教大乘佛学中心,十世纪时成为印度金刚乘之(梵 vajrayāna)中心,与那烂陀寺等并列,学僧往来频繁。

此寺甚受波罗王朝各代的国王所护持,成绩优良之毕业学生可得国王授予「班智达」学位(类似今日之博士)。[1]

建筑格局

全寺共有108座殿堂,计有一般佛殿54座,周围有53座大小殿,专门供奉密教诸神像。相传建筑规模胜过笈多王朝的国家寺院那烂陀寺[3][4]

著名人物

  • 释迦师利跋陀罗(,(1127年-1225年),为印度那烂陀寺末任座主。在西藏历史上他被称为「喀什米尔班智达」,着有《菩提道次第摄论》,影响早期萨迦派思想的形成。[5][6]
  • 罗特纳伽罗商底
  • 阿底峡大师入藏之前曾住持此寺(1034-1038年)。[7][8]
  • 那洛巴

参考文献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药师山-附录2
  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华人百科-超戒寺
  3. 佛光大辞典 超戒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释如石,《菩提道灯》抉微,页4。
  4. 释圣严,印度佛教史,法鼓文化,页279。
  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陈武宗,宗喀巴中观思想的初步研究,南华大学宗教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7年6月,页43
  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刘国威,十三世纪以后进入西藏的印度人
  7. 辜琮瑜,西藏密教之父: 阿底峡尊者,法鼓文化,页21。
  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中国大百科全书-超戒寺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