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崁社
赤崁社(西拉雅语:;闽南语:;荷兰语:、、、[1])是台湾17世纪安平地方的西拉雅族部落,位于喜树港(今台南市湾里)。来台的福建漳泉移民以台语汉字「赤崁」音译。至今,台东一带的原住民,仍称台南为。
荷兰统治时期,1625年1月20日荷兰东印度公司首任台湾长官宋克以15匹花布向新港人购买位在赤崁的一块土地,辟建为普罗民遮市街()。1653年,荷兰人在此兴建城堡,称为普罗民遮城(,即今赤崁楼),后为明郑所沿用;而赤崁社居民,则迁往新港社。1807年《续修台湾县志》记述原应为赤墈,台语墈为水涯高处,讹作嵌,而台湾砖瓦皆赤色,朝曦夕照,故称赤嵌,[2]伊能嘉矩认为此说为附会,其为荷兰人所拼写西拉雅语「」的音译。[3]:379-380[4]
今日学界对于赤崁社的存在与否产生争议,一些学者认为赤崁社与新港社为同一社群。且荷兰文献提到荷兰人是跟新港社人购买赤崁一带的土地所有权,称之为赤崁人(),又称新港人()。[1]
相关条目
参考数据
- William Campbell [甘为霖]. [荷兰时代的福尔摩沙]. 由李雄挥翻译. 翁佳音校订; 荷文原着 François Valentijn [法兰汀] 修订新版. 台北市: 前卫. 2017-09 [法兰汀荷文原着 [新旧东印度志] [第四卷之二后半·第四部 大员又名福尔摩沙] 原书32-93页, 数字文件1002-1064页 1726年; 甘为霖 英译本 1903年]. ISBN 978-957-801-817-4. LCCN 04007338 –荷兰莱顿大学图书馆 数字馆藏 (荷文原着); 康乃尔大学图书馆 数字馆藏 (英译本).
[地图, 荷文原书32页, 数字文件1002页]; [第一章, 荷文原书36页, 数字文件1007页]; [其他章内文]; [荷文原着55页; 数字文件1026页; 荷文 意为又称]
- 谢金銮 (编). . . 1807: 12.
- 伊能嘉矩. . . 台湾调查时代④. 由杨南郡翻译 三版. 台北市: 远流. 2021-09-01 [1996-11-15初版]. ISBN 978-957-32-9240-1.
- 《台湾地名研究》,安倍明义,173页-174页。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