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崁社

赤崁社西拉雅語闽南语荷蘭語、、、[1])是台灣17世紀安平地方的西拉雅族部落,位於喜樹港(今台南市灣裡)。來台的福建漳泉移民以台語漢字「赤崁」音譯。至今,台東一帶的原住民,仍稱台南為。

荷蘭統治時期,1625年1月20日荷蘭東印度公司首任台灣長官宋克以15匹花布向新港人購買位在赤崁的一塊土地,闢建為普羅民遮市街()。1653年,荷蘭人在此興建城堡,稱為普羅民遮城(,即今赤崁樓),後為明鄭所沿用;而赤崁社居民,則遷往新港社。1807年《續修臺灣縣志》記述原應為赤墈,台語墈為水涯高處,訛作嵌,而台灣磚瓦皆赤色,朝曦夕照,故稱赤嵌,[2]伊能嘉矩認為此說為附會,其為荷蘭人所拼寫西拉雅語「」的音譯。[3]:379-380[4]

今日學界對於赤崁社的存在與否產生爭議,一些學者認為赤崁社與新港社為同一社群。且荷蘭文獻提到荷蘭人是跟新港社人購買赤崁一帶的土地所有權,稱之為赤崁人(),又稱新港人()。[1]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William Campbell [甘為霖]. [荷蘭時代的福爾摩沙]. 由李雄揮翻译. 翁佳音校訂; 荷文原著 François Valentijn [法蘭汀] 修訂新版. 台北市: 前衛. 2017-09 [法蘭汀荷文原著 [新舊東印度誌] [第四卷之二後半·第四部 大員又名福爾摩沙] 原書32-93頁, 數位檔案1002-1064頁 1726年; 甘為霖 英譯本 1903年]. ISBN 978-957-801-817-4. LCCN 04007338 荷蘭萊頓大學圖書館 數位館藏 (荷文原著); 康乃爾大學圖書館 數位館藏 (英譯本). [地圖, 荷文原書32頁, 數位檔案1002頁]; [第一章, 荷文原書36頁, 數位檔案1007頁]; [其他章內文]; [荷文原著55頁; 數位檔案1026頁; 荷文 意為又稱]
  2. 謝金鑾 (编). . . 1807: 12.
  3. 伊能嘉矩. . . 台灣調查時代④. 由楊南郡翻译 三版. 台北市: 遠流. 2021-09-01 [1996-11-15初版]. ISBN 978-957-32-9240-1.
  4. 《台灣地名研究》,安倍明義,173頁-174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