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裕之
褚裕之(381年—424年),字叔度,《晋书》作褚喻之[1],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东晋外戚,晋恭思皇后褚灵媛兄,他亦是南朝宋的开国元勋。东晋征北将军褚裒曾孙。褚裕之在南朝宋官至雍州刺史、征虏将军。
生平
褚裕之历任太宰参军、车骑参军、司徒左西属、中军咨议参军,署中兵,加建威将军等职。义熙五年(409年)随刘裕北伐南燕。次年卢循进攻建康,命军队焚查浦垒,褚裕之亦与诸将尽力作战,保建康不失。卢循退走后,刘裕命孙处等攻占了卢循于广州的根据地,又以褚裕之行广州刺史。至义熙七年(411年)卢循败死,褚裕之正式任都督交广二州诸军事、建威将军、领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褚裕之在广州又及时遏止桓玄族人袭取广州的计划。
褚裕之任广州刺史四年,期间却聚敛财物,累积了大笔家财,此事就令他被弹劾免官,并禁锢终身不得入仕。而褚裕之回到建康,哪怕昔日只有一面之缘的人都会送他丰厚的礼品。不久,刘裕就让他做自己的咨议参军。义熙十四年(418年),刘裕升任相国,又以褚裕之为相国右司马。
永初元年(420年),刘裕篡晋称帝,任命褚裕之为右衞将军,更以其为士族子弟却尽心为己服务而下诏封其为番禺县男,后更加散骑常侍。永初二年,刘裕欲派人暗杀已经逊位的晋恭帝司马德文,但因司马德文与褚灵缓终日在一起而难以成事,于是派褚裕之和褚淡之以探望褚灵媛为由分开二人,终成功令士兵进入司马德文房中将其闷死[2][3]。永初三年(422年)出任使持节、监雍梁南北秦四州荆州之南阳竟陵顺阳义阳新野随六郡诸军事、征虏将军、雍州刺史、领宁蛮校尉、襄阳义成太守。这次褚裕之就显得清廉俭约,并以此获人民称许。
景平二年(424年),褚裕之去世,享年四十四岁。
家庭
子女
- 褚恬之,嗣子,南琅琊太守。
- 褚寂之,次子,著作佐郎。
- 褚方回
注释
- 《晋书·褚爽传》:「爽子秀之、炎之、喻之,义熙中并历大官。」
- 《晋书·恭帝纪》:「褚后常在帝侧,饮食所资,皆出褚后,故宋人莫得伺其隟。宋永初二年九月丁丑,裕使后叔度请后,有间,兵人逾垣而入,弑帝于内房。
- 《宋书·褚叔度传》附《褚淡之传》:「高祖将杀之(恭帝),不欲遣人入内,令淡之兄弟视褚后,褚后出别室相见,兵人乃逾垣而入,进药于恭帝。帝不肯饮,曰:「佛教自杀者不得复人身。」乃以被掩杀之。
参考数据
- 《宋书·褚叔度传》
- 《南史·褚裕之传》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