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肉

蛇肉,是主要流行于中国华南墨西哥美国琉球东南亚等地的一种肉类。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军与英澳军在印尼丛林争战激烈,吃蛇肉饮蛇酒成日军嗜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蛇肉消费国,每年消费的蛇肉超过一万吨[1],因蛇常为野生捕获,为此许多珍稀蛇类濒临灭绝。这种食用习惯常受到动物保护组织的谴责。

琉球菜伊拉布蛇汤(イラブー汁)

华人地区

广东人自古就吃蛇肉和使用蛇皮,并相信蛇肉有食疗功效[2][3]。蛇肉经常被做成蛇羹、或煮、烤后食用。设计出各种蛇宴,有五蛇龙凤会龙王夜宴龙吟虎啸龙凤始祥等。

香港仍有不少市民,在秋冬时节到蛇肉食肆进食蛇羹或饮用蛇汤进补的习惯[4]

台湾也有吃蛇肉的习俗,台北市华西街夜市曾有许多现场宰蛇的店,但现已式微。

琉球

蛇肉是琉球料理常用食材之一。在冲绳奄美地区,半环扁尾海蛇被称为伊拉布(),长期以来一直被捕获作为食物,并被视为琉球美食中的珍贵食材[5][6]。当地人会用蛇肉来做菜,亦会将蛇肉烟熏或制成蛇干作保存。琉球菜伊拉布汤就是把熏蛇肉或蛇干用文火熬成高汤,并加入蛇肉、岛豆腐(也称冲绳豆腐)、猪肉和海带。传统上伊拉布汤被认为具有药用价值,可有效对抗神经痛、瘀伤、风湿病,并可作为利尿剂,因此该汤作为产后和病后的滋补菜肴在冲绳广受欢迎[7]

琉球人亦有食用另一种叫「本哈布」(琉球语:,学名:Protobothrops flavoviridis,简称「哈布」()的毒蛇。在当地,该蛇蛇肉主要会被用作唐扬料理,或是制成蛇酒。其中,哈布酒是一种将哈布浸泡在清酒中并提取部分成分制成的清酒(利口酒)。该酒以奄美大岛和德之岛的红糖烧酒、冲绳的泡盛酒、鹿儿岛的土豆烧酒、冲绳和德之岛朗姆酒蒸馏酒为基酒。它是一种类似于中药蛇酒的蛇酒,被认为是药酒的一种。

欧美

在历史中,欧美的民众只有在极端饥饿的情况下才会食用蛇[8]。虽然如此,煮熟的响尾蛇肉是美国德克萨斯州常见的菜肴[9]

禁吃蛇肉

蛇是瑶族畲族的守护神灵,所以瑶族、畲族禁止吃蛇肉。

道教教规规定信徒禁吃蛇肉。

此外,犹太教[10]伊斯兰教亦禁止食用一切爬行动物,包括蛇肉。因此该两宗教盛行的地区没有吃蛇的习俗。

相关条目

参考

  1. . BBC. 2001-12-06 [2019-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30).
  2. 东汉杨孚异物志》:髯惟大蛇,既洪且长;采色驳荦,其文锦章。食豕吞鹿,腴成养创。宾享嘉宴,是豆是觞。
  3. 周去非岭外代答》:蚺蛇,能食獐鹿,人见獐鹿惊逸,必知其为蛇,相与赴之,环而讴歌,呼之曰徙架反,谓姊也。蛇闻歌即俯首,人竞采野花置蛇首,蛇愈伏,乃投以木株,蛇就枕焉。人掘坎枕侧,蛇不顾也。坎成,以利刃一挥,堕首于坎,急压以土,人乃四散。食顷,蛇身腾掷,一方草木为摧。既死,则剥其皮以鞔鼓,取其胆以和药,饱其肉而弃其膏。盖膏能痿人阳道也
  4. 蛇羹:香港人的暖冬佳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南华早报,2013年11月21日
  5. 原色爬虫类・両生类検索図鉴(北隆馆) ISBN 978-4-8326-0756-9
  6. 决定版 日本の両生爬虫类(平凡社) ISBN 4-582-54232-8 Template:出典无効
  7. 「日本の食生活全集47 闻き书 冲縄の食事」(1988)p.347
  8. Irvine FR. . British Journal of Herpetology. 1954, 1 (10): 183–189.
  9. Shepherd K. . The Washington Post. March 19, 2020 [March 19,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6).
  10. . Oxford Chabad Society. [31 Octo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31).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