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澳港
苏澳港位于台湾宜兰县苏澳镇,在兰阳平原南端的苏澳湾内,东临太平洋,是一个地理形势十分优良的天然港口。
苏澳港 Su'ao Port | |
---|---|
![]() 苏澳港全景,图中右侧可以见到南方澳大桥 | |
位置 | |
国家与地区 | ![]() |
位置 | ![]() |
经纬度 | 24.59703°N 121.85789°E |
港口代码 | TWSUO |
细节 | |
激活 | 1858年 |
民用:台湾港务公司基隆港务分公司 军用: ![]() | |
拥有者 | ![]() |
类型 | 商港、军港 |
水域面积 | 278.55公顷 |
陆地面积 | 127.08公顷 |
总面积 | 405.63公顷 |
码头 | 13座[1] |
外港水深 | -7.5--15公尺 |
数据 | |
靠港船只 | 1,125艘次(101年度)[2] |
年货物吨位 | 4,717,030公吨(101年度)[3] |
客运 | 23,445人次(106年度)[4] |
沿革
苏澳港旧称为「东港」,原为一小型港口,其地形三面环山,是由北方澳、苏澳及南方澳形成的天然优良港湾,形势相当险要。日治时期,台湾总督府于南方澳开辟南方澳渔港与内埤渔港;二次大战末期原有意辟建国际港,后因日本战败而中断。
1965年,蒋中正政府为因应地方发展,在南方澳北边兴建小型商港,于1972年6月完工。1969年,行政院决议将苏澳港扩建为基隆港的辅助港,并在1971年12月1日成立基隆港务局苏澳港分局。1974年,苏澳港列入「十大建设」之一;1975年7月,建港工程正式动工。除了建造码头、防波堤、苏澳临港线[5]等设施,以及疏濬航道之外,并同时进行辟建兰阳隧道等连外道路工程。1978年底,第一期工程完工;1983年6月,第二期工程全部完工。
港端口规模
苏澳港水域面积290万平方公尺,陆地面积86万平方公尺。拥有13座码头,共长2,610公尺。包括港勤船码头1座和营运码头12座。除了位于南方澳与苏澳的商港区域之外,北方澳由中华民国海军单独建设为海军中正基地。
照片
- 苏澳港港区入口
- 苏花公路上俯瞰苏澳港(照片为南方澳第二渔港)
- 苏澳港远眺
- 从北方澳中正军港12号码头南端东南远望苏澳港码头与苏澳港行政大楼(左侧)
- 从北方澳中正军港13号码头南望苏澳港内。
- 苏澳港
- 苏澳港南方澳大桥
参考数据
- 重修《基隆市志》交通篇 - 下篇(基隆港、苏澳港、台北港),基隆市政府印行
参考文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