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母鸭
由来
姜母鸭由来并无定论,可能源于泉州料理盐鸭,后传至厦门、台湾在地化。早在清代前,泉州就有用中草药和禽畜共同烹煮的习俗。厦门同安盐鸭作法与厦门姜母鸭类似,同安直到1958年才划归厦门,在此之前都归属泉州,且同安人称盐鸭即姜母鸭,所以或许源自泉州。[1][2]但泉州人亦有源自台湾的说法。[1]盐鸭与姜母鸭料理方式并不相同,姜母鸭汤水较多,如同麻油鸡料理方式。
泉州与早年台湾姜母鸭都没有加麻油,1980年代台湾业者加上米酒、麻油、中药配方,成为台湾坊间姜母鸭原型。[3][1][2]
各地作法
台湾
台湾姜母鸭必备元素是:公的红面番鸭、麻油、老姜、米酒、中药,再加上一只砂锅与旺火炖煮,看起来黑红。一吃是将鸭肉沾着豆瓣酱、豆腐乳吃,等到酒味挥发后就当火锅吃,二吃可以逐步放入各种火锅料与蔬菜。[3][1]副食亦常搭配面线或热炒。[4]现已成为台湾冬季前五大食用锅物中之一,被当地民众公认为严冬祛寒的食补料理优选。[5]
功效
姜母鸭在烹调时会加入老姜、川芎、当归等材料,因为在中医的说法中鸭肉补阴、甘冷、滋阴补虚,属于甘冷食材,适合「虚火上炎」的体质食用,在医学上,鸭肉的铁质含量比牛肉高,且具丰富的维生素A及不饱和脂肪酸。 若冬天容易手脚冰冷,也可借由姜母鸭的「活血」功效促进血液循环。[6][7]
参考数据
- 陈静宜. . 料理‧台湾. 2020, (51) [2021-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8).
- 何定照. . [2021-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2).
- 陈静宜. . 麦浩斯. 2021 [2021-11-12]. ISBN 978986408679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3) (中文).
- 蔡珮缇. (硕士论文). 2015.
- 沈婉玉. . [2019-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4).
- 吴燕玲. . [2019-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1).
- 倪曼婷. . [2019-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