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鸿彰
蔡鸿彰(1952年12月28日—2011年10月13日),台湾天文、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早于1988年便架设BBS在台湾推广天文教育。
蔡鸿彰 | |
---|---|
出生 | 1952年12月28日[lower-alpha 1] |
逝世 | 2011年10月13日![]() | (58岁)
国籍 | ![]() |
母校 | 大同工学院(今大同大学 |
职业 | 软件工程师 |
配偶 | 郑秀英 |
儿女 | 蔡宗翰 |
受影响于 |
生平
蔡鸿彰儿时住屏东县时就喜欢观察星空,就读大同工学院电机系时[lower-alpha 2],每周六会去离学校不远的圆山天文台[1]。后来,他干脆搬进天文台和台长蔡章献同住,担任起天文台器械维修工与参观者解说员[2]。蔡鸿彰回忆当时最感到安慰的一件事,是一次帮蔡章献找到彗星的位置[1]。
蔡鸿彰出社会后,曾担任一家电脑公司的小主管,后来自己创业承包软件设计[3]。1988年,蔡鸿彰在家中设立BBS站「电传天讯」,让对天文有兴趣的网友只要通信软件拨(02)9652415便可连上[1]。里面讨论分为「最近天象大事」、「日月行星动态」、「各地天文同好活动报导」、「群星会」等[4]。为了回答网友的问题,他甚至有时候花整个晚上查找数据以提供解答或意见[5]。在1990年时,该BBS有留下个人数据的用户约五千人,绝大多数都是男性[4]。此私人架设天文站外,国立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台湾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交通大学的BBS站,是1992年后才陆续开辟天文讨论区[5]。
蔡鸿彰也利用无线电波来侦测流星雨,邀南北台湾的同好一起来同步观察[6]。2003年10月25日,台北天文馆为迎接狮子座流星雨,邀蔡鸿彰以中华民国业余无线电促进会总干事身分举办研习营,以介绍流星电波观测的理论与实务[7]。
参考
- 龚招健. . 中国时报. 1994-10-17 (中文(台湾)).
- 牛庆福. . 联合报. 1990-11-05 (中文(台湾)).
- 胡逊. . 联合报. 1984-01-17 (中文(台湾)).
- 杨伟珊. . 联合报. 1990-09-23 (中文(台湾)).
- 龚招健. . 中国时报. 1994-10-17 (中文(台湾)).
- 杨伟珊. . 联合报. 1990-09-19 (中文(台湾)).
- 陈盈珊. . 中国时报. 2003-10-20 (中文(台湾)).
注释
- 生卒等信息见讣告
- 依传主在《台北星空》37期投稿〈专题/台北天文台70年:我在天文台的日子〉,是1971年由陈正鹏介绍踏入圆山天文台。
外部链接
- 蔡鸿彰讣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蔡章献──〈专题/台北天文台70年:我在天文台的日子〉《台北星空》37期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