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秉德
蔡秉德(韩语:,1915年4月17日—1950年7月26日[1]),韩国军人,朝鲜日治时期由于实施创氏改名而改用大岛秉徳为姓名,一生中最高军阶为大日本帝国陆军少佐、大韩民国陆军中将。岳父是曾任大韩民国国军准将的白洪锡。
蔡秉德 | |||||||
---|---|---|---|---|---|---|---|
![]() 1949年 | |||||||
![]() | |||||||
任期 1949年5月9日—1949年9月30日 | |||||||
前任 | 李应俊 | ||||||
继任 | 申泰英 | ||||||
任期 1950年4月10日—1950年6月29日 | |||||||
前任 | 申泰英 | ||||||
继任 | 丁一权 |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 | 1915年4月17日||||||
逝世 | 1950年7月26日 †![]() | (35岁)||||||
国籍 | ![]() ![]() ![]() | ||||||
军事背景 | |||||||
效忠 | ![]() ![]() | ||||||
服役 | ![]() ![]() | ||||||
服役时间 | 1937-1945(大日本帝国陆军) 1946-1950(大韩民国陆军) | ||||||
军衔 | ![]() ![]() | ||||||
名称 | |||||||
谚文 | |||||||
汉字 | |||||||
| |||||||
日语名称 | |||||||
汉字 | |||||||
旧字体 | |||||||
|
生平
出生和背景
蔡秉德出生于平壤,本贯平康蔡氏(),父亲是蔡观洙(),排行次男。
日治时代
自平壤中学毕业后,蔡秉德成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49期生,要塞重砲兵科毕业后加入日本陆军服役。1937年成为砲兵少尉,1938年升中尉并与白庆和结婚,1941年升大尉(相当于上尉),1943年升少佐(相当于少校)。二战结束时是仁川的富平陆军造兵厂第一工场长,在日本陆军服役期间尚未有实战经验。
战后初期
二战结束后,蔡秉德在1946年1月加入了美军政厅之下成立的南朝鲜国防警备队(韩国陆军前身),并从「军事英语学校」(后改为韩国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担任上尉,担任第1团团长[2]。1948年8月随着韩国国军的成立,于1949年5月9日担任第二任陆军参谋总长。
后来,蔡秉德因为“南北贸易”的事件受到波及,当时在三八线新任韩陆军第1师师长的金锡源,直指蔡秉德涉及国军前线部队与朝鲜人民军之间的不当物资交易,有损国家利益,蔡秉德则指责金锡源越权。两人的冲突激怒了韩国总统李承晚,金锡源被解除师长的职务,蔡秉德则提出辞职,两人被编入预备役,蔡秉德而后在1950年4月10日重新复职为陆军参谋总长,而金锡源直到韩战爆发后才回国领导部队。
评价
2005年8月29日,韩国民族问题研究所和亲日人名辞典编纂委员会首次发表了亲日人名辞典名簿,蔡秉德被列入3,090位亲日派人士当中。
注释及参考文献
- 佐々木春隆の朝鲜戦争韩国编では1917年生まれ。
- 강준만. . : 196~197.()
- . [2013-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4).
- 孟庆龙、杜继东、俞金尧译,1999,《韩战:漫长的战斗(上)》,台北市:麦田出版。译自Toland, John. In Mortal Combat: Korea, 1950-1953. New York: Morrow, 1991
军职 | ||
---|---|---|
前任: 李应俊 申泰英 |
大韩民国陆军参谋总长 第2任:1949年5月9日-1949年9月30日 第4任:1950年4月10日-1950年6月29日 |
继任: 申泰英 丁一权 |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