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陶
叶陶(1905年2月7日—1970年8月1日),高雄旗后人,日治时期曾参与台湾农民组合、「台湾文化协会等团体,名列重要干部,为社会运动健将,与文学家杨逵为夫妻档运动同志。[1]1950年代后转而参与妇女会相关活动,投身于「台湾省妇女会」、「台中妇女会」「台中县妇女会」。文学创作以短篇小说为主,包括〈爱的结晶〉、新诗〈病儿〉、〈我的教练真严厉〉。做为一个出生于20世纪初的台湾女性而言,叶陶的生命史,体现了台湾历史变迁中的不同面貌,而她的社会参与,也展现了一个传统女性的自我解放历程。
叶陶 | |
---|---|
性别 | 女 |
出生 | 1905年2月7日 |
逝世 | 1970年8月1日 |
国籍 | ![]() ![]() |
活跃时期 | 20世纪 |
头衔 | 模范母亲 |
配偶 | 杨逵(1929-70年) |
儿女 | 杨资崩、杨秀俄、杨建、杨素绢、杨碧 |
生平概略
早年生活
- 父亲叶赐白手起家,因经商致富,被推举为保正。叶母黄美为人豪爽,喜游山玩水,足迹偏布全岛及上海、杭州等地。
社会运动
- 1926年高雄第三公学校的教员简吉组成农运团体「台湾农民组合」,叶陶因同事之缘,在其感染之下,亦加入该组织并积极参与农民运动,成为当时极少数的女性社会运动者之一。当时的农民组合三女杰分别是叶陶、简娥和张玉兰。
- 1927年叶陶担任「台湾农民组合」妇女部部长,号称台中州三斗士之一,承担启蒙广大农村妇女的教育工作并巡回演讲。此后各地支部也积极努力设置妇女部,在她的推动下,大甲支部也成立妇女部,使农民组合在妇女议题的思考面向上,得以更细致化、具体化且在地化。[2]叶陶勇于在街头为农民争取权益,即使被关被欧都不畏惧,在台湾农民组合时认识从日本返台的杨逵,她请杨逵为她在扇子上题字,杨逵书写「土匪婆」赞许她从事社会运动的豪气。
与夫婿杨逵的结识
- 1927年8月杨逵放弃学业回台参加台湾农民的实践运动,同年九月到凤山农民组合,这是他与叶陶第一次的见面。1927年12月5日台湾农民组合全岛大会与台中举行,两人一起被选为中央委员,叶陶担任妇女部长,杨逵担任组织部长兼教育部长。
- 1928年叶陶与同为农组同志的杨逵同居于彰化,隔年12月两人议定从台中回台南结婚,于1930年2月12日在杨逵的新化老家举行。婚前两天两人到台南总工会会员大会演讲,会后在文化协会台南支部过夜。隔日清早,这对「准新人」被日本巡查逮捕,以手镣脚铐扣在一起送往监狱,直到出狱后才补行婚礼,1930年4月两人在新化举行婚礼。[7]
- 婚后由于家境陷入窘境,叶陶不仅缝制衣服,还在外摆摊贩卖,以维持家计。1935年台中大地震时,她虽然育有四个儿女,担负起生活的重担,仍不忘关怀社会,她再次走向街头为受难的灾民账灾。
参与的妇女会
- 1946年3月28日「台湾省妇女会」正值筹备发起阶段,参与组织台湾省妇女会的成员,有些是日治时期头角峥嵘的妇运前辈,有些是当地具有名望的女性,而叶陶属于前者,为台中妇女会发起人之一。妇女会发起的原因:「窃查本省光复不惟一般同胞俱脱桎梏之苦,我妇女群众得挤身自由帄等之城意义,弥觉深厚惟值兹胜利,复员之际建设工作尤属艰巨,自应群策群力共赴事功,同仁等身为女界亦当竭智尽忠为国家社会稍献棉力,爰本斯旨发起组织台湾省妇女会俾联合我省三百余万妇女共肩建设重责...。」[8]
- 1946年4月13日在台中市党部大礼堂成立台中妇女会,由余丽华、叶陶、谢雪红等人发起筹备,会员二百余名,选出理事:余丽华、邱阿慎、邱如村、谢雪红、叶陶。监事三位:王彩云、沈瑞珠、卢锦雀。[9]
- 1946年5月17日台中县妇女会于台中县政府大礼堂召开筹备,筹备人员系由大屯、东势、大甲、彰化、员林、北斗、南投、新高、能高、竹山等各区推荐。1946年6月8日成立,参与贵宾有三青团李瑞珠、叶陶、谢雪红等人。[10]此会会员483人,理事长林珠如,常务理事长三名、理事五名、监事三名。团体事业及计划述要:「1.健全民族生存之母性、2.发展女子教育、3.发展女子职业、4.健全家庭组织及改善、5.保障妇女人权及妇女救济、6.发展社会公益事业、7.妇女运动相关事项、8.妇女运动宣传事项。」[11]
文学创作
- 叶陶以社会运动为理想实践的主体手段,在文学书写方面较少,重要作品极短篇小说仅有〈爱的结晶〉、新诗〈病儿〉、〈我的教练真严厉〉等,叶陶的作品深具时代感,擅于结合将个人经验与时代背景。〈爱的结晶〉与〈病儿〉都是以叶陶自身的生命经验为底稿,通过「女性/母亲」的视角,书写女性无法生育健康子女的悲哀。
纪念
参考文献
- . 台南研究数据库. [2022-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0).
- . 228.drnh.gov.tw. [2022-01-21].
- 杨翠,《日据时期台湾妇女解放运动:以《台湾民报》为分析场域 (1920–1932年)》,页340–348、355。
- . 228.drnh.gov.tw. [2022-01-21].
- . 台南研究数据库. [2022-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0).
- 中华民国文化部. . memory.culture.tw. [2022-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1) (中文(台湾)).
- 康, 文荣. . 台南县新化镇中正路188号: 杨逵文学纪念馆. 2007年: 页22、27–28. ISBN 9789860105117.
- 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 . 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 105年12月22日 [2022-01-20].
- 《民报》1946年4月28日(二),二版。
- 《民报》1946年6月10日(一),二版。
- 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 . 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 105年12月22日.
- 康, 文荣. . 台南县新化镇中正路188号: 杨逵文学纪念馆. 2007: 8–9. ISBN 9789860105117.
- . www.taiwanviptravel.com. [2022-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