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羡
生平
荀羡十五岁时,将迎娶寻阳公主,但荀羡却不想与皇室结姻亲,竟出奔远走。但终被监察的官员追还,被逼成婚,并拜驸马都尉。成年后,与王洽齐名,并与刘惔、王蒙及殷浩交好。
年轻方伯
荀羡后拜秘书丞、义兴太守。后又任征北将军褚裒的长史。永和四年(348年),时任扬州刺史的殷浩以荀羡的良好名声,擢升荀羡为建威将军、吴国内史,与王羲之作为党羽,共同抗衡桓温。永和五年(349年)十二月,当时兼领徐州刺史的褚裒逝世,殷浩以他有能干的名声,让他任北中郎将、徐州刺史,假节[1]监徐、兖二州及扬州之晋陵诸军事,镇守京口(今江苏镇江)。当时荀羡以二十八岁之龄担当此重任,亦是东晋以来最年轻担任一州刺史的人。荀羡到任后,便派徐、兖二州兵让参军郑袭守戍淮阴。
永和六年(350年),荀羡入朝,当时领司徒蔡谟三年以来坚拒接受司徒一职,终被弹劾,蔡谟亦到廷尉等待判罪。当时殷浩打算加蔡谟死刑,并询问荀羡意见,但荀羡认为一旦蔡谟被处死,不久就会有人举兵问蔡谟犯了何罪而被杀,暗指当时都督八州的征西大将军桓温。殷浩听后,打消念头。
守衞北土
永和八年(352年),殷浩北伐,以荀羡为督统,打算让他与安西将军谢尚两路北上。三月命荀羡镇淮阴,荀羡于是在东阳石鼈进行屯田。不久又获加监青州诸军事,加领兖州刺史,镇下邳(今江苏邳州市)。
永和十一年(355年),于永和七年(351年)以青州内附东晋的前燕段龛写信给已于三年前称帝的慕容俊,指责他称帝叛晋的行为。慕容俊愤怒而派兵攻打段龛,并于次年击败段龛,逼使他退守广固,并派人向东晋求救。荀羡于是奉诏领兵北上救援,但到琅琊郡时因畏惧强悍的前燕军队而不敢前进。当时前燕将领王腾及赵盘正在进攻侨置于琅琊的鄄城郡,荀羡因而转攻王腾根据地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并擒杀王腾。不久段龛投降前燕,荀羡退还下邳,只留兵将驻守琅琊郡和泰山郡。同时,慕容兰领数万人据有卞城(今山东泗水县东),成为一大边患。荀羡于是领兵到东阿讨伐,并阵斩慕容兰。
荀羡担任徐州刺史时,正值后赵石虎逝世,诸子争位的北方混乱,荀羡在任内则招纳并安抚投降的北方人,很得众心。升平二年(358年),荀羡患病,但仍领兵讨伐并生擒前燕泰山太守贾坚并处死,不久被慕容尘派遣来的司马悦明打败,及后后因病重而征还。次年逝世,享年三十八岁[2],追赠骠骑将军。荀羡死后,晋穆帝感叹道:「荀令则、王敬和相继凋落,股肱腹心将复寄谁乎!」
性格特征
子女
- 荀猗,荀羡子,荀伯子之父。
注释
- 《资治通鉴》作使持节。
- 《晋书》作升平二年逝世。但在《晋书·成帝纪》中荀羡于当年十二月仍然在山茌击败贾坚,战后才征还,故不应死于同年。同时本传所载荀羡于二十八岁任徐兖二州刺史,若以荀羡升平三年死反推,其时正好二十八岁(虚龄),故荀羡卒年当为升平三年。
- 《史记·封禅书》:「蓬莱、方丈、瀛州,此三山,世传在海中,去人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