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郎

花郎徒韩语:),又称花郎()、郎家()、风流徒()、国仙徒()、风月徒(),是朝鲜半岛新罗时代一种训练青少年的制度。此制度源于部族社会,让青少年一起过团体生活,学习各种当地传统道德、礼仪规范,之后又混合了古中国传入的佛教儒教等思想。在新罗真兴王时成为国家正式的教育机构,其徒众被称为「花郎徒」。

花郎
谚文
汉字
文观部式
马-赖式
韩国花郎比赛中的一个场景

越南的花郎道乃指基督教,与本词完全无关,越南于1663年10月禁花郎道,乃是禁基督教之意[1]

20世纪韩国的观点认为,花郎在唐与新罗灭亡高句丽的战争和新罗与唐朝的战争中起到的很大的力量。

歌舞巫觋说

根据中国一些零散的数据所记载,「花郎」的其中一个定义是指穿着华丽衣服,从事游艺、歌舞表演的生活,样貌俊美的男性的一个族群或组织。

巫俗考》载:「我(新罗)南道之俗,谓男为花郎;而西北两道,以花郎为贱游女别称。」《三国史记》引统一新罗时代崔致远的《鸾郎碑序》:「国有玄妙之道,曰风流,设教之源,备详仙史,实乃包含三教,接化群生。且如入则孝于家,出则忠于国,鲁司寇之旨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周柱史之宗也;诸恶莫作,诸善奉行,竺干太子之化也。」[2][3]高丽时代《海东高僧传》引唐代令狐澄《新罗国记》述:「择贵人子弟美者,傅粉妆饰之,名曰花郎,国人皆尊事者也。」《三国遗事》载:「真兴王⋯⋯又念欲兴邦国须先风月道,更下令选良家男子有德行者,改为花娘。始奉薛原郎为国仙。此花郎国仙之始。故竖碑于溟州。自此使人悛恶更善。上敬下顺。五常六艺。三师六正。」[4]李氏朝鲜李睟光《芝峰类说》又载:「新罗时,取美男子妆饰之,使类聚,观其行义,名花郎,时谓郎徒,或谓国仙。」这些记载,都与花郎一些数据相当吻合(如多数花郎都是年轻的美男子,组织中有「国仙」、「郎徒」等称号)。可见歌舞巫觋之说,的确可以视为是「花郎」的其中一个形象原型。

军事组织说

花郎的发展源远流长,由于年代久远,学者对于「花郎」组织的实际性质一直有所分歧。最常见的说法是歌舞组织、宗教组织及军事组织,当中「军事组织说」曾一度成为理解「花郎」的主流说法。据研究,花郎曾是新罗到高丽王朝时代的军事组织,或者是非主要的军事机构。这说法很有可能是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韩国人为了加强宣扬民族主义,大力赞颂具有强烈儒家主义的花郎精神。强调忠君爱国的思想下,「花郎」就更被坚信是为国效命的军事组织。

可是,「军事组织说」其实只是在7世纪中叶时,因为世人误会了数个「花郎」成员的军事事迹,以为整个「花郎」组织都像那几位人物般以军事活动为主,因此才错误向「花郎」组织投射了军事形象而已。事实上,流传至今关于「花郎」的零落数据中,绝大部分的记载都与军事没有关系。除了数个花郎成员是以武人的身份传世之外,大部分花郎成员的活动都与古代「花郎徒」所信奉的五戒精神没有直接的联系。其中有两名著名的武人花郎,对于「花郎」的整体形象有比较重要的影响。

  • 斯多含:尚存的记录里最早与军事有所联系的花郎成员,是一位名为斯多含的少年。据载,斯多含在562年9月曾跟随新罗将领异斯夫出战讨伐大伽耶(高灵伽耶),并在该战役中担任副将。斯多含作战勇猛,多建战功,而且重视友情,是一位忠义双全的花郎,可惜英年早逝,年仅17岁便撒手人寰。斯多含的行为体现了「花郎」的精神,因此更令花郎成为了与军事牵上关系的组织。
  • 金庾信:对「花郎军事组织说」的成立影响最深的人物,是新罗时代的首席英雄金庾信。金庾信是花郎成员之一,在34岁时担任统率军队的将领,一直以来都活跃于军事活动。他的军事成就,被普遍扩张到整个花郎组织之上。而且由于金庾信擅长剑术,这同时亦令人认为花郎组织中的成员有修练剑术的需要。

关于花郎勇武善战的记载,主要来自《三国史记》。《三国史记》指花郎是「贤佐忠臣,从此而秀。良将勇卒,由是而生」的文武人才、而非战士,而且这只是引用自新罗时期《花郎世记》的简单记载而已。[2]

花郎的理念

新罗真平王时代的僧侣圆光将花郎徒精神总结为「世俗五戒」:

  • 事君以
  • 事亲以
  • 杀生有择
  • 临战无退

相当于中国人所谓的「忠、孝、信、仁、勇」。相关内容亦出现在壬申誓记石等历史遗物上。

后世的花郎

朝鲜日治时期面,「花郎精神」成为了日军支配朝鲜人民时极佳的宣传品。日军以「花郎精神」代替武士道精神,向韩国宣称「日本武士的原型就是新罗花郎」,基于民族自信心的驱使之下,这种手法或多或少能动摇韩国人民对日军的敌意。

二战之后,韩国总统李承晚开始大力宣传「花郎精神」。1949年学者李瑄银发表了《花郎道研究》,鼓吹花郎精神,主要目的是为了创建国民的爱国情绪。执政期间,仍继续进行对「花郎」的政治利用。强烈的政治气氛,令「花郎」逐渐成为一种神话式的尚武标志,如韩国陆军第11机械化步兵师的别称为「花郎部队」,韩国陆军官校有「花郎台」的称号,而韩国武功勋章的第四等级则称为「花郎武功勋章」。

韩国人对于「花郎神话」的尊崇,更加表现在韩国的武术运动之上。在国际跆拳道联盟ITF的设置中,「花郎」是其中一套套路的名称。另外,韩国有一支由合气道所衍生出来的武术支派,称为「花郎道」,主张实践新罗时代的花郎精神。「花郎道」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名称,古书记载到的只有「花郎」及「花郎徒」这两个词组而已。「花郎道」的出现,大概只是坊间基于音近与及精神相似的原则,在模仿「武士道」的情况之下,所衍生的称呼变体。

轶话

  • 日本电子游戏铁拳系列中,作为韩国代表之一的跆拳道高手的青年,名字就是叫「花郎」(Hwoarang)。
  • 朝鲜现存第一本史书金大问的《花郎世记》(真伪有争议),认为花郎来自中国,最早是美女:“花郎者,仙徒也。昔燕夫人好仙徒,多蓄美人,名曰国花。其风东渐我国,以女子为源花。”

参见

参考数据

  1. 郑永常 <越南史> 三民书局 2020年版 P131起
  2. 三国史记·卷四· 新罗本纪·第四
  3. http://world.kbs.co.kr/service/contents_view.htm?lang=c&menu_cate=culture&id=&board_seq=43512
  4. 三国遗事·卷三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