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生

卧龙生(1930年5月5日—1997年3月23日),本名牛鹤亭,谱名华皋,鹤亭是其,取自《世说新语‧尤悔》中,陆机所言之「华亭鹤唳」[1]及《诗经》「鹤呜于九皋」[2]河南镇平人,1930年端午节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县镇平镇。

卧龙生
鹤亭
出生牛鹤亭
(1930-05-05)1930年5月5日
 中华民国河南省镇平县
逝世1997年3月23日(1997岁—03—23)(66岁)
 中华民国台北市
笔名卧龙生
职业小说家
国籍 中华民国
体裁武侠
代表作飞燕惊龙》、《金剑雕翎
牛鹤亭
效命 中华民国
军种 中华民国陆军
军衔 中尉

牛氏为邑之望族,其父牛一珍,为一绸布小商人,其母王氏,生四男一女。牛鹤亭在家中居长,有妹华敏、弟华峰、华兴、华胜、侄甥荣茂,皆留居洛阳。牛鹤亭高中没毕业就入伍当兵,1948年随部队到台湾,官拜中尉;1955年受到「孙立人案」的间接牵连,仓皇自军中退伍,闲来无事,在友人鼓励下开始学写武侠小说

生平

年少时期

牛鹤亭少时即逢二战爆发,在战乱中读过几年书。据其自,出身于小商贾之家,从小嗜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古典名著及《七侠五义》、《儿女英雄传》等侠义公案小说。对于「北派五大家」(还珠楼主白羽郑证因王度庐朱贞木)皆所爱重,尤嗜朱贞木小说笔法[3]、布局,因之创建了他的武侠审美观。

1946年,因逢战乱而从军,考入青年军206师,先后参与山西、鲁西、洛阳等战役。1948年随军队来台,入孙立人所主持的第四军训班深造,结业后服务于陆军第八十军汽车营。1949年,经过半年的训练之后,又返回原部队,当上了少尉排长。后来又经过一次的考试,被选拔为军队政务人员,从事部队文宣工作[4]

那时牛鹤亭接触到西方翻译小说,如《金银岛》、《侠隐记》、《基督山恩仇记》等,皆为西洋传奇名著,以故事曲折离奇取胜。但之后爆发「孙立人案」,让牛鹤亭的军旅生涯面临阻碍,因为曾待过孙立人主持的训练班而受其牵累,所以在1954年以因公负伤的名义,以中尉阶级荣退。退役后,寄寓台中,面临生计上的压力,一开始趁着年轻力壮,以蹬三轮车糊口。当时牛鹤亭还没有身份证,在等待部队发放身份证的期间,他迷上了阅读武侠小说,他觉得其中有些虽然写得不错,但也有写得不好的。之后在朋友的鼓励下,牛鹤亭以「卧龙生」为笔名,向报社投稿,开始从事武侠小说的创作。

才华初露

1957年以少时求学于卧龙书院(原址现为南阳农业学校所在地),并且祖居南阳卧龙岗取笔名卧龙生,意为「卧龙书院之学生」,以处女作《风尘侠隐》崭露头角,此书写到第十集,卧龙生便生病辍笔,好友伴霞楼主(本名童昌哲,任职《成功晚报》副刊主编)之助,帮忙修饰作品文本,《成功晚报》亦要停刊,此后被出版家看中,由黄玉书代笔续完,交由玉书出版社出版单行本。第二部小说《惊虹一剑震江湖》在台中的《民声日报》上连载,再一次引起轰动,此二部武侠小说均因故中辍,后改交《武侠小说旬刊》接载,并由玉书出版社结集印行。但前两部作品均由别人代笔才完成。

第三部小说《飞燕惊龙》为卧龙生真正完成的第一部作品,《飞燕惊龙》在台北《大华晚报》上连载,再一次获得惊人的成功。而这一次的成功,与前两次有着根本不同的意义,因为这是在台北,且《大华晚报》的发行量、名气、影响,均远非《成功晚报》、《民声日报》等地方局部的报纸可比。尤其,《飞燕惊龙》的写作,卧龙生已由初试进入熟练阶段,由摹仿进入自创阶段,其成就自比前两部要大得多。

1959年10月在台湾的《中央日报》连载的第五部武侠小说《玉钗盟》造成了一股阅读的风潮。台湾本地以及海外的华文报纸纷纷刊登卧龙生的小说。当时,中央日报还请了一位擅长绘画人物的画家李灵伽,替卧龙生的小说绘画插图。《玉钗盟》更得到当时的总统蒋介石的喜爱,连载期间,卧龙生偶因不适而暂辍,士林官邸曾数度致电报社垂询,关切[5]

1960年,应香港《武侠世界》杂志所邀,于第三十五至三十七期连载《群雄争夺藏具图》,于四十七期开始续载《仙鹤神针》,其实就是旧作《飞燕惊龙》。发行人罗斌为与金庸对抗,故意为他取了同音的「金童」为笔名。仙鹤神针于1961年改编成电影后极为成功,罗斌甚至为此将电影公司改名为仙鹤港联。

除《武侠世界》外,《玉钗盟》、《雪花神剑》亦在罗斌的《新报》上连载,以与金庸的《明报》抗衡。其后同样改编为电影《碧血金钗》与《雪花神剑》。

在台湾,《玉钗盟》[6]、《神州豪侠传》等拍成电视连续剧,《玉钗盟》收视率更高达百分之九十。

卧龙生在《飞燕惊龙》中首创的「武林九大门派」,及「江湖大一统」的说法,席卷港台,影响当代武侠作家极为深远。晚年因古龙的崛起与金庸的风行,「卧龙生式」的武侠才趋于没落。

写作时期

在台湾武侠小说界,卧龙生曾独领风骚被称为「台湾武侠泰斗」,后来司马翎诸葛青云脱颖而出,与卧龙生并称台湾侠坛「三剑客」。其后古龙名气渐大,跻身高手之林,和「三剑客」合称为「台湾武侠小说作家四大家」。

1963年卧龙生娶妻杨雅美,小他十二岁,同属马。为宜兰中学女老师,性格温和而且思想保守。婚宴当天在台北大利餐厅设宴,有一儿两女。大儿子长得很像卧龙生,胖笃笃的,笑口常开。二女儿喜爱戏剧,曾进大鹏剧团习京剧。三女儿最机灵,小小年纪就能说故事。

当年卧龙生在风月场中玩耍,与古龙是好友。他除了不酗酒,其他玩乐都跟古龙学习。古龙纵情声色,中年夭折,卧龙生没因此丧命;但卧龙生心脏病发后,其妻杨雅美离他而去,两人客客气气分了手,虽然依旧是好朋友,但夫妻情份已尽。

1988年左右,身强力壮的卧龙生也终于倒下,住进了医院;经诊断,结论是心脏衰竭,病情危重。大夫认为已无多大的治疗价值了,甚至谢绝卧龙生住院治疗。这时,卧龙生的亲友们不知从那儿弄来一种偏方,说是专治此类疑难杂症,对症下药,可见奇效。卧龙生虽并未抱什么希望,但不忍伤亲友之心,将药喝下,没料到居然真的再一次出现了奇迹,他的康复让医生及医院感到无比惊讶。一年之后,人们在报纸上又看到了卧龙生的新着《袁紫烟》的连载,这一系列竟一直「连续」到1994年!1997年2月23日晚间,卧龙生因心脏宿疾病逝于台北荣民总医院,享年六十九岁。

卧龙生是鸿源案受害者之一,沦落到只能租屋居住[7]

影视制作

随着卧龙生之名变得家喩户晓,中华电视公司邀请他做节目制作人。在华视八年期间以制作连续剧为主,如讲述一个家族成败兴衰的《洛城儿女》、清代乾隆帝逸事的《江南游》、《长江一条龙》、《谍海风云》、《谍海奇花》等多部知名电视剧。在华视工作期间,卧龙生仍旧在业余时间写武侠小说,只是数量相对减少,质量也相对降低,写作风格也有所改变。

卧龙生也曾投入电影的制作,电影处女作《侠士、镖客、杀手》亏蚀新台币过百万元。及后撰写的电影《古寺奇情》,聘请余汉祥为导演,在阿里山姊妹潭的布景还一度成为旅游景点。

作品

卧龙生作品长期在报刊上连载,事后集结成书的,约有五十部。卧龙生的投资事业亏损累累,弄得晚景凄凉。后来迫于生计,便又重操旧业写起武侠小说。出版社也常用他的名义出版别人的作品,坊间挂名卧龙生的作品超过一百多部。重要的作品有《仙鹤神针》(又名《飞燕惊龙》)、《双凤旗》、《玉钗盟》、《天香飙》、《无名箫》、《素手劫》及《绛雪玄霜》等。

著作权

1979年,卧龙生、独孤红东方玉三位作家向春秋出版社提出诈骗著作权的告诉,据卧龙生表示,自1960年开始就委托吕秦书出版他的小说,包含《玉钗盟》、《飞燕惊龙》等二十一部,一千多集。原定条件是再版时出版社要付百分之十的版税给作家,但二十年来吕秦书表示他们的书很少再版,只有《玉钗盟》、《飞燕惊龙》曾再版一次,但实际上已再版多次,最少侵吞卧龙生七百余万元的版税。后又用白纸向三人要了签名,私自将三人四十六部小说的版权全部据为己有,三人决定委托律师将著作权争取回来,而卧龙生的著作权争议直到他病故之后,都还持续着[8]

作品一览

  • 因卧龙生的作品再版多次,又有出版社盗印问题,最早版本已难收集。再者,卧龙生的作品从未修正。所以此依林保淳刘全宗先后整理之年表,对照原始连载期刊、报纸及各版本数据,伪书不计。
  • 原林保淳所列《女侠白凤蝶》、《翠袖青霜》二书仅有预告、并未出版,故不列入。《虎穴》一书为黄玉书代笔伪书,亦不列入。
  • 原刘全宗所列《女捕头》一书,台湾版本挂李凉之名,恐属伪书,故不列入。

早期

  • 风尘侠隐》:处女作,台南成功晚报》、《武侠小说旬刊》连载,黄玉书代续。『1957年』出版。
  • 惊虹一剑震江湖》:台中民声日报》、《武侠小说旬刊》连载,「吾爱红」伪续。『1957年』出版。

中期

  • 飞燕惊龙》/《仙鹤神针》-四册,『1958年8月』以小说名《飞燕惊龙》出版。1960香港《武侠世界》杂志易名《仙鹤神针》并以「金童」为作者名重新连载,据陈墨所说为卧龙生默许。
  • 风雨燕归来》-三册(为《飞燕惊龙》之续集)。
  • 铁笛神剑》-三册:《上海日报》连载(未完)。『1959年』出版。
  • 玉钗盟》-四册。『1960年10月』出版。
  • 天香飙[9]-三册(卢作霖(易容)续完)。
  • 无名箫》-三册。
  • 绛雪玄霜》-四册。
  • 素手劫》-三册:《公论报》停刊,连载未完,部份由卢作霖易容)代笔。
  • 天马霜衣》-三册(台版《天涯侠侣》与《天马霜衣》二书合一)。
  • 天涯侠侣》-三册(为天马霜衣续集篇)。
  • 金剑雕翎》-四册。
  • 天剑绝刀》:《公论报》复刊,连载未完。

中后期

  • 双凤旗》-四册。
  • 飘花令》-四册。
  • 还情剑》:《大华晚报》连载。
  • 天鹤谱》:《台湾日报》连载,大部份由宇文瑶玑沙宜瑞代笔。
  • 指剑为媒》:《中华日报》连载,大部分由宇文瑶玑代笔。
  • 圣剑情刀》:《民众日报》连载,非官兵文库版「圣剑血刀」。
  • 铁剑玉珮》:《自立晚报》连载,多由朱羽代笔。
  • 翠袖玉环》-四册。
  • 镖旗》:《大华晚报》连载。
  • 神州豪侠传》-三册。
  • 侠影魔踪》:《自立晚报》连载。
  • 寒梅傲霜》:大部分由朱羽宇文瑶玑代笔。
  • 玉手点将录》-三册。
  • 飞铃》:《大华晚报》连载。
  • 八荒飞龙记》:《台湾日报》连载。
  • 摇花放鹰传》-三册。
  • 血剑丹心》:不明。
  • 金凤剪》:《自立晚报》连载。
  • 金笔点龙记》-三册。
  • 无形剑》:不明。
  • 花凤》:《大华晚报》连载。
  • 烟锁江湖》:《台湾日报》连载,后半部由萧瑟等代笔。
  • 春秋笔》-三册。
  • 黑白剑》:《自立晚报》连载,由萧瑟等代笔。
  • 圣剑血刀[10]
  • 金灯传奇》:《华视周刊》1974年6月3日出版,第136期开始连载。

后期

  • 幽灵四艳》:《大华晚报》连载。
  • 袁紫烟》-三册(台版含《幽灵四艳》)。
  • 剑无痕》:《中华日报》连载。
  • 天龙甲》-三册:中央日报连载。
  • 飞花逐月》:1984年文天出版。1985年11月华视播出连续剧。
  • 剑气洞澈九重天》:不明。
  • 金剑丹心》:不明。
  • 一代天骄》:不明。
  • 七绝剑》:不明。

风云时代

风云时代出版之卧龙生精品集收录

  • 飞燕惊龙
  • 玉钗盟
  • 风雨燕归来
  • 天香飙
  • 绛雪玄霜
  • 飘花令
  • 双凤旗
  • 翠袖玉环
  • 金笔点龙记
  • 天龙甲
  • 神州豪侠传
  • 春秋笔
  • 金剑雕翎
  • 岳小钗

参考文献

  1. 原文提及「华亭鹤唳」出自〈陆机传〉,经查阅成语典,应出自《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2. 语出《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3. 朱贞木小说废弃章回小说的分章方式,以文白夹杂的短句取代排偶对仗的回目,其作品最喜说书,动辄独白数万言。叶洪生将朱贞木归类为「奇情推理派」代表人物,称其小说布局诡异,以推理见长,文笔隽妙而饶富奇气。惟过于滥情,常以多情侠客周旋于众女之间的传奇故事为主,创造出「一床数好」及「群雌倒追男」的新派武侠模式,对其后的武侠小说作品影响甚大,卧龙生的作品也有这类的情形。
    参见叶洪生:〈观千剑而后识器浅谈近代武侠小说之流变〉,《联合文学》第2卷第11期,(1986年9月),页13,ISSN 1017-0898;以及叶洪生:〈武林盟主与九大门派速写近代武侠小说中之「侠变」〉,《国文天地》第5卷第12期,(1990年5月),页34,ISSN 1015-9975
  4. 参见陈墨:《武侠五大家品赏》,(台北:风云时代出版公司,2001年),页163-164。
  5. 黎大康. . 《联合晚报》. 1990-10-04: 第15版 (中文(繁体)). 据说当时的蒋中正总统对这部武侠小说十分着迷,蒋先生因为年龄和视力的缘故,都由曾任警总副总司仙的王洁负责读报给他听,只要卧龙生的稿子一断,来自士林官邸的关切尌会直达国民党营的中央日报。
  6. 卧龙生在新闻数据中提到:「台视周天翔总经理决定以四百万的经费,拍摄『玉钗盟』这一部电视剧,为此租下了统一片厂,并远赴阿里山拍摄云海外景,制作人宫辅基和导播庞宜安为此付出了很大心血,就电视摄制条件而言,这该是一部极具气魄的制作。」而电视剧就在5月7日开始播放。见卧龙生:〈「玉钗盟」搬上屏幕〉,《中央日报》,1973年5月4日,第7版。
  7. . [2016-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1).
  8. 在1999年,卧龙生病故二年后,最高法院判决《铁笛神剑》著作权归卧龙生所有,但《天涯侠侣》、《素手劫》、《天剑绝刀》、《无名箫》、《还情剑》五部仍被判给了真善美出版社。参见林河名〈铁笛神剑归卧龙生后人所有〉《联合报》,1999年3月20日,第9版。
  9. 卢作霖自《天香飙》45章「重出江湖」接手后,将谷寒香多变的面貌发挥得淋漓尽致,一反原先柔弱的态度,对钟情自己的钟一豪极尽所能的利用,没利用价值后就想赶他走,并善于利用自己与生俱来的容貌优势,随着局面时而柔和,时而强悍,表现可圈可点。除此之外,卢作霖将卧龙生所伏暗笔照应得面面俱到,收束也极富巧思,结局呼应主题「玉手染血──造劫武林」。
    参见叶洪生:《叶洪生论剑──武侠小说谈艺录》,(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4年),页427。
  10. 写明末兵部尚书孙承宗守土殉国,其子孙士群持「大忠圣剑」为父报仇的故事,篇幅虽不长,但文笔洗炼,情节跌宕,是难得一见的武侠中篇,但此书并未对外出版。

参考数据

  • 《武侠小说谈艺录》:叶洪生,联经出版,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十五日。
  • 《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叶洪生、林保淳,远流。
  • 《冷眼看现代武坛——透视四十年来台湾武侠创作的发展与流布》:叶洪生
  • 《卧龙生坎坷江湖行》:牛哥,中国时报,一九九〇年第十二期。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