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树儒

胡树儒英语:[1]1935年—2009年6月7日[2]),广东中山[3]香港漫画家动画制作人、电影导演及投资者,亦开设广告制作公司,为香港早期电视广告制作者之一[4],后曾往台湾发展,曾获多个广告奖项[1]。其参与执导的香港首部彩色商业动画电影《老夫子》曾获金马奖最佳卡通片(今最佳动画长片[1][2]。笔名包括蝴蝶梦胡椒古月粉WOO[3]

胡树儒
导演
英文名Wu Sau Yee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
籍贯广东中山
出生1935年
 中华民国广东省
逝世2009年6月7日(2009岁—06—07)(74岁)
 香港
职业电影导演监制、出品人、动画制作人、广告制作人、漫画家
出道地点 英属香港
代表作品老夫子
奖项
金马奖
最佳卡通片
1981年 《老夫子》(执导及监制)

生平

胡树儒为中山人[3],童年时在乡间已对电影产生兴趣[5][1]。中学时往广州就读美术中学[4],有指1949年到香港定居[3],亦曾在专访中称暑期往香港旅行时因喜欢流连于当时开业不久的荔园,错过了回校报到的期限,自此留在香港,而其不少同学随后被征召参与韩战[4]

在香港初期居于上环街市一带的木屋区,以包食包住形式受雇于漫画社参与连环图绘画,题材以少林寺陆阿采黄飞鸿等古装武侠为主。二十岁时创立蝴蝶图书公司自行出版连环图[4]。后来不谙英语的胡树儒获英文报章《星报 (香港英文版)》聘用,以笔名WOO连载讽刺时弊的漫画MR HONG KONG[3][5][4][6][7]。1960年曾与王泽合绘儿童刊物《小良友》[8]及《小乐园》[9]

1960年代开始涉足广告业,曾成立「香港卡通公司」,制作卡通形式广告。后来曾到一些广告公司及国泰片场工作,观摩广告及电影制作技巧。累积足够经验后,胡树儒创立了「香港电影公司」,打算先以拍摄广告片为基础,再拍摄电影。成名作是1970年代的绿宝橙汁电视广告,以豪华风格包装瓶装橙汁。[4]

1973年与餐饮集团大家乐创办人之一罗开睦[1]黄沾[10]:240合组宝鼎电影事业有限公司,正式涉足电影业。宝鼎先后出品了由黄沾编剧、执导的《天堂》,及胡树儒亲自与黄沾联合执导的《大家乐》(亦为黄沾编剧)。后来又与罗开睦以罗胡联制有限公司投资了胡金铨名作 《空山灵雨》(1979年上映)[1][2],同时也向麦当雄提供资金[11]。期间,导演许鞍华、编剧陈韵文有意进军电影圈,向胡树儒自荐[11]。1979年胡树儒与罗开睦、梁淑怡张艾嘉合组比高电影有限公司,出品作品包括许鞍华、陈韵文的电影处女作《疯劫》等。[1][2]

1980年代其「香港电影公司」开始制作动画电影的计划,主要作品是伙拍台湾蔡志忠等人,以王泽的漫画《老夫子》(当时他亦代理此漫画的出版[4])为原型所制作的老夫子三部曲。首作《老夫子》(又名:七彩卡通老夫子)是香港首部彩色[1][2]商业[12]动画电影,由胡树儒与台湾远东卡通公司的谢金涂、蔡志忠联合执导,获得第18届金马奖最佳卡通片。在次作《老夫子水虎传》亦参与执导。1981年6月胡树儒亲自带同《老夫子》的拷贝赴日本委托东京现像所进行冲印,顺道洽谈《老夫子》的日本发行权期间,与东宝达成合作协议。虽然老夫子系列在日本发行的计划后来告吹,但「香港电影公司」购得叮当(多啦A梦)一套电影版的香港发行权,该片命名为《八宝叮当大电影》,成为第一套于香港上映的多啦A梦电影版(1982年12月);老夫子系列的第三作《山T老夫子》亦得到东宝协助制作(胡树儒与蔡志忠合组龙卡通有限公司进行制作,日本原画师本多敏行及台湾原画师蔡明钦执导,胡树儒自任监制)[12]。有指当时台湾较易聘请画师,技术较佳而薪酬较低[13]

1987年在台湾成立台湾好镜头国际广告视频制作公司,期间在当地培育了不少广告制片人才。1997年开始往中国内地发展业务,至2000年底结束于台湾的业务,将经营重心转往香港及中国内地[1][2]。曾购入台湾剧集《包青天》的中国内地播映权[4]

2009年6月7日,在香港病逝。[1][2]

个人生活

个人嗜好为收集古董、国画。曾拜吕寿琨丁衍庸为师学习国画[3]。后笃信佛教,尤好收集佛像[4]

儿子胡希亦从事广告制作。1970年代绿宝橙汁电视广告中演出的小童即为当时三岁的胡希。[4]

电影作品

上映年份 作品名称 职务
1971 聋哑剑 片头设计[10]:66
1974 天堂 监制[10]:240
1975 大家乐 导演(与黄沾合导)、制作顾问[14]:55-56
1979 空山灵雨 出品人[14]:270-271
1979 疯劫 出品人[14]:289-290
1980 有你冇你[2] 出品人

动画电影

上映年份 作品名称 职务
1981 老夫子 导演[1](与谢金涂蔡志忠合导)[12]、监制、策划
1982 老夫子水虎传 导演[1](与谢金涂、王泽吴为章合导)、监制、策划
1983 山T老夫子 监制[12]、制作总监(与蔡志忠

动画短片

1970年代「香港卡通公司」曾拍摄动画短片《小武松》。[6][7]

奖项及提名

电影

年份 颁奖典礼 奖项 相关作品 名单 结果
1981 第18届金马奖[15] 最佳卡通片 老夫子 获奖

广告

1988年凭台湾Kleenex(可丽舒)面纸电视广告获得时报广告金像奖最佳广告视频、CLIO最佳广告视频奖、坎城最佳广告视频奖[4][16]。亦曾获得香港4A广告协会金奖、亚洲广告协会ACC奖、金钟奖[注 1][1]

备注

  1. 此说存疑,未能找到获奖纪录。金钟奖至2000年代才设立广告奖项。

参考来源

  1. . 香港电影导演大全 1979-2013. 香港电影导演会. [2022-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4).
  2. (PDF). 香港电影数据馆. [2022-11-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1-28).
  3. 关柏煊. . 电影双周刊. 1981-07-09, (64): 25-26.
  4. 刘淑华. . 香港电视. 1995-06-22, (1442): 34-51.
  5. 韦一峰. . 电影双周刊. 1983-07-07, (115): 22-23.
  6. 黎明海. . 香港: 三联. 2015: 154,160. ISBN 9789620437885.
  7. 杨维邦; 黄少仪 (编). . . 香港: 非凡. 2017: 199. ISBN 978-988-8420-95-7.
  8. . 香港记忆.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 [2022-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8).
  9. . 香港记忆.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 [2022-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8).
  10. 郭静宁 (编). . 香港: 香港电影数据馆. 2010. ISBN 978-962-8050-54-3.
  11. 许鞍华. . 邝保威 (编). 增订版. 香港: 香港艺术发展局. 2009: 7. ISBN 978-962-8532-23-0.
  12. 吴伟明. . . 香港: 商务. 2015: 186–189. ISBN 978-962-07-6562-9.
  13. 郑家镇. . . 香港: 三联. 1992: 141. ISBN 962-04-1023-8.
  14. 郭静宁 (编). . 香港: 香港电影数据馆. 2014. ISBN 978-962-8050-69-7.
  15. . 台北金马影展. [2022-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0).
  16. 许秀凤. . 动脑Brain.com.tw. 台湾. 2009-06-29 [2022-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9).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