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松

肉松或称肉酥肉绒,通常是用瘦肉鱼肉鸡肉持续干炒除去水分后而制成的。肉松起源于中国[1],且在亚洲范围内也是一种特别常见的小吃,特别是在大中华地区中国大陆香港澳门,以及台湾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越南等一些国家也能经常看到。

肉松
别称肉绒
起源地中国
主要成分猪肉
肉松
汉语名称
简化字
字面意思"Meat Fluff"
闽南语台语
汉语肉酥
字面意思"Meat Flakes"
闽东语
简化字
字面意思"Meat Fabric"
越南语名称
越南语
印度尼西亚语名称
印度尼西亚语
肉松拌粥

材料

一般的肉松都是磨成了末状物,适合儿童食用,更讲究一点的商家会加入芝蔴海苔。将肉松拌进里或蘸馒头食用。素食者也经常使用大豆蛋白制成的香松来拌粥。

在中国江南地区香港台湾也会当材料加入粢饭

台湾常见的台式面包里面,也有抹上沙拉再沾肉松的肉松面包。

在日本,肉松多用鱼肉制成。 在缅甸,有用虾肉弄的虾松[2]

在越南,除了用猪、牛、鸡、鱼以外,还用青蛙肉作肉松的。

参见

参考文献

  1. Grigson, Jane, , Bookthrift Company, January 1985, ISBN 978-0-671-07211-7
  2. 参看缅甸饮食文化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