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琇

羊琇236年—282年),稚舒泰山郡东平阳县(今山东省新泰市)人,曹魏太常羊耽辛宪英之子,尚书右仆射羊瑾之弟,景献皇后羊徽瑜及名将羊祜之堂弟。《魏书·酷吏传》载羊祉为其六世孙。

羊琇
出生236年
曹魏
逝世282年
西晋
职业西晋外戚及大臣

生平

羊琇自少已于本郡出身,后来在镇西将军钟会军中参军事,跟随他讨平蜀汉。后来钟会谋反,羊琇正言苦谏不果,回朝后赐爵关内侯。羊琇博涉于学,为人有智谋、善算计,他自幼已与晋武帝司马炎相熟,每逢筵会他们都同席而坐。羊琇更曾经向司马炎说:「如果您有一天腾达富贵,我为您担任领护各十年。」司马炎戏而许诺。当司马炎未立为太子时,其名声不及弟弟司马攸,而司马昭又素来属意于司马攸,因此司马攸甚有继位之望。羊琇便私下为司马炎筹划策略,做了不少工夫。羊琇又主动观察司马昭处事的风格,猜度他的喜好,为司马炎设计好一些应对司马昭提问的方案。当司马昭要考究司马炎的才干见识及鉴人知事的能力时,司马炎果然能答出正中司马昭下怀的答案,这才得以获得储位。司马炎为抚军时,命羊琇参军事;司马炎即王位后,擢升羊琇为左卫将军,封甘露亭侯。司马炎继位登基后,羊琇累迁为中护军[1],加散骑常侍。琇在职十三年,掌管禁兵,预知机密,受到司马炎厚待。

不过羊琇为人崇尚奢华,放恣犯法,多次被人检劾。其后司隶校尉刘毅弹劾羊琇,按律应受重刑,司马炎因其旧恩而仅免去其官职。不久羊琇又以侯爵不当为白衣的原因而得领护军,没多久尽复其职。及至齐王司马攸出镇,羊琇犯颜强谏,忤逆了司马炎的旨意,被贬为太仆。羊琇便因失宠而感到愤怨,后来发病求退。朝廷体恤其情,加羊琇为散骑常侍,但当羊琇回到府中的时候就逝世了。朝廷追赠他为辅国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赐东园秘器,朝服一袭,钱三十万,布百匹。谥号为威。

性格特征

  • 羊琇为人傲慢轻狂。杜预拜镇南将军时,朝中人士竞相庆贺,在席者均连榻同坐。羊琇与裴楷后至,看到大众连榻而坐的光景,便向裴楷说:「杜元凯(杜预字符凯)还是以连榻招待客人吗?」于是不肯坐下就此离开。
  • 羊琇为人奢侈,生活奢华,连温酒器具都以珍贵的林木炭捣成碎屑制成兽形,令洛阳的豪贵争相仿效。[2]冬天时,羊琇为了制作温暖的美酒,便命人抱瓮温酒,接连换人保持瓮中酒的温度,衍生「抱瓮酿」一词。[3]加上羊琇喜欢宴会,夜以继日,亲戚共聚一堂而且无男女之别,这种生活方式颇为时人讥议。而且他为人放恣犯法,经常受到有司的纠劾。
  • 不过羊琇对属下及同僚极为照顾,尽心地推举人材。对于穷困的人,亦很能施财振恤。选任人才时不根据既定次序提拔,而以得其意者居先。将士都愿意不爱惜自己的身躯与性命而为其效命。

评价

  • 司马炎手诏:「琇与朕有先后之亲,少小之恩,历位外内,忠允茂着。不幸早薨,朕甚悼之。其追赠辅国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赐东园秘器,朝服一袭,钱三十万,布百匹。」[4]

家庭

父母

兄弟姐妹

五世孙

  • 羊规:或载为「羊规之」,羊琇五世孙。南朝宋武帝刘裕时任祭酒从事、大中正、任城令。[5]

六世孙

七世孙

八世孙

  • 羊肃:羊深之子,东魏官员,仪同开府东合祭酒[8]
  • 羊𬸦:羊侃长子。
  • 羊鹍:字子鹏,羊侃第三子,官至信武将军、东晋州刺史。

备注

  1. 太平御览》卷240:《晋起居注》曰:武帝太始七年,诏曰:「中护军职典武选,宜得堪干其事者。左卫将军羊琇有明赡才见,乃心在公,其以琇为中护军。」
  2. 太平御览·卷四百九十三·人事部》载《晋朝杂记》:「洛下少林木炭,正如粟状。羊琇骄豪,乃捣小炭为屑,以物和之,作兽形。后何石之徒共集,乃以温酒,火势既猛,兽皆开口向人,赫赫然,诸豪相矜,皆服而效之。」
  3. 《九家旧晋书辑本》:「外戚传羊琇羊稚舒冬月酿。令人抱瓮。须臾复易人。酒速成而味好。」
  4. 《晋书·外戚传》
  5. 梁书·卷三十九·羊侃传》:「祖规,宋武帝之临徐州,辟祭酒从事、大中正。」《魏书·卷八十九·酷吏传》:「父规之,宋任城令。世祖南讨至邹山,规之与鲁郡太守崔邪利及其属县徐通、爱猛之等俱降,赐爵巨平子,拜雁门太守。」
  6. 生平见载于《魏书·卷八十九·酷吏传》。
  7. 生平见载于《魏书·卷七十七·羊深传》。
  8. 魏书·卷七十七·羊深传》:「子肃,武定末,仪同开府东合祭酒。」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晋书/卷093》,出自房玄龄晋书

参考数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